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打造虫族的我,成了万族主宰

第654章(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654章

这些接受雇佣的单眼虫,绝大部分也是自愿应募。

组建起拓荒舰队的脑虫,要是动不动就抛弃这些单眼虫舰员,名声肯定会臭掉。

今后再想重整旗鼓,怕是很难再招募到足够的优秀舰员了。

故而,在拓荒舰队内部,脑虫与单眼虫的关系,与其说是指挥官和下属,倒更像是老板和员工。

只不过在极端情况下,脑虫完全可以借由等阶压制,以及强横无比的精神力,强迫单眼虫舰员服从命令。

哪怕是让他们去送死,单眼虫也根本无法抗拒脑虫的意志。

威尔逊对招募到的单眼虫舰员,算是比较宽厚的一类。

不但支付了相对优渥的酬劳,也鲜少发布强制命令。

相较其他不拿舰员当虫看的屑脑虫,他真的算是个好老板了。

正因如此,他麾下的单眼虫舰员,主观能动性还是挺不错的,工作也很认真和积极。

更为了争取名额有限的优秀员工奖,还在疯狂内卷,干起活来个顶个的拼命。

有这么敬业的雇员,身为雇主的威尔逊就非常轻松了,平时只需要构建一片意识网络,将所有单眼虫都纳入通讯就行。

每次抵达星图标注的坐标位置,无须威尔逊吩咐,就会有相应数量的战舰,井然有序的驶出舰群阵列。

对已被菌毯榨干的贫瘠神域碎片进行作业,操控着已经长好的菌毯裂解脱离,进而融入战舰的菌毯舰体。

高价值的神域碎片,则是用牵引光束进行拖曳。

这些派出去的战舰,在完成相关操作后,就会加速追上舰群,重新入列归队。

在整个过程中,舰群几乎都没有任何减速,回收菌毯和搜集碎片的效率极高。

跃迁进入摇篮还不到半个月,舰队就已是收获满满。

几乎所有战舰,都因舰体融入了回收的菌毯,肉眼可见的膨胀了好几圈。

连带舰队后方拖曳着的大量高价值碎片,也都裹上了定向生长的外覆菌毯层。

在保证不损及内里珍惜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菌毯提供更大范围的生长空间。

毕竟,经过伟大主宰多次改良的新型菌毯,汲取虚空能量的生长速度,也比过去快了不少。

对拓荒舰队而言,哪怕多生长出几立方的菌毯,也意味着更多的收益。

蚊子腿再小,不也是肉么?

更遑论,这些多长出的菌毯,并不在单眼虫农场主的上报份额内。

这就代表着,他可以合理合法的直接将其,用来培养自己舰队上的红眼藤壶。

现在他的舰队里,都还有一部分舰体上的红眼藤壶数量,没有达到承载上限。

外出任务期间,威尔逊也不敢大量分裂繁殖红眼藤壶。

平时寄生在战舰上的这些家伙,可都是需要‘吃’菌毯来分裂成长的。

虫族战舰的菌毯舰体,在没有足够的补给前,也不可能任由红眼藤壶肆意吸取营养,放肆的繁育生长,否则极易导致整个舰体崩解。

边回收,边养殖,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民种田,你玩家族流?
全民种田,你玩家族流?
一觉醒来,地星所有人都单独来到陌生的荒野。 一个草屋,一部功法,一部手机,一本手册。 手机里有商城,手册里只是告诉他们目前处于无尽洞天,这一切好像和大乾帝国有关系! 三个月的安全时限!三个月后该何去何从? 大乾官方只是告诉所有人目前唯一的出路是种田。 …… 看腻了无脑爽文,可以试试本书,农田养成家族流风格,前期领略田园风光,中后期龙国重新建立九州家园,主角打造仙武家族,欢迎入坑!
佚名
红尘三宝
红尘三宝
破旧道观倒塌,少年被迫下山,身无分文误入皇宫,潜心修道习得法术,亦正亦邪随心所欲,助朝廷灭邪教救黎民。
天妖大魔王
官场:草根逆袭之路
官场:草根逆袭之路
他是一名草根出身的小小公务员,他的老婆因为和院长闹绯闻,三年的感情从此告吹。 谁说他就要从此认命? 一次部门内斗,他当场狂飙,却因祸得福!他的人生也开始了华丽的逆袭! 在官场扶摇直上!步步高升!昔日爱人再见,谁又能笑到最后?看草根逆袭,进行到底。
佚名
二游史记:我曾遭受三度背叛
二游史记:我曾遭受三度背叛
关于二游史记:我曾遭受三度背叛:我曾遭受三度背叛,信任的游戏厂商背叛我,冲进去的钱变成了评论区的孝子攻击我、污蔑我、不让我说话;喜欢的游戏角色背叛我,前作生死相随共度一生,新作就变成了角色都有自己的生活;整个游戏业界也背叛我,靠着宅男发展起来的行业,结果男性向文娱竟然成了无人问津的一片蓝海……我发誓,要纠正这个错误的世界,让它变回原来的样子!……游戏制作+游戏圈乐子吃瓜。我会把这一切,原原本本的
黑金刚菠萝
陆早早谢洄年
陆早早谢洄年
从小到大她都觉得自己和这个家格格不入! 一朝身死,被一辆超速还酒后行驶的大货车当场撞成一摊肉泥,灵魂飘在半空三米高,看着自己这副惨不忍睹的死状。 她才知道原来全家都是大主角,只有她是小炮灰。 龙傲天的爸,大女主的妈,霸道总裁的哥和平平无奇的她。 本想着死后上天堂就解脱,结果却意外重生回一个人拿到DNA检测报告当天......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