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入狱!八岁被迫加入749局

第171章 东方域林家(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1章 东方域林家

“这真的是刚飞升上来的……”

赵老弟再次看向林三棍。

“你几岁开始修炼的?”

林三棍也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只能说道。“六岁。”

“你是在哪个位面飞升的?”

“地球。”

“地球!?”

“有这个地方么?”赵老弟直接警惕了起来。

“我很怀疑你是别的大陆派来我林家的奸细!”

说着手中的长枪直接对准了林三棍。

林三棍看着陈战,“陈大哥,这是什么意思?”

陈战一愣。

“赵老弟,放下武器,这地球你没听过不足为奇。”

“因为地球的天道已经死了好长时间了,最近才上任新的天道。”

“所以才打开了飞升通道。”

听着陈战的解释,赵老弟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这地球很厉害么?”

“六岁修炼,看你不过十岁,满打满算,四年时间从零修炼到一品境界?”

“就算是我们青龙大陆之上,这种天才也屈指可数吧?”

“呵呵,我也是侥幸获得了一点资源,这才能提升到一品。”林三棍解释道。

毕竟如果说自己今年还不到九岁,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达到这种境界,恐怕都会被当成怪物给展览。

“行了,既然有陈大哥的举荐,你们就进去吧。”

“陈大哥知道地方吧?”赵老弟看着陈战。

“呵呵,赵老弟,你就先忙吧,这地方,我可比你熟悉。”

说着带着林三棍直接迈入了城里。

城里已经人满为患,大部分都是来参加此次林家招收大会的。

要知道,一旦能加入林家,那可是一步登天!

那密密麻麻的孩子之中,比林三棍小的几乎没有。

毕竟,想要通过选拔,就要十八岁达到一品道境才可。

随后陈战带着林三棍来到了一个摊位前。

“给我一个身份牌。”

这摊位的老者,连看都不看陈战一眼,随手丢来了一个木头牌子。

“那好了,只需要把自己的灵魂印记烙印上去,就可以了。”

“然后在拿着它去参加选拔。”

林三棍拱了拱手。

接过了身份令牌,当将灵魂烙印在木牌之上的时候,一个大大的“下”字显现了出来。

“这是什么意思?”

陈战微微一笑。

“这下字,代表着就是最下等的人。”

“只有通过选拔之后,才会替换掉。”

“有了这个令牌,三天之内,你可以自由在林家成里活动。”

“三天过后就会失效,需要重新补领,不过二次补领的话,就需要花钱了。”

林三棍点了点头。

“陈大哥,不知道,这里的流通货币是什么?”

陈战一拍脑袋。

“你看我这记性。”

随后拿出了跟古代铜钱一样的物品。

“这就是青龙大陆的专属钱币,名为龙币。”

月光宝匣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诸天皇帝聊天群
“叮,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隋炀帝杨广加入聊天群。” “叮,明思宗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仙人,救救大明!!! 隋炀帝杨广:大明?不是大隋么?” 秦始皇嬴政:什么大明大隋,寡人的大秦呢? 汉高祖刘邦:政哥,朕……呸,我举报,西楚霸王项羽灭了你的大秦帝国!
洛九尢
撩了摄政王后,我跑不掉了
撩了摄政王后,我跑不掉了
作为被收养的弃婴,我成了温妃争宠的棋子。 她让我女扮男装,成为皇朝的九皇子。 本想当条咸鱼,可为什么我总是在抢摄政王皇叔的风头啊! 他秋闱第一,我就护驾有功。 他想和邻国公主联姻,可人家偏偏看上了我!
佚名
穿越后,我先炸了抢婚修罗场
穿越后,我先炸了抢婚修罗场
叶楚月,神武帝国臭名昭著的痴傻丑女,与人“苟且”,生下野孩子。未婚夫成亲之日,身穿喜袍从城墙跳下,为情而死。美眸初睁,来自21世纪的古武门主将掀起血雨腥风,一雪前耻!废物?素手撼帝国,乾坤足下踏!痴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外。野孩子?帝尊之子,天皇血脉,放眼八荒谁敢放肆?“娘亲,外面有个俊俏的大哥哥,说是我的爹爹。”“让他带着钱到后面排队去。”某日,帝尊大人邪魅一笑: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我死了?
佚名
怦然心动云墨苏青鸾
怦然心动云墨苏青鸾
云墨是世界上唯一的金丹期强者,在民国末期开始闭关,七十年出关而来,已经是全新的世界! 他很快被互联网的精彩所吸引,并且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漂亮的高材生女神苏青鸾。 苏青鸾很快被云墨的知识渊博所吸引,两个人奔现! 苏青鸾:大爷,我网恋男友云墨呢? 云墨:我就是你男友! 苏青鸾:你一个老大爷,居然谎称00后? 云墨:我真是00后! 苏青
狐狸的粉尾巴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十八岁那年,我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止。 父母带我去看神婆,说我是花姐命,找了替身后,我算是躲过了这一劫。 之后嫁给丈夫后,却克死了他。 但也同样发掘出了自己的能力“通灵” 于是我开始帮别人看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