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官道

第四百零四章 周平峰(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四百零四章 周平峰

“她欠多少钱?”

楚晨还想了解得更多。

“我刚刚又悄悄跟综合科的一些同事打听过了,这女人平时吃的用的都是非常好的,包包是奢侈品,开的车也是贷款买的宝马,儿子就读的也是城里最顶尖的贵族学校,一学期的学费十多万。同事们听她说过,她一个月光生活费都是十多万,生活非常奢侈。”

郑小强自从跟着楚晨做事之后,也学着楚晨的样子,喜欢一步三算,所以在报告之前,将能够调查的事情都调查得清清楚楚。

“哪个学校?”

“万伦国际学校。这家学校是一家大型教育连锁机构,不过好像和我们本地的商人有很多合作。”

“好,我知道了,先就这样。”

挂断电话,楚晨坐在椅子上沉思。

“先生,喂,回魂了。”

宁柔坐在楚晨面前,笑吟吟在他眼前前面挥了挥手。

她今天在荷塘村那边看管新厂址的事情,故意收班早,跑到区工委找楚晨吃午饭。

到的时候,发现楚晨已经端起了碗,结果强行把楚晨的碗从手里拽掉后,当着区工委所有员工的面,载着他下了楼,去了隔壁街上的饭店吃饭。

她这套动作,让收到消息的彭悦气炸了。

宁柔截胡!

无耻啊!

不过宁柔可不在乎彭悦的想法,或者说,在对待楚晨上面,两人都在拼命自私。

楚晨从饭店里回过神来:“啊,不好意思。”

“怎么了先生,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楚晨属于旁观者迷,有些事情没想清楚。

于是将郑小强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你帮我斟酌斟酌,这个廖兰英,应该怎么处理?”

宁柔皱了皱眉头,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现在看来,可以拿钱来试试廖兰英。但在此之前,必须把这个女人的核心述求是什么,搞清楚。因为我们只有一次接触的机会,必须抓准,抓死。否则一旦让赵瑞察觉,之前的所有布置,都将前功尽弃。”

她对人性的了解,其实是楚晨这边所有人之中顶级的。

要说苏影月是专门研究商业运营,乃是各种烂招熟练于胸的鬼才。

那宁柔就是专攻人性的高手。

就算是当时的楚晨,也一点一点被她磨成了这样,更别说其他人。

只是现在她的事业走上了正轨,加上又有楚晨可以依靠,不太需要她动用自己超标的情商而已。

楚晨道:“对,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所以需要很谨慎。”

宁柔夹了块鱼吃进嘴里,若有所思了片刻:“您说他儿子在万伦国际学校读书?”

“有了!我有个办法,能有无数容错率。”

“你说。”

“让廖兰英自己来找您,让她自己提出述求,那就无所谓了。”

楚晨眼前一亮:“你这确实是一条思路,可是廖兰英跟我们并不是一路人,她又怎么会来提述求,在她看来不是自投罗网吗?”

“呵呵……”

宁柔温婉一笑,一双漂亮的美眸盯着楚晨,好像要把楚晨融化。

楚晨被她盯得有些发毛。

秋叶桃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
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
入夜眠
踹翻宗门,被虐惨死的小师妹觉醒了!
踹翻宗门,被虐惨死的小师妹觉醒了!
上一世,凤锦为了讨师父和八个师兄的欢心,跟温月斗了十年,最后落得一个天赋被废、善妒狠毒、死无全尸的下场。 重活一世,小师妹的位置你稀罕,给你。 师父你稀罕,给你。 八个师兄你要,整个师门全都给你,通通拿走。 我修我的全系天赋,实力问鼎大陆第一;炼丹术超过老老老祖,震惊四座;契约上古神兽,驭兽术甩宗门十条街,开创大陆最强宗派,怎么一个个还哭上了? 师父红眼:“乖徒,是为师眼瞎,不识明珠。” 大师兄
小青蛇
重生八零,我带邻村吃肉,你哭什么
重生八零,我带邻村吃肉,你哭什么
前世,沈继宽为了帮助村民们发家致富,呕心沥血,还得了很严重的胃病 没想到这些村民恩将仇报,觉得沈继宽坑了钱,一怒之下将沈继宽害死 重生归来,沈继宽决定顺从村民的心意 你要再跟着我卖水果?我不收 你要一起跟着我投资收购?我不干 你要跟着我一起发家致富?做梦去吧 这一次,沈继宽不再纵容,有仇的报仇,有恩的自己加倍奉还 我带着隔壁村喝酒吃肉走向辉煌,你哭什么哭?
自然信仰
鬼當鉴定师
鬼當鉴定师
在天字街有这样一间自古流传下来的典当行,在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每收一件货物,都给给货主送上一卦。 而我,便是这家典当行的首席鉴定师。 这一切,还要从那个女人拿着爷爷的名片找上门的那天说起……
佚名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相传,蛇化龙有七个阶段。 蛇百年化蟒,蟒千年化蛟,蛟经雷劫化龙,此时的龙还并非真龙,想要化成真龙,还要经历四个阶段,极其不易。 万年,千万年,甚至上亿年…… 可蛇之寿命,只有短短几十年。 而他,一条普通小蛇,因为误食仙帝人丹而开智,从此走上了一条修行之路! 龙鳞,龙骨,龙髓,有朝一日,他定会掀起滔天巨浪,顺流而下,脱胎换骨,飞跃成龙! 他:“在下蛇仙,有求必应。”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