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

第88章 三连的应对(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88章 三连的应对

飞龙寨游击队作为总预备队,平时生产,需要的时候协助主力作战。

各排之间不仅要协同作战,还要与各村民兵保持联系,随时支援他们反扫荡,绝对不能让老乡遭到鬼子祸害——这是底线!”

沈振华的战斗部署简单而又具有针对性,同时也给了各排自主发挥的空间,既有计划性,也有能动性。

会议结束后,连部三个领导也做了简单的分工:

朱日东指挥一排、三排机动作战;

林辉辅助岳仲平做好政府和群众的转移工作;

沈振华指挥四排、机炮排、飞龙寨游击队等部作战。

随着连部一声令下,青龙镇根据地反扫荡准备工作全面铺开;

林辉带着政治工作组在镇上深入群众宣传,动员老乡将不便于携带的粮食、生活物资出售给镇政府。

然后就分批次转移群众,清空青龙镇,不给鬼子留下粮食和生活物资,同时确保群众不受到鬼子报复。

二排秘密出了根据地,向阳城方向警戒,沿途构建阻击阵地,最远的警戒哨放到了阳城城门外;

鬼子只要一出动,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并传递给二排和连部。

机动作战分队以班为单位深入各村,指导民兵连做好应战准备,整个根据地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正在紧张有序的运转。

数日后,阳城,筹齐好一月作战所需的物资后,东乡少佐留下佐佐木中队和500名伪军看家;

亲率3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2门步兵炮、5门迫击炮)以及1500伪军,浩浩荡荡的杀向青龙镇。

由于鬼子携带了大量的作战物资,他们只能走阳城至青龙镇的官道,这次还是伪军负责开路。

日伪的行军序列是伪军一营、三营、鬼子第一中队、第二中队、大队部及辎重队、炮兵中队、鬼子第三中队;

张平的团部随鬼子大队部行动,东乡少佐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张平以及第二中队长石井大尉随侍左右。

当了一段时间的缩头乌龟,如今终于可以将脑袋伸出来了,这让东乡少佐的心情非常不错;

小鬼子喜欢装逼的毛病又犯了,对张平说道:

“张君,如果你是八路军指挥官,面对皇军的重拳出击,将如何应对?

友情提示一下,青龙镇有三万多人,再想像云峰村那样搞坚壁清野是不可能的;

三万人根本无处躲藏,这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张平真的很想说老子能有什么办法,但他没这个胆,只得顺着东乡少佐思路说道:

“司令官阁下,我真的很想说这是一个无解题!

诚如阁下所说,云峰村的土八路在扩大了地盘的同时,也背上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青龙镇的老百姓对土八路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背不动又不敢放弃。

一旦八路军丢下那些泥腿子跑路,他们将再也无法取信泥腿子。”

东乡少佐点了点头道:

“哟西,有点意思,看来张君还是很了解八路的,继续说下去。”

受到鼓励的张君继续说道:

“八路军的根基在泥腿子中,要想彻底剿灭他们,必须要在泥腿身上做文章;

八路军擅长游击战,来无影去无踪,想要捕捉到他们很难。

所以要控制老百姓,逼八路军与皇军主力决战,在阵地战中消耗其兵力。

同时在他们所谓的根据地内杀光、烧光、抢光,彻底摧毁八路军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匪患即可平矣!”

东乡少佐眼前一亮,果然是华夏人最了解华夏,以华制华才是王道,当即大赞道:

“哟西,张君良民大大的!”

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
重生八零:山河猎户,从家徒四壁开始
重生八零:山河猎户,从家徒四壁开始
主角陆青山重生在八零年代,在家乡赶山狩猎,日常宠妻,最终过上幸福生活。
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