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毛,要科举

第237章 放榜(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37章 放榜

陈清远摇了摇头,“我就算了,现在的天气这么冷,我还是在小院里面晒晒太阳,就行了。”

“你还是问一下小黑和青竹,估计他们两个想出去吧”

这时,靠在墙壁上正晒着太阳的两人,连忙回答。

“少爷,我们也不想出去了,这几天我们已经出去逛够了。”

“对,青竹说的太对了,还是趁着今天有太阳出来,在家里晒一下太阳就比较好了。”

“哦,好吧。”

见大家都不想出去,李文海只能无奈坐回椅子上。

陈清远他们不愿意出去,但是外面的酒楼,茶馆,青楼等等,到处都是其他学子的身影。

其中青楼的生意,是最为火爆。

因为考完试了,那不得好好放松放松,其中安慰自己的地方,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地方。

不过,陈清远倒是从来没有想去过青楼,一个是自己的年纪还太小,二个是害怕青楼里面有什么高危的传染病。

所以陈清远一向对青楼,是能不去就不去。

就这样,几人在小院里面,晒了一天的太阳。等太阳快落山了,才依依不舍地回了房间。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清远每天都是做一模一样的事情,那就是吃饭、晒太阳、回房间睡觉。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很快就到放榜的前一天,这天陈清远是吃不下睡不着,着急的不得了,嘴巴都急到起泡了。

也不知道这次自己能不能考中,要是考不中,那是不是就得三年后再来了。

陈清远一想到自己三年后再来,头皮就一阵阵发麻。

反而,以前的考试一直都很着急的陈大竹,这次不着急了,吃好睡好,吃嘛嘛香。

在陈大竹看来,儿子现在就已经是举人老爷了,这次能考上贡士,是最好。

考不上,也不打紧,反正儿子还年轻,这次不行就下次。

只要儿子愿意考,他就愿意一直陪着去考。

其实,不只是陈清远睡不好,只要是参加了会试的学子,都是一样的情况。

甚至有的学子,晚上直接不睡觉,直接熬到天亮。

永和二年,二月二十八号,会试放榜之日到来了。

虽然参加会试的学子很着急,但基本上他们不会去贡院门口看榜。

因为在榜单出来后,会有专门报喜人,将喜报送到学子住的地方。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一些富绅和小官之家,会进行“榜下捉婿”。

说是捉婿,那不如说是“抢人”。

所以这个时候的学子,都是在自己的住处安静地等待消息,或者是安排下人出去看榜。

陈清远他们就是用了第一个做法,通通都是待在小院里面等。

反正他们住的地方,外面就是大街了,只要有骑着马的报喜人过去,他们都能听到。

而陈清远刚刚坐下来没多久,就听见一阵“哒哒哒”的马蹄声传来。

肌肉头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江寒柳如烟
江寒柳如烟
上一世我的妻子当着我的面,将我的心脏取出给了别的男人。 还好老天有眼,让我重生了。随着虚拟步入现实的网游火了,我赌上了自己全部身家,竟激活了【财神】附身。当别人还在苦苦打怪,我已经在游戏里遨游了~至于那个女人,我会让她生不如死。
佚名
鹂妃重生之最强宫斗系统
鹂妃重生之最强宫斗系统
重生,安陵容携AI系统强势归来。 这一次,不再是卑微的棋子,而是步步为营的智者。 AI为她谋篇布局,从微末宫女到权倾后宫。 每一笔收支精准记录,除了宫斗,不忘种田。 另有与原著大相径庭的情节,如“甄嬛降为莞答应”“浣碧封为皇妃”“拯救夏冬春”“夏冬春大战余莺儿”“甄嬛滴血认亲失败”“安陵容乃多子黄鹂”等 不脱离原著人设,一切以安陵容视角出发。
缃缃嬛嬛
三国:开局井里捞出刘备老婆复仇
三国:开局井里捞出刘备老婆复仇
关于三国:开局井里捞出刘备老婆复仇:穿越汉末。被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这些人陷害后,你终于领悟了一个道理:打工装逼一时爽,最后没有好下场。好在老天给了他最后一次重头再来的机会。由于从来没有平安过,所以这辈子改名叫平安,为嘲讽乱世的尔虞我诈,字忠义。在三国快意恩仇的日子,还要从井里捞出刘备老婆开始。曹操很骇然:“死人也不放过!是人心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吾的喜好与之相比,如萤火皓月争辉!”诸葛
缘起而生
一剑飘香
一剑飘香
关于一剑飘香:1982年,王元庆高考意外失手,名落孙山。流落在外一年,得靠赌博为生的二哥看中,收他做徒弟。但元庆一心想走正道,一年后以绝对的优势考进武装部成为一名文职干部。开始了他的官场沉浮人生。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躺过那条河
亿万富翁狂氪金,秒变电子财神江寒柳如烟
亿万富翁狂氪金,秒变电子财神江寒柳如烟
上一世我的妻子当着我的面,将我的心脏取出给了别的男人。 还好老天有眼,让我重生了。随着虚拟步入现实的网游火了,我赌上了自己全部身家,竟激活了【财神】附身。当别人还在苦苦打怪,我已经在游戏里遨游了~至于那个女人,我会让她生不如死。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