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刘家长子刘光齐

第207章 婆媳对话(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07章 婆媳对话

在易中海看来,自己的这10块钱花费得是相当的划算。

而且经过这个事情之后,至少自己在四合院里面的地位更是拔高了不少。

特别是一回想到刚刚众人对评论着自己的话语,易中海的眉宇之间都带着一丝放松的神情。

更别说这些人中,还有何雨柱的好感度。

不过虽然现在总共有了25块钱,但是饭菜的水平还是摆在那里。

如果不是有些调料还是何雨柱提供的,这饭菜算是更加的难以下咽了。

上桌之后,众人看着桌上简单的菜肴,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然而贾张氏却完全不在乎,手里的筷子飞起,直接把菜里的几块肉都给快速的扒拉到自己和自己大孙子棒梗的碗里。

这一顿操作更是让众人的脸色非常的不好看了起来。

在一旁三大妈看到贾张氏这副吃相,忍不住冷哼一声:“这贾家真是之前做菜的时候扣下一块肉,现在还这样。”

刚刚厨房里面发生的事情,三大妈可是非常清楚的。

毕竟有便宜的事情,怎么少了阎老师家呢?

虽然阎埠贵是直接帮忙记账,然后约等于没有出钱。

但是一家只能来一口人吃饭,这都是基础的规矩。

架不住阎埠贵脑筋转弯的快啊?

这贾家办事,肯定需要一些帮厨吧,洗洗菜以及收拾收拾的。

刚好作为阎埠贵的媳妇,三大妈又是一个十分助人为乐的人。

看到这种情况肯定是要去帮忙。

这样的话,自己家不就相当于两个人能够吃席了?

确实也想阎埠贵预料的一样,三大妈帮忙,肯定是会在酒席吃点。

不过刚刚后厨明明有个四斤左右的五花肉。

原本按照正常来说,一桌多少也是有一斤的肉。

这样看起来也相对来说还可以。

只是贾张氏的操作让整个后厨的人都有种傻眼的感觉。

贾张氏可是二话不说直接一刀下去,两斤多的肉直接就被贾家给收了起来。

虽然何雨柱想要努力的去争取,但是面对贾张氏,还是败下阵来。

再经过秦淮茹的诉说之下,何雨柱只有成为了老黄牛一样,卖力的干了起来。

至于其他四合院里面帮厨也都有些意见,但是看着贾张氏的模样,以及主厨都不说,大家只好什么都不说了。

贾张氏在听到了三大妈的话之后,直接就白了三大妈一眼:“怎么着?我贾家的事轮不到你个外人说三道四!”

秦淮茹则一脸尴尬的对着三大妈说道:“三大妈不好意思,对不起。”

秦淮茹说着的时候,整个人显得十分的柔弱。

易中海皱了皱眉,说道:“大家都少说两句,今天是东旭的葬礼,别闹得太难看。”

说完话之后,易中海眼神深深的看了眼贾张氏。

贾张氏却不理会,继续大口吃着。

众人沉默不语,气氛越发压抑。

落雨荒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热夜正浓
热夜正浓
十八岁那年的仲夏。 沈南意看上了家里资助的贫困生谢霄北。 在最风华正茂的年纪里。 轻佻、矜贵的大小姐沈南意勾的谢霄北心甘情愿成为她见不得光的情人。 二十三岁的热夏。 破落户沈南意再遇商界新贵谢霄北。 这仲夏苦短,热夜正浓,你还想被我放过吗?
一夜盛夏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跟编编商议1月17日V(周三),求支持 别人的清穿,入宫宫斗努力做太后,宝音的清穿绝对不进京,留在老家养老。 盛京城外,皇帝冬巡路过指着田间的水稻询问,“旗人不善耕作,你是如何想到在此处种地?” [别问,要问就是老祖宗留下的种田血脉作祟,看到这肥沃荒着的土地,就控制不住撒蔬菜种子。] 宝音微笑,“就是想试试看,这些并不是我的功劳,下面人伺候得用心罢了。” 京城,皇帝开恩,允超龄的往年秀女参加这届
玄北
北宋小丫鬟
北宋小丫鬟
俗话说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更是多。 汴京枢密院承旨周大人家便是如此,且不论他家妻妾如何,端说嫡庶一共就有四个女儿,偏还喜欢较劲争强。 大姑娘心机美人,二姑娘人小脾气暴,三姑娘争强好胜,还有一位四姑娘疑似扮猪吃老虎的穿越女老乡。 锦娘本以为在针线房清清静静做她的小丫鬟就好,横竖那些姑娘们的争斗和自己无关。不料一朝金榜题名,年轻英俊的进士们如竹笋般涌
春未绿
穿古今小杂货铺:拐个皇子生崽崽
穿古今小杂货铺:拐个皇子生崽崽
沈梨十八岁生日当天,生父惨死,后母卷走沈家所有财产,只留下山村里一间小杂货铺。 没关系某女摩拳擦掌,疯狂卖货,狂赚小钱钱…… 誓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攀上人生财富顶峰。 打脸自私初恋,脚踹自大爱豆,富二代渣男,眼里只有权力的皇太子什么的统统都滚蛋。 杂货铺升级举行超市。 哎,她家有只贪吃“鬼”干脆开个零食厂好了。 “沈老板,孤王封你为后,你可愿意?”云霆烨身着皇袍利于高位,俯身而视。 “嘘!我听
铅笔
攘外安内,一人亦可为
攘外安内,一人亦可为
谁能想到,我堂堂大周国有一天竟会衰败至此。 朝堂内权臣乱政,朝堂之外其他国家虎视眈眈。 此刻我决定要凭借一己之力,去救家国于水火之中。 这场攘外安内之路,注定不平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