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赶出宗门,回归后我杀疯了

第539章 武技还能晋级?(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39章 武技还能晋级?

叶尘迫不及待的回屋研究新天赋顿悟。

顿悟,乃是一项超神天赋。

一旦发挥出来,叶尘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修行速度,剧增!

不过,顿悟和斗战诀一样,触发都是有概率的。

并且,比斗战诀更难触发。

叶尘催动了三千多次,竟都没有触发一次,不得不暂时放弃。

触发顿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第二天一早,叶尘吃过早饭后便前去拜访关晋,关晋没多说什么,直接带着叶尘赶往关家藏经阁。

“叶小友,你准备挑选什么类型的武技?”

“剑法类武技,六阶中级和六阶高级各一部即可。”

“剑法不是我们关家擅长,我们关家收藏的剑法类武技也十分有限,六阶中级和六阶高级分别只有一部。”

叶尘愣了愣,这没得挑了啊。

关晋善解人意的道:“我们关家擅长拳法,拳法类武技倒是颇多,叶小友要不要考虑一下拳法雷武技?”

叶尘问道:“可有七阶低级?”

关晋苦笑道:“你还真不客气啊!”

叶尘尴尬的道:“如果不方便的话,晚辈不敢强求。”

关晋严肃的道:“七阶低级武技乃是我们关家的镇族之宝,非我关家核心不可传。这是祖训,希望叶小友能够理解,我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叶尘理解的道:“晚辈明白,关前辈能让晚辈进关家藏经阁,已经是莫大的信任和赏识了。无论晚辈从藏经阁内得到什么武技,晚辈都会向关前辈保证,绝不外传。”

关晋突然停下,看向叶尘认真的说道:“叶小友,我倒也不是不可以让你修炼我们关家的镇族之宝,但有个前提,你得成为我们关家之人。”

“老夫对叶小友是十分欣赏和看中的,有意与叶小友结成姻亲。你看我们关家女孩,喜欢谁你随便挑,多个也行。”

叶尘急忙道:“晚辈承蒙前辈赏识,是晚辈之幸。只是晚辈一心追求武道,无心儿女之事。这辈子恐怕将以长剑为伴,别无他想。”

关晋没想到叶尘如此决绝,叹了口气道:“那真是太遗憾了。”

叶尘道:“晚辈明白关前辈所想,关兄资质不比晚辈差多少,他日关兄必能带领关家走上新高度。而且,我已决定让小荷留在关家跟随关兄修炼,小荷的天赋举世无双,她也能给关家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关晋点了点头,不再纠结此事,道:“叶小友请吧。”

关家就只有两本高等级的剑法武技,叶尘根本不用选了,进入藏经阁后,关晋直接让负责藏经阁的长老把那两本武技取来交到叶尘手中。

一本六阶中级武技,名叫虎啸神剑;一本六阶高级武技,名叫四妖剑诀。

关晋介绍道:“叶小友,这两本武技偏向妖道,更适合妖兽修炼,人类修炼难免会被妖气侵体,你修炼之时,要千万小心。”

叶尘点头应是,好奇的问道:“关前辈,关家是否和妖族有些渊源?”

关一山从小和妖兽打交道,关家唯独的两本高等级剑法又和妖道有关,叶尘趁机询问心中的疑惑。

他之前问过关一山,但关一山对于关家了解不多,并不清楚。

关晋也没隐瞒,大大方方的介绍道:“我们关家体内流淌着一种妖兽的血脉,至于是什么妖兽,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了。我们关家的史料经过多次变故已经遗失得差不多,而现在关家体内所残存的妖兽血脉,也几乎是所剩无几。”

关晋的意思就是:关家乃是人族与妖兽结合的后代。

笑笑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关于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连续三日怒肝游戏猝死的吴信穿越了,但变成了流民,只能靠着官府救济过活。但值得安慰的是,那款游戏也跟着他穿越了,至少能让他在闲暇之余,找找乐子。
九九九八
亲妈二嫁豪门,我多了四个哥哥
亲妈二嫁豪门,我多了四个哥哥
【豪门团宠+轻松愉悦+好运+暴富+爽文】【搞笑美人实则八百个心眼女主x老阴比总裁大哥x儒雅精明二哥x拧巴顶流三哥x臭味相投四哥】亲妈是个女海王,有天她带俞桐去见了个男人,“女儿,我要再婚了,你沈叔叔很
佚名
二婚女总裁后,前妻哭着求复合
二婚女总裁后,前妻哭着求复合
“你不要怪我,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继续勉强下去,没有任何意义。”“我知道。”结婚三年,他离婚了,原因是妻子不看好他,并且妻子觉得他和她相差甚远。靠妻子不知道的是,他是百年难遇的极品天师,是超出任何
佚名
仕途争锋,步步高升从秘书开始
仕途争锋,步步高升从秘书开始
朱长峰从军队转业踏入官场,遭遇了明枪暗箭,也有旖旎柔情,看似风平浪静的官场实则步步杀机,陷阱遍布,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翌日登基
重回高三,这一次我要权势滔天
重回高三,这一次我要权势滔天
李尘重生了,这一次,他发誓只搞钱,绝不再当恋爱脑。前世高考前夕,跟喜欢了一个青春的校花表白,结果以“学业紧张,等上大学了我们再谈好不好?”为由拒绝。可上大学后,她却跟富二代从宾馆走出来,那一刻,李尘彻
长安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