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圜志

第40章 张若兰助(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0章 张若兰助

黎明时分,济世堂后院。

沈明轩站在药房门口,看着张若兰和白衣堂众人忙碌的身影。自从朝堂上医改一事获准后,城南瘟疫的处理就成了当务之急。

\"这批药材够用吗?\"沈明轩问道。

\"勉强够三天用量。\"张若兰头也不抬,继续配药,\"问题不是药材,而是人手。光靠我们这些人,根本忙不过来。\"

\"其他医馆呢?\"

\"都推说人手不足。\"张若兰冷笑,\"他们是在观望,想看我们笑话。\"

沈明轩明白,这是保守派的又一招。他们想利用瘟疫证明新法行不通,借机否定整个医改方案。

正想着,思雨从内室走出来:\"父亲,我研究了天机医典上的方子,发现一个有趣的配方。\"

\"什么配方?\"

\"避瘟散。\"思雨指着医典,\"这里记载:"取艾叶、青蒿、苍术、防风,加入特殊引子,可避瘟疫之毒。"关键是这个特殊引子\"

\"银屑!\"张若兰突然说,\"我在白衣堂的古籍中看到过,用银屑做引,确实能增强药效。\"

沈明轩眼前一亮。这正是他需要的突破口!新法如果能在瘟疫面前显示奇效,必然能赢得民心。

\"立刻派人采购银屑。\"他当即决定,\"另外,召集所有白衣堂成员,我有一个计划\"

片刻后,济世堂大厅。

二十余名白衣堂核心成员齐聚一堂。沈明轩展开京城地图,指着城南区域:\"瘟疫已经蔓延到这几个坊,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我们分三步走。\"

\"第一步,分区包围。\"他在地图上画出几个圈,\"将疫区分为内、中、外三圈。内圈重点救治,中圈设防隔离,外圈严加防范。每圈配备专人负责。\"

张若兰接话:\"我已经让人准备了三种颜色的令牌,佩戴不同令牌的医者只能在指定区域活动,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步,统一用药。\"沈明轩取出一张方子,\"这是根据天机医典改良的避瘟散,加入银屑后药效更强。所有医者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方子配药。\"

\"可是,\"一位老医者说,\"银屑价格不菲,恐怕\"

\"这个我来解决。\"张若兰说,\"白衣堂在外地的银号已经开始调运,最迟明日就能到货。\"

众人这才想起,白衣堂不只是医者组织,还有着庞大的商业网络。

\"第三步,重点突破。\"沈明轩指着地图中心,\"这里是疫情最严重的春明坊,我们要在这里建立医疗大营。一旦攻克这里,就能树立榜样。\"

\"春明坊\"有人迟疑道,\"那里可是孙明德的地盘。他虽然已死,但他的徒子徒孙还把持着当地医馆。\"

\"正好借此机会,\"沈明轩冷笑,\"看看谁是真心救人,谁是别有用心。\"

这时,思雨突然说:\"父亲,我想到一个主意。天机医典中提到,银屑药引最忌铜锈。那些医馆如果偷工减料,一试便知。\"

\"妙!\"张若兰赞道,\"这样就能揪出那些故意坏事的人。\"

正说着,外面传来喧哗声。一个白衣堂弟子急匆匆跑进来:\"不好了!春明坊发生暴动,老百姓围住了孙家医馆!\"

春明坊街头,人声鼎沸。

数百名百姓将孙家医馆团团围住,有人高喊:\"还我儿命来!杀人医馆!\"原来孙家医馆用药不当,已致数十人死亡。

沈明轩带着白衣堂众人赶到时,局势已经一触即发。张若兰迅速分析:\"不对,这暴动来得太突然了。\"

月湾的莎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请扮演渣女[快穿]
请扮演渣女[快穿]
美貌天成却性格孤僻,时夕在时空局步步维艰。她刚刚以高分通过女主部门的考核,却临时被渣女部门征用。从此,时夕被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节操也一去不复还。1、换脸直播,翻车后被报复。2、恋爱综艺,对4个男嘉宾一
酥小酒
闪婚后,才知黏人老公来头不小
闪婚后,才知黏人老公来头不小
被迫相亲,当天她就拉了一个男人闪婚。本以为没有爱情的婚姻就是各过各的,谁知她却三天两头被缠,天天被某人绑在身边,每次遇到危险也都是他及时出手相救。“说好的只是合作关系呢?”“嗯?可是,你要对我负责的啊
佚名
混沌天帝
混沌天帝
一代魔君重回少年,这一世,他不但要弥补所有遗憾,更要逆天而行,登临巅峰,成为天地主宰。比功法?我随手便是天阶功法;比丹药?我炼制的丹药能够起死回生;比符篆?我的符篆能够提升百倍的力量与速度。别跟我狂,
天地大火
离婚后,豪门大佬追妻火葬场
离婚后,豪门大佬追妻火葬场
【先婚后爱双向奔赴追妻火葬场豪门】她喜欢他,从上学时期就喜欢他,可他太优秀了,优秀到她无法靠近。本以为这份感情要埋在心底,谁知一场同学聚会,让两人有了交集,甚至还擦枪走火……事后,他:“结婚吗?”她以
佚名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一场机缘巧合下,陆长生被带入宗门,成为青云峰小师弟见识过修行之路的残酷,他决定韬光养晦。师兄修行,他睡觉,同门试炼,他摸鱼,在无数目光见证下,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一直在做一个安静的老六。直到有一天,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