我只想过悠闲的日子,可你们不让

第122章 老纳冤枉(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22章 老纳冤枉

秦阳对李浩云感观不错。

热心仗义,耿直厚道。

现在见他受一个小沙弥欺凌,不忍再看下去。

他翻身起床,在李浩云的愕然下,出门对着那小沙弥一巴掌扇过去。

啪!

小沙弥翻身掉到了栏杆外侧的排水沟里,脑袋嗡嗡作响。

他挣扎着爬起来,傻愣一下,反应过来自己被打了,发出杀猪般的尖叫。

“来人啊,要杀人了,呜呜呜,快来将这两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千刀万剐,恶客欺主啊!……”

秦阳看着他的丑态,脸上一抹讥讽,也不值得与他计较太多,回房关门上栓。

李浩云惊愕的看着他。

这不太好吧

俗话说,客从主便,秦公子这是反客为主

秦阳又上床半躺,闭眸继续调息。

对于外面耍泼的小沙弥的叫骂充耳不闻。

李浩云手足无措,来回在房间徘徊不定,外面那小沙弥骂得太难听了!

房内的人不理,房外的更加嚣张跳脚咒骂,引来了后殿做晚课的沙弥们。

他们纷纷问小沙弥的情况,小沙弥添油加醋诉说委屈,沙弥们群情激愤,加入了嘴炮行列,一起在外面咒骂秦阳两个。

“秦公子,要不咱们干脆走吧,这里容不下咱们两个!”李浩云受不了了。

“咱们来了,就走不了了,静观其变吧!”秦阳淡然笑道。“凭什么,咱们可是付了费用的,他们有什么理由赶咱们走”

“那方丈马上会过来,他由我对付,那些啰喽你对付,生死之地,不要留情!”秦阳继续闭眸道。

暮色浓重。

外面的嘈杂声依旧,有人开始把柴门擂得呯呯作响,沙弥们情绪高亢,叫喊着要杀进来为被打的沙弥讨回公道。

李浩云全身戒备,秦阳却依旧不予理会。

“他来了,记住,这是个黑店,沙弥你对付,老和尚由我来与他谈心论道!”

外面果然安静下来,随着一串脚步声,有人在柴门外道:“开门吧,一张破门能抵挡了什么”

李浩云望着秦阳,秦阳已坐起,他微微一笑,随手一挥,那门栓弹开,柴门无风自开。

看着门外火把通明,照着一个个光脑袋发出亮光。

虽然是这大寺院人丁稀少,集在一起也有百来号沙弥。

李浩云拔出了玄铁剑。

老和尚已站门口,再没了慈祥的面容,傲慢的眸光藐视着秦阳和李浩云。

“你敢在这里打人,众愤难平,老纳只好公事公办了!”

“行,是道爷打的人,你先放他出去!”秦阳一脸淡定,但已坐起穿鞋。

老和尚走了进来,把头偏了偏,表示李浩云可以先出去,他要与秦阳谈刚才打人之事。

李浩云看了看秦阳,秦阳面无表情。

但要他先出去的主意是秦阳提出来的,他只得照办,他提剑出去,沙弥们让开了道。

“这里是清静之地,佛祖道场,你敢伤吾弟子,先拿下你再说是非!”

老和尚说动手便动手,伸手虚抓,要扣住秦阳脖颈。

这小子身受重伤,手到擒来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但他快如闪电的出手没能锁住秦阳的咽喉。

秦阳随意抬手间扣住了他的手腕,老和尚大惊失色,他是亲自探明了这小子的伤势,现在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震惊之余正要发力挣脱之际,秦阳已不给他思考的机会。

秦阳把老和尚当成了半边猪一般,扣住他手腕,抡起来就往地上惯摔。

啪!

三两米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你是部族最后的男人了!” “先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部落比拼,没了父亲的照拂,整个部族没有一个能打的。 男人们败的败,逃的逃,最后只剩他一个年纪小的依偎在母亲怀里。 所有人都劝母亲带他走,他是部族未来的希望! 可他却爬上擂台…… 叛徒:“哈哈哈,就凭你,也想对抗我们。” 他:“就凭我!” 既然说他是青山,那他就要发挥这青山的作用! 守护部族!
佚名
炼器修仙传
炼器修仙传
秦凤鸣,本是一名山村普通少年,误食无名朱果,踏入修真路,以炼器起家,凭借制符天赋,只身闯荡荆棘密布的修仙界,本一切都顺利非常,但却是有一难料之事发生在了他身上……
虚眞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乔念做了侯府十五年的掌上明珠,却在那日突然被告知自己只是个假千金。从此,疼爱她的爹娘成了林鸢的,宠溺她的阿兄为了林鸢亲手将她推下小楼,就连她的未婚夫,那位封狼居胥的萧将军都选择站在了林鸢的身边。为了林鸢,他们眼睁睁看着她被冤枉而无动于衷,由着她被罚入浣衣局为奴为婢整整三年,不闻不问。哪曾想三年后的某一天,侯爷夫妇却哭到了她面前,“念念,爹娘错了,跟爹娘回家吧!”向来不可一世的小侯爷在她门外跪了整
莫小弃
史上最强炼气期
史上最强炼气期
修炼了将近五千年的方羽,还是没有突破炼气期……………………………………
方羽唐小柔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