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神天宗

第237章 固神境三层(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37章 固神境三层

秦晓峰的识海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没人知道。

秦晓峰目前在经历什么。

但是秦晓峰手里最小的一枚妖兽碎丹已经所剩无几。

秦晓峰自然不会让自己识海里的变化就此停止。

他毫不犹豫地拿起第二枚妖兽碎丹,激发出强大的血气灵力,延续识海之中磅礴的灵液暴雨。

识海汪洋持续增加。

白色雷电光环不断扩散,一遍一遍的照亮识海,同时也在照亮汪洋之下越发深邃神秘起来的九十九株通体布满亮眼雷纹的神魂植物。

神魂树苗的树桩已经停止生长……

但是秦晓峰能够感觉到,识海土壤之中的根系,正在疯狂地为神魂树苗提供养分,准备唤醒神魂树苗,帮助其复苏。

神魂树苗的树桩正在一点一点的积蓄力量,似乎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识海汪洋之下的神魂植物突然发生变化。

只见最外围的神魂植物,竟然齐刷刷地黯淡下来,根茎叶片上的所有雷纹还残留着,但是神魂植物竟然枯萎掉……

就在秦晓峰不知道发生什么变故,不知道这种变故是好是坏的时候,神魂树苗的树桩悄然地壮大一圈。

神魂植物留下的大量雷纹,正在被根系吸收,然后一股脑地送入到神魂树苗树桩之中……

树桩里面涌现出雷电之力。

一股蓬勃的生机,让它突然间拥有了惊人的吞吸之力,如同黑洞一般,源源不断地吸收识海汪洋里的灵液。

识海汪洋持续下降!

反观神魂树桩,在一点一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壮大。

秦晓峰屏住呼吸。

短短十几个息左右,神魂树苗就已经从原来的碗口粗细,变得如同磨盘……

秦晓峰记得血书生在他的日记里提到过,神魂树苗的粗壮,也就是碗口左右……

自己的这根神魂树苗,怎么看怎么像老树桩子。

但……

给人的感觉非常坚韧厚实,沉稳可靠。

就在这时……

神魂树苗已经成长到了两尺左右的高度,如同竹笋一样,顶端开出来一截绿色。

秦晓峰忍不住露出狂喜之色。

目注第一截绿色快速延伸然后慢慢变成相对粗壮的树枝,上面逐渐的冒出一朵朵绿芽,绽放成正常的叶子。

终于!

秦晓峰知道自己好像终于回到了正途。

除了神魂树苗‘稍微’粗壮了一些……

嗯……

的确是有点粗壮。

别人的神魂树苗,一根树枝纤细得可能也就是指头粗细,自己这一根树枝已经有拳头那么粗。

而且树枝还在持续的生长出更多的叶子。

磨盘粗的‘神魂树苗’,最高处歪歪斜斜的生长出一根树枝,然后树枝开出足足十三对叶子,足足二十六片叶子。

随着神魂树苗的复苏成长,深海汪洋下降的速度很快。

灵液暴雨已经有点跟不上它的生长速度。

秦晓峰连忙同时催动第三颗妖兽碎丹……

神魂树苗持续生长。

在第一根树枝的二十六片叶子完整招展出来后,汪洋之中第二圈神魂植物全部枯萎。

大量的雷纹被根系吸收,送入‘神魂树苗’;

第二根树枝获得强劲的动力,缓缓生长,开枝散叶。

秦晓峰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五感似乎又有所提升。

观神境妖兽内丹的力量果然很是强大。

随着最后一颗妖兽碎丹的力量完全被消化。

夜眸藏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91
重生1991
重生1991年! 财富,权力,爱情...... 小孩子才做选择,叶云飞当然是全部要!
闲人很闲
我写的盗墓小说成为考古指南
我写的盗墓小说成为考古指南
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写盗墓小说的,没想到因为小说内容和先秦古墓一模一样而被当成盗墓贼……
柳随风
招惹:陆少的金丝雀又野又撩
招惹:陆少的金丝雀又野又撩
【甜宠+暧昧拉扯+性张力拉满+火葬场】 秦汐和陆衍舟青梅竹马。 可惜秦汐家道中落,不得已被陆衍舟圈养三年。 直到他被爆出联姻豪门千金的消息。 金丝雀她不干了! 再见面,她美艳耀眼,对他灿烂一笑:“陆衍舟,我觉得,你也就那样吧……” —— 传闻。 陆衍舟养的乖顺金丝雀在他最爱她的那年跑路了。 圈内开了赌局。 赌秦汐多久会乖乖回来。 没人想到,最后是陆衍舟截停飞机,求她跟他回家。
南锦锦
龙尘叶知秋
龙尘叶知秋
是丹帝重生?是融合灵魂?被盗走灵根、灵血、灵骨的三无少年——龙尘,凭借着记忆中的炼丹神术,修行神秘功法九星霸体诀,拨开重重迷雾,解开惊天之局。 手掌天地乾坤,脚踏日月星辰,勾搭各色美女,镇压恶鬼邪神。 江湖传闻:龙尘一到,地吼天啸。龙尘一出,鬼泣神哭。
平凡魔术师
重生83:我在东北打猎的悠闲人生
重生83:我在东北打猎的悠闲人生
[纯正年代文+无空间无系统+单女主+宠妻+持枪打猎+挖人参+经商+萌宠+美食+种田文] 唐河奔波大半生,猝死之前,又看到了莽莽山海林涛的大兴安岭,还有那个穿着小花袄的姑娘。 人生太累,太苦了,如果有下辈子,就在那大兴安岭中,巡山,打猎,悠闲没烦恼的日子也挺好的。 于是,唐河真的有了下辈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