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92章 首尝鲥鱼
黄星熠思考了两秒,最终采取了直击核心问题。
“严总,以你的估算,这投资一年能产生多少利润?”
黄星熠心想:看你怎么答!别总以为人家都是小白,什么都不懂,随便让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但凡你说得天花乱坠,那他不妨打打脸!
严卓打开手里面的计算机,经过一番计算说道:“黄总,咱们这里750亩地,利用率能达到60,也就是有30万平方。
咱们一平方大概200瓦,这边的光照一年大概1500个小时,这么算下来一年可以发电9,000万度。
咱们这边加上补贴,上网价格一度电04元,一年产生的营收就是3,600万。
扣除税,人工,和维护费,大概就是3,000万左右。”
跟黄星熠估算得差不多,至少没在这方面忽悠人!
黄星熠的怒火稍稍的降了一些,至少对严卓没那么敌对!
从目前来看,这严卓对水产养殖这一块肯定不了解,还是跟这帮人一样认为他的养殖模式挣不了那么多钱,所以才开出这样的条件!
“严总,说实在的,你这种方式合作不了。你一年才3,000万的利润,还没到我养殖的一半,你却要收走我60的利润,这根本不可能!”
“黄总,这水产养殖利润也没像你说那么高,这几百亩地就算全部养殖螃蟹,一年的产值也不过千来万,我们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了!”
“呵呵,那是你们认知的问题,你们都应该了解一下,免得以后处处碰壁!”黄星熠很不客气地说道。
就连严卓的这个方案都没谈成,这群人也失去了兴趣,装装样子就走了!
他们本来是想着过来看看光伏水肥一体化养殖有没有前途?
其实光伏一体化水产养殖在海边已经是很成熟的了。可在内陆,这方面的光伏发电站还很少,暂时还没看到有很好的投资收益。
他们这些公司,并不是头部的光伏企业,类似海边那种幅员辽阔的光伏基地,他们也没资格拿得下来。
他们知道黄星熠刚好是养殖的,也想建光伏发电站。想着过来取取经,可没想到这一开始的方式就不对,恃势凌人,还想着把人家的基地买断下来。造成了东西还没问到,最终灰溜溜地走了!
回去之后,姚书记向领导汇报了今天的情况,领导没说什么,既不批评也没表扬。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新农场依旧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几乎是三天一小变,5天一大变!宿舍楼和办公楼开始有了雏形!
转眼间,4月份就要过去了,陆瑶瑶的身子是越来越重了,最近一次产检,医生建议增加一些营养,适当地吃点鱼!
这一下子刺激到黄星熠了,把目光瞄准养了快13个月的鲥鱼身上!
其实黄星熠早就想尝一尝这鲥鱼的味道究竟鲜不鲜?只是觉得养的时间不够,就没有这么着急捕捞上来尝一尝。
可现在有非常好的借口,他再也不忍了!刚产捡回来就拿着渔网来到鲥鱼塘撒网捕捞。
黄星熠刚把网撒出去,就被温教授看见了!
“黄星熠,你在干吗?”
“温教授,我在捕鱼呀!”
“抓到两条,也让我这个老婆子尝尝!”
黄星熠咧嘴一笑,他以为温教授是要阻止他的,没想到也是想尝尝鲜。
这感情好啊,大家都尝一尝,评估一下这个鲥鱼是不是真的很鲜美?
黄星熠一网下去,结果爆网了,拉上了十几条,挑了三条最大的,其他的又丢进了鱼塘。
今天晚上农场的人有口福了,两条鱼够他们吃一顿的了。
在进肚子之前,黄星熠把他们的重量称了一秤,最大那一条有1斤3两了,最小的那一条也有1斤1两。
养的时间还不够,还是小了点。不过再养两三个月,大概1斤半左右就可以上市了。
这些鱼太贵了,估计很多人吃不起,即便是卖的酒店,这价格都得往上翻个几番!
不管是农场,还是黄星熠家,这三条鱼的做法一致的统一,都是清蒸,这样吃才原汁原味!
黄星熠拿了最大的一条回家,清蒸给陆瑶瑶吃。
不愧是河鲜,虽然不是长江鲥鱼,但这鲜味也不是盖的,吃起来比螃蟹还要鲜美!吃上一口就欲罢不能!
陆瑶瑶这个孕妇,胃口本来就不开,吃的东西又少,只能是少量多餐来补充营养!
今晚尝了一口吃鱼,瞬间来了食欲,一口接着一口吃,黄星熠尝了一口,就不再吃了。
好久没见到媳妇吃得这么开心了,胃口大开就让她多吃一点。
这条鱼就这样被陆瑶瑶给消灭掉了,还意犹未尽的样子。吃完还舔舔嘴巴,还想着去吃,可惜没了!
“星熠,这鲥鱼太好吃了,怎么养对了,肯定值钱!
你抽空也送一些过去给妈吃,她快临盆了,也让她补充一点营养!”
陆瑶瑶吃完,还不忘给她老妈也寄条条过去。
“过两天就是五一了,咱们一回去一趟吧,估计咱妈也在这假期临盆。”
“好,那咱们就回去,住到假期结束,但愿这时间对得上,要不回来后等她生的时候还得赶回去!”
“行,到时候你提醒我,我杀十几个鸡一起带上去,方便妈坐月子吃。”
农场那边同样在品尝着鲥鱼,温教授和吴教授霸占了一条,另外那一条就让员工们吃。
“啧啧啧,这河鲜还真不是说说而已,实在是太好吃了,不行,明天再让他捞一条上来。这么一小条吃不过瘾啊!”吴教授一边吃一边赞叹!
“真没想到这臭小子在这样条件下,还真的让他养成功了,再过两个月就可以上市了,就是不知道能值多少钱一斤?”
“这小子还是挺有本事的,我听这些员工说,去年最热的时候,这水温高了就不断地抽水来换水,实在降不下来就从他那个工厂那边运冰过来丢下去,保持水温在25度左右。
听说他买了6万尾鱼苗回来,估计到现在还有5万多条存活,一条一斤半坐,按批发价200块来算,至少就是1,500万的收入!”吴教授也感慨道。
虽然他是菌类专家,但对水产也是有一定的了解。到现在他不得不佩服黄星熠的胆大心细。
这么难养的鱼,真的养成功了,要是新农场那边扩大养殖,还不知道这小子要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