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废物皇子他觉醒了

第56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64章

徐元轻笑,从旁取来一张桃花纸。

然后轻手轻脚上前,将那张桃花纸盖在了利剑的剑柄上,手掌轻轻扫过。

桃花纸与剑柄紧紧贴合。

紧接着,徐元又将那桃花纸揭下。

他回到原处,将其平放在一块青石之上,取来另外一张桃花纸。

将其覆盖在第一张桃花纸上。

这一次不同刚才,他的手掌重重扫过,让两张桃花纸重叠。

成了!

众人皆是好奇的注视徐元。

不明白徐元的举动是何用意。

直到徐元让人取来烛火,他将那桃花纸透在烛光之上。

下一刻。

所有人都惊住了。

那桃花纸上映出来的,不就是指印么?

“怎么可能?”

众人失声。

徐元宛然一笑,幕后之人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他有古法可取剑柄上的指印吧!

徐元将桃花纸递给韩滁,道:“韩大人,剑柄上的指印本王已经采集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要有劳韩大人了,据说廷尉府中有能人,能够清楚的分辨各种指印和手相!”

韩滁接过桃花纸,对着烛光来回观看。

果然,上面有很多指印。

要分辨指印,不需要他人,韩滁在这方面就很出色。

毕竟能做到他这个位置的人,总有些过人之处的。

“昊王殿下,这桃花纸采集下来的指印分别来自四个不同的人,依照目前来看,其中一个应该是赢诩的,另外一个是当时收管此剑的小吏留下的,剩下两人的指印之一,或是凶手所留!”

韩滁总算是有点脑子了。

徐元露出微笑,继续说道:“考场门口的物管处只有礼部以及兵马司的人才能进入,把当时物管处的小吏全部寻来,逐一对比便会有结果了。”

韩滁闻言,立马下令:“来人,把所有小吏都抓来,本官要亲自审问!”

韩滁似乎找到了破案的关键,整个人显得有些激动。

二皇子徐谕则是显得有些木讷。

老六那小子,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手段了?

连剑柄上的指印都能轻松取下,以前从未听过世上有这样的手法呀!

很快。

考场物管处的吏官全都被“请”到了现场。

他们按照韩滁的要求,将自己的手印和指印全都印在了桃花纸上。

之所以用桃花纸,是因为其够薄。

三五张重叠在一起,都还能够透的见烛光。

如此一来。

两张叠起,就能够很好的比对指印的重合性。

从而判断剑柄上的指印是谁的。

物管处的小吏共十二人,每个人都留下了手印和指印。

赢诩也不例外。

韩滁将众人的指印收集在一起,然后借着烛光,在徐元采集指印的桃花纸上一一比对。

和韩滁猜的没错,上面有一份指印是赢诩的。

接替赢诩保管宝剑的小吏也在其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指印也寻到了它的主人。

同样是物管处的小吏。

至于最后一人的指印,并未比对到符合的主人。

两名小吏被带到跟前问话。

韩滁先开口:“本官问你们,那边的剑,你们可有拿过?”

接管宝剑的小吏立马开口:“大,大人,下官的确是拿过,当时就是从他手上接过的,也是下官为其做的登记,然后收纳在了一旁,可,可最后怎么就丢了……下官真的不知道呀!”

韩滁闻言,冰冷的目光看向了另外一名小吏。

小吏喘着粗气,心中惶恐不已。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在拿那把剑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看到。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欺我!辱我!我封侯你们后悔了?
欺我!辱我!我封侯你们后悔了?
赵平安穿越重生了,但发现自己穿越得有点早,竟还是胎儿。成为胎儿也好,那咱就先赢在起跑线上:首先,成为最强血脉——荒古圣体。其次,娘胎修练入道,打通全身经脉,成为先天通脉,再开辟元海,成为先天元海。..
鱼生
重生后,妹妹抢着要嫁最穷男人
重生后,妹妹抢着要嫁最穷男人
前世,她被渣爹继母安排嫁给了村里最贫困潦倒的男人,妹妹则是顶替她嫁到豪门里当夫人。谁曾想,短短三年,贫困户一跃成为商界名流。豪门老公却牺牲,妹妹年纪轻轻成了寡妇。再睁眼,妹妹抢占先机抓住了贫困户,想当
佚名
绝世高手在都市当打工人
绝世高手在都市当打工人
他是令全世界都颤抖的绝世高手。回到都市,他成为了美女总裁的保镖。他想低调,没想到从一个打工人变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美女?来!敌人?死!【本文不圣母,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真实流露,感谢观看!】
华云天夏
死后才知,我的夫君早就不在了
死后才知,我的夫君早就不在了
重生归来,她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那个令人惊愕的节点——大婚后的第二天。眼前,那个身着耀眼大红喜服的家伙,名义上是她的夫君,可实际上,她本该与另一个人共结连理,而那位真命天子早在三月前就已离世。他家里居然
佚名
人淡如菊?我只是心死如灰
人淡如菊?我只是心死如灰
我被未婚夫丢到乡下自生自灭,如今他接我回去成婚?这些人想收养我就收养我,想给我定亲就定亲,想对我好就对我好,不想对我好了,就把我扔到乡下,美名其曰为我好。抱歉,我只是无父无母,不是没有脾气!当年我父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