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公主自救攻略

第134章 宫乱!!!(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34章 宫乱!!!

“总得尽力一试。”

苏扶盈面容淡淡,依旧一袭绣有绣球花的白裳,月光透过窗户照射到他的墨色青丝和白裳上,如谪仙般出尘脱俗。

“那何时才能与师叔您再见阿,青莱颇为想念师叔。”

自从他那个宗主爹去世后,他便被苏扶盈带了一段时间,部分术法都是他所教的,后来师叔便说自己下山游历,已有好几年未见。

“劫后余生之际便是回宗请罪之时。”

苏扶盈淡淡的说着,他指间随意掐了下,随后面色凝重,挥手关了古镜的通话,起身向门外走去。

“砰!!!”

天空一阵炸响,一朵绚烂的红色火花绽放开来,顿时宫中侍卫涌出,后宫之人全部惊醒……

陆寄欢也被这巨响惊醒,她慌忙起身,拿起外衫向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门就被大力推开。

是陆幽云和姜芝芝,她们身后是匆匆跑来的绿绣和翠兰。

陆寄欢透过他们看着倾巢而出的盔甲侍卫,眉头一皱,面色凝重的询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出事了,寄欢,宫中有刺客!”

“刺客??”

陆寄欢看着两个人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心中顿时有些不安。

姜芝芝点头:“是,太后,太后死了。”

“晚妃宫里失火了,辰妃和陆思辰不见踪影!”

“我母后呢??!”

听完陆寄欢立马紧张起来,怎么会这么突然,出那么大的事!

陆幽云见她就要往外冲,双手一挡“皇后和皇上有暗卫保护,暂时没有危险!”

“欢儿,现在宫中很乱,你不要出去!”

陆幽云不会骗人,确认了重要的亲人安全,她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宫里那么乱,那沈听肆呢?

一想到沈听肆的黑化值就要完全变为0%时,她刚安定的心又提了起来,她得找到他,不能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出了差错!

陆寄欢推开了陆幽云的手臂,提着裙摆跑了出去,不顾身后的怎么样叫喊,她终究是头也不回的离开。

“寄欢!!寄欢,外面太乱了!!”

“幽云,你别去!她要去送死就让她去送死好了!!”

姜芝芝抱着陆幽云的腰不让她去追,陆寄欢怎么样她不管,她就只会添乱,她不能让陆幽云出事!

“可是!!!”

“宫里侍卫那么多,她不会出事的,我们先进祥瑞殿躲躲!!”

不顾她的挣扎,姜芝芝让绿绣和翠兰帮忙,一起将人给带了进去,随后重重的关上了大门。

玉芙殿内,火光冲天,晚妃害怕的步步后退,惊恐的看着面前的人,失声大喊:“不要,不要过来,不,不要杀我!!!”

“当初你对我姐姐,不也是这么无情的吗?”

一道清丽婉转的女子声音在殿内响起,手中握着金海棠步摇,火光的照耀下,那面容与死去的辰妃有七分相似。

一身蓝色飞禽的紧身衣勾勒她窈窕的腰身,蓝色发带扎的马尾在半空摇晃,右手翻转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冷冷的看着她。

晚妃抱头跌坐在地:“我不是有意的,我只是给她一个痛快……”

“是她,是她!对是她自己撞上来的!和我没关系!和我没关系!”

“……死的好啊!死了才听话”

见她一步步逼近,晚妃立马想到辰妃的话:“林弯弯!!你姐姐说过,你最爱金海棠步摇了我都还给你了,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你别杀我!!荣华富贵,你要什么我都给你!!都给你!!!”

“我是喜欢金海棠步摇。”林弯弯转眼温柔的看了看步摇,“因为这是我姐姐亲手为我打造的,她那么好一个人,却被你们害死……”

“荣华富贵?去地狱享用吧!!”说罢,林弯弯手腕一转,掌中的匕首直接刺向她的胸口处!

“阿!!!!”

晚妃瞪大了双眼,直挺挺的朝后倒下,胸前的匕首完全没入,迅速晕开了一圈红色。

软茸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一觉醒来,他惊觉自己竟成了大周神国的六皇子!刚想感慨一番,女帝的一纸逆天圣旨就砸了下来,宣布即刻送他去和突厥和亲!正当他风中凌乱时,神级选择系统悄然激活。他咬咬牙,决定接旨谢恩,没想到系统竟奖励了他神
佚名
巅峰博弈
巅峰博弈
做官需要责任心,更需要良心,从考上公务员那天起,宋思铭便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权,两袖清风的好官。从偏远乡镇的扶贫干事,到市委办公室的领导秘书,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于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宦海坦途!
争渡
不败战神
不败战神
(又名:不败神婿)五年前,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她,他不辞而别。五年后,他携一身惊天本领,荣耀而归,只是归来之时,竟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女儿。
笑傲余生
天域至尊
天域至尊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当世至尊!
新月弯弓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休了白眼狼探花后,转身跟状元走
我侍奉病重婆母,供养一家老小,还出资供夫赶考。两年辛苦操持,夫君成衣锦还乡的探花郎,还带着怀孕的新夫人。夫君要将我我贬妻为妾,我挥毫,一纸行云流水、气势磅礴的放夫书。休夫!我甩出账册,一千三百两花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