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就被李世民率重兵包围

第36章 魏征其实算是个好人(2/5)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6章 魏征其实算是个好人

“启禀圣上,臣御史魏征进言,圣上是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而正是因为是天下臣民万物之主,圣上的责任十分重大,一言一行应当时刻注意。

臣蒙受国恩,宁可直言得罪圣上,也不愿说假话。现在离天下大治还很远,正是应当励精图治之时。

圣上应当要立志有所作为,怎么能放纵自己贪图享乐,而不上朝去处理朝政,若是长此以往,肯定会纲纪松懈败坏,那样会导致天下官吏贪污成风,民不聊生,必定会引发民乱。

陛下应当防微杜渐,勤理朝政,亲近贤臣,远离小人。

因此,臣弹劾迪县男大逆不道,不遵礼仪,蔑视圣上,又妖言惑众,蛊惑圣上,当剥夺其爵,发有司问罪。”

迪夫有些目瞪口呆,才刚刚吃了我的,然后放下筷子立马就去告状,这就是典型的吃干净了,抹了嘴就翻脸不认人?

更何怳你这都还没吃干净,那杯里最少还有半滴的牛奶呢。

但李二知道,虽然弹劾的是迪夫,但实际上却和迪夫没有关系,换了任何一个别的人,一样是会被弹劾的。

但这两人,偏袒谁都不好,谁都不能去驳斥。

“魏爱卿一番肺腑之言,朕是倍感欣慰,国家能有魏爱卿这样的敢于直言的忠义之士,实在是国家之幸啊,何愁国家不兴盛啊。爱卿请坐下。”

说着,亲自起身,拉着魏征入座坐下,然后接着说。

“爱卿所说的,朕也自知责任重大,一刻都不敢忘记,所以才四处寻访贤能之士,希望他们能助朕一臂之力,治理天下,实现天下大治。

只是朕的志向不止于此,《礼记》中的,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才是朕的志向。”

“那圣上就更应当亲近贤能,而远离小人了。”

“那何为贤能?又何为小人?”

“臣按着圣上予以的职能行劝谏之事,判断是否贤能不是我的职责,应当由朝中诸位相公来判决。但不论如何,这都不是圣上不上早朝的理由。”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自然是信得过朝中的诸位贤能,相信他们能处理好政事,并能向朝中举荐贤才,朕也是应该每日按时早朝。”

魏征听着,绷着的脸才稍稍有些缓解,但李二笑着说出的下一句话,又立马重新绷紧了起来。

“迪兄,茶好了没?”

“马上就好。”

“臣曾听闻,天子无私事,即便是私底下,也应当遵循礼仪,岂能如此失礼。”

李二有些头疼。

迪夫却有些忍不住了,你这话虽然是冲李二说的,但看着我干嘛?

“魏御史你好啊,这我得有几句话要说的了,你匆匆的闯进了我的庄子,却没有递拜帖,这是不是更失礼?”

“我来是为了公事,又不是来拜访迪县男你,何须拜帖?”

“既然是你为了公事而不是来拜访我的,那么你私受贿赂又怎么说?”

“圣上在前,迪县男莫要血口喷人,犯了欺君之罪!”

闲潭蜉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出马仙的自述
出马仙的自述
关于出马仙的自述:架起鼓来抡起鞭,浑身一颤出了山,张口就把人言吐,我是魔怔李小仙儿!自打出生以来,厄运一路眷顾着我,三番五次差点让我死掉。为了抵抗命运的安排,我信过主,念过经,批发市场打过工。可老天却和我开了天大的玩笑,让我屡遭不幸,最后让我变得魔魔又怔怔,为了好病我只能四处寻医问药,最后在大仙儿的帮助下,成为一名出马弟子。(本故事由真实事件改编,无爽文,无男主,请理性阅读。)
小狐初心
妻主在上,柔弱质子红眼求恩宠
妻主在上,柔弱质子红眼求恩宠
关于妻主在上,柔弱质子红眼求恩宠:太女殿下从小宠到大的小质子竟然背叛了她,小质子联合她的大皇姐诬陷她造反,还回到母国来攻打她。太女殿下怒了,她带兵打退东萧国,顺便将不听话的小狼崽带回来做侍君。新婚夜,小狼崽只穿一层薄纱,像狗一般爬到她的脚下,强颜欢笑:“姐姐!”“啪!”太女殿下一掌掴在他的脸上。“姐姐?凭你也配?”世人都言东萧国三皇子季墨玉温润如玉,举世无双。却不知,若没她的袒护,他一个别国质子
樱桃迷你丸
后浪
后浪
人生如戏,命运如此。 心有百姓,大公无私。 厉元朗身处错综复杂的情势下,披荆斩棘,迎难而上,谱写一曲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旖旎小哥
快穿之我家宿主又作妖了
快穿之我家宿主又作妖了
在末世死后,程春丫被系统绑定,穿进一个又一个小世界,而且还被规定不能随便改变人设。 比如目不识丁一下变得学识渊博。 比如软弱无能一下变得泼辣无比。 程春丫:这就有点太影响她的发挥了。 毕竟她每次穿的人物都有点惨。 什么渣男,什么极品家人,那可真是要什么有什么。 没有更渣更极品的,只有最渣最极品的。 唉!幸亏她有隐身异能,不然还真难搞。 七十年代悲惨人物 六年代不甘人物 五十年代悲剧人物 七十年代
康红
包公探案
包公探案
关于包公探案:宋仁宗年间,包拯任开封府府尹,公孙策、展昭、艾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追随在侧,且看他们如何抽丝剥茧,破获一个个案件,还大宋朝一个朗朗乾坤。
是小小的确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