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草包十爷的凶悍嫡福晋

第117章 满月(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7章 满月

诺敏话一出,胤也是跟着一愣。

奶嬷嬷都哄不住他,念《诗经》真的有用?

他有些狐疑,却还是将信将疑地背了起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首《关雎》还没背完,怀里的孩子便安静了下来。

胤低头一看,孩子早已睡得香甜。

这个速度,让诺敏都有些瞠目结舌,实在是太快了。

奶嬷嬷小心地接过孩子退了下去,而这边才当父母没多久的小两口已经开始陷入了劝学危机。

小两口对视一眼,都没了睡意,各自坐在床头自我反思。

沉默,沉默是今晚的正院。

诺敏回想起上次她睡得这么快,还是在高中。

她英语不好,所以想着睡前听英语听力,mp3里放着英语听力,手里拿着《高考英语3500》

开始内卷!

下一秒,《3500》就这么华华丽丽地砸在了她脸上,将她从梦中砸醒,而她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胤这会也在反思,他记得他启蒙那会,睡得没这么快呀?

两口子交换了一个眼神,俱是心虚地挪开。

这胎教好像有点跑偏了。

若是胤禟知道,高低得冷笑一声,这哪里是跑偏,简直是南辕北辙。

两口子都期盼着对方先开口,只是诺敏到底脸皮更厚,也更擅长倒打一耙。

见胤迟迟不开口,她叉着腰,一副不讲理的样子。

“都怪你,你是男子,弘昭也是男子,他不爱读书就是随了你。”

他一脸错愣,不经扼腕,他到底是对福晋的胡搅蛮缠的认知还不够充分。

刚想反驳,又想起福晋还没出月子,辩解的话就这样压在嘴里没说出来。

明明福晋也不爱读书。

诺敏见胤认下了,嘴角勾了勾,见他看过来,忙转移了话题,表情严肃。

“为了给孩子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你我有责,爷日后在孩子跟前要多读书才行。”

胤的目光朝西屋看了看,“你确定爷读书孩子不会睡得更香?”

诺敏噎了一下,好像这个可能性有点高。

“他还小呢,日后长大了就不会了,爷,孩子读书的事就靠你了。”

胤没办法拒绝,谁让这年头管孩子读书的事,基本都是阿玛的事。

他只得沉重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了个想法,要不等孩子开蒙的时候,放到四哥府上去?

四哥府上孩子不少,肯定会给孩子请西席、开府学的。

胤越想越觉得是个好法子,表情顿时松快了不少,实在不行还能往九哥府上送。

他欢喜地拉着诺敏分享他的好办法,诺敏听了也是两眼放光,确实是个好法子。

日后还能让弘昭直接抱上胤禛的大腿,好办法。

此时毫不知情正搂着福晋睡觉的胤禛和胤禟纷纷紧了紧被子,是不是又下雪了,怎么这么冷啊。

……

转眼的功夫,就到了弘昭满月的日子。

出月子这天,诺敏痛痛快快地泡了一个澡,中间还换了一盆水。

白大褂它摆烂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休妻一时爽,看我挣钱悔断肠
休妻一时爽,看我挣钱悔断肠
关于休妻一时爽,看我挣钱悔断肠:许清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成一个因为没生出儿子,被婆家磋磨死的可怜女人。小女儿还没满月嗷嗷待哺。娘家将她接了回去。可一家五口人挤在这漏雨的屋顶窜风的墙的茅草屋里,还要省吃俭用让她安心坐月子。娘家人对她特别宠爱。许清实在过意不去。正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前世她付出许多心血的扶贫助农系统跟着她一块儿来了。好好好!有这系统在手,看她如何带领娘家走上人生巅峰!水稻小麦接连病虫
美人蕉蕉
通知全球,那个男人下山了
通知全球,那个男人下山了
为了治疗纯阳之躯的致命缺点,秦羽听从师父安排去找他的天命之女,好不容易找到后,天塌了,因为顾倾城死了…
刘家二少
怒海覆清1852
怒海覆清1852
1852年,大清咸丰二年,原本是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年,无非是: 欧洲列强的无敌战舰巡弋大洋,长枪大炮武装到牙齿的白人军队踏遍全球;美利坚的黑船正驶向江户,即将叩开本子幕府紧闭的大门;而大清,皇帝和宗亲老爷仍沉迷在天朝上国的幻梦,八旗和绿营早已腐朽不复当年,手慢脚乱的镇压长毛的太平天国…… 一艘从厦门启航的猪仔船上,董良缓缓睁开双眼,带着四百华工举义,斩红毛,夺番船,立足琉球,打造船队,纵横东洋,攻
董王不懂
改嫁战神皇叔后我真香了
改嫁战神皇叔后我真香了
云灵独守空房三年,本想等着丈夫归来,夫妻琴瑟和鸣。却不料,丈夫带回一个和亲公主。 公主金枝玉叶,功于社稷,温婉如玉,所求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平妻之位。 哥哥沙场失利,身死殉国;姐姐在宫廷失宠;她们安阳候府在这风起云涌中,如同一叶孤舟飘摇不定。 在众人眼中,她云灵成了弃妇,安阳候府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然而,她云灵岂是轻易屈服之人?将军府的荣耀与尊严,岂容他人践踏! 一纸和离书,她以女户家主身份撑起来
雪衣公子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