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

第216章 财源广进(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16章 财源广进

关于这功德碑的流言,虽然自家九弟没有写信知会一声,但三皇子还是能肯定这事就是那小子做的。

是心虚没说,还是信在送过来的路途中,三皇子不确定,也不想去纠结这事。

与其一直纠结这种事,还不如弄清楚这流言的具体内容。

于是三皇子派侍墨继续去人群中打探消息了。

侍墨也没有辜负他家殿下所托,不出半天,他就将打探到关于功德碑的事都说了。

什么功德碑会刻上每个捐钱粮者的名字,什么碑是立在当地的县城外,什么无论是谁都可以捐物资,捐得越多,名字刻得越大……

“主子,属下问过了不少知情人,他们都说,这消息似乎是从千城郡那边传过来的,所以……流言幸许是九殿下传的?”

说完,侍墨小心地瞄了眼自家殿下的脸。

三皇子沉默了。

看看,连他的下属都猜到消息是魏钰那小子传的了。

沉默半晌后,三皇子眉头微蹙,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罢了,这消息传出来也是于我们赈灾有利,不用去澄清了,你吩咐下去,让其他人都注意着,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送钱粮过来了。”

以前在京都,三皇子是从没有与魏钰这个弟弟近距离相处过的。

一个月前,他印象中的九弟,是上于父皇孝敬懂事,下于兄长安分识趣,为人十分聪明,能知道不少其他兄弟都不知道的东西,就是喜欢躲懒,不爱上朝的。

整体来说就是小毛病不少,但大毛病没有的。

但如今。

被魏钰这么突然摆了一道的三皇子,也是头一回认知得这般清楚:他这个九弟是个很、不、安、分的!

悄咪咪散播叫人捐钱粮立功德碑这样的大事,居然都不事先跟他这个兄长说一声?

这是准备人都带着钱粮过来了才叫他知晓的吗?!

事实证明,若非侍墨在人群中突然听到了消息,恐怕真相真就是三皇子想的这样了。

因为在三皇子听说后的第二天,当地就有富户亲自带着银票登门拜访了!

“巡抚大人,今次湖州突遭水患,害得不少无辜百姓受难,草民这瞧在眼里,那是痛在心里啊!草民昨日才听说巡抚大人来此赈灾,这一听后,草民就赶紧过来了,这是草民为灾民贡献的一点小小心意,还请您千万不要客气……”

灾民避难所,属于三皇子的帐篷里。

通身圆润的富户手捧着一盒子,正十分谄媚地向坐在上首的巡抚大人表明他的心意。

上首,三皇子默默看了那盒子两眼,然后缓缓抬手,招呼一旁的侍墨收下。

“你有心了,此举,本官会记下的。”

瞧到侍墨收下盒子,又听到巡抚大人这么说后,富户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咧着嘴笑得那叫一个牙不见眼。

“辛苦巡抚大人,辛苦大人了!哎呦,您这从京都一路过来,舟车劳顿的,肯定累坏了吧?正巧草民已经吩咐了府上的人,准备了好些饭食,要不大人尝尝?哦对了,外面那些灾民,草民也已经吩咐下人去施粥了。”

三皇子:……

面对着富户殷勤的星星眼,三皇子默默吐出口气后还是拒绝了。

“……有心了,本官已经用过膳了。”

富户立刻失落地眼里光都没了,“啊,这样啊,是草民无礼了。”

三皇子:……

“那,那那那大人可要,额,再享受享受?”

骨漏呱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
今或古
重生当导演:开场横扫戛纳电影节
重生当导演:开场横扫戛纳电影节
关于重生当导演:开场横扫戛纳电影节:++++=???高考728分,不上北大上北电。别人嘲讽林凡不知好歹,林凡嘲笑他们不知局势,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2002年。张毅谋的才上映,华语大片时代刚刚开启,而林凡重生一世,不想在做时代的看客,他要做那搅动风云的执牛耳者~电影,综艺,电视,音乐~他要做华娱之王。
都市荒岛
暗夜微光【刑侦】
暗夜微光【刑侦】
关于暗夜微光【刑侦】:双男主,年上,刑侦破案,双强,双洁,暗恋,救赎文。没看过第一部也不影响观看第二部的内容。单元剧,团队破案,真实案例改编!许昭阳和江淮继续联手破案。深挖犯罪者的童年经历、个人成长历程、家庭环境以及他们所遭遇的社会关系和个人创伤时,并非要屈服于人性中那复杂的阴暗面,也不是单纯为了暴露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更加不是让自己迷失在这错综复杂的探索之中,逐渐丧失自我。相反,这一切努力都
烧卖豆沙包
熢火之下
熢火之下
特别纪念小知闲闲,抗战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简单抗争才是这个世界主旋律,缅怀先烈。
横霸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