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身上位,谁把黄袍披本王身上了?
- 姜辰穿越大梁国十六皇子的替身,为了模仿加深人设,姜辰只能含泪日日勾栏听曲。姜辰一心只想逃离京城,外出就藩。奈何天不遂人愿。打了兄弟,梁皇直夸打得好。接了解决流民重任,天天摆烂,结果惨遭身边人背刺,梁皇直夸有本事。正逢大梁北面匈奴来犯。满朝文武无一人敢战。为了被外派,姜辰不惜得罪所有人,直言:“此殿内,凡是擅议和谈者,当斩!”激进派以为自己已经够激进了,但没想到跟姜辰比,自己竟是保守派。最终姜辰还
- 兔叽先森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40章 回归出海
再加上有系统的辅助,珍珠养殖手册中也提到沙粒的作用,可以用来培育珍珠是有可能成功的,只是对环境要求相对苛刻一些。
但这里是古代,环境未受污染,她相信即便植入沙粒,也能培育出珍珠,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此外,每只贝类内植入的沙粒数量在两颗到十二颗之间,根据贝壳或螺的大小来决定。一般贝类都是六颗以内,只有螺的数量会多一些。
因为渔苗怕失败,所以螺类的珠核放的多,毕竟在现代都没有从螺类养殖珍珠的技术,只有天然形成的,所以,渔苗没打算螺类产珍珠能一次性成功,她更多的是在做试验。
植入沙粒或珍珠时,要植入到贝壳内某一部位,产生的珍珠质是形成珍珠的关键。
在古代,没有现代的高科技设备,受条件限制,珍珠养殖无法像现代那样顺利进行。
但也正因如此,渔苗发现了其它的方法。
虽然植入沙粒有很大的失败风险,但也有一半成功的可能,所以渔苗决定尝试一下。
而且,珍珠养殖作坊里已经有一批植入了沙粒的珍珠贝和螺类,准备投放到小梅沙中养殖。
珍珠养殖本就存在一定风险,如果连这点失败都无法承受,那这珍珠养殖场也就没必要办下去了。
渔苗就是想通过不断试验,找到最适合当下的珍珠养殖方法。
对于小梅沙这片水域,渔苗充满信心,这里的水域状况堪称最好的养殖环境,而良好的水域环境是珍珠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今天下放了多少珍珠贝?”渔苗问道。
“下了不少呢,从早上到现在就没停过。”一位大叔用扁担挑着用特制地渔网装着的母贝准备放入海中。
这渔网是专门专门用来装经过处理后的珍珠贝的器具。
这些珍珠贝都已经“动过手术”,也就是植入了沙粒或珍珠,正准备投放到海域中养殖。
此时,大叔正挑着它们往小梅沙岸边走去。
“那数量应该不少,要是累了就适当休息,这活儿也不着急,一两天肯定干不完。”渔苗关心地说道。
“哎,知道了,这活儿不累,你放心吧。”大叔笑呵呵地说着,脚步不停,已经走到了前面。
经过渔苗身边的人都会跟她打声招呼,不过大家脚步匆匆,有事在忙,也不会过多停留。
渔苗有时看到相熟的人,也会过去询问几句,了解一下大致情况。
看到小梅沙珍珠养殖场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渔苗心里很是欣慰。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余文怀那边开始陆续准备三书六礼,女方这边的嫁妆,方桂英和渔成海也十分重视,大家都各自忙碌着。
等余文怀去私塾之后,渔苗彻底放下了小梅沙珍珠养殖场的建设工作,便带着馒头他们出海去了。
“老大,咱们终于能出海了!这好几天没出海,我在家都坐不住了,浑身难受,我爹看我这样,唠叨个不停,要不是我现在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非得踹我屁股不可。”馒头满脸笑容地走过来,手中提了不少东西。
听说今天能出海,馒头兴奋极了,一大早就去买好了东西,没想到渔苗比他来得还早。
渔苗笑着说:“这才休息几天啊,你们就待不住了?要是多休息几天,你们不得哭着喊着要罢工啊。我才刚到呢,什么都还没买,你就买了这么多东西。”
渔苗看着馒头,心里也挺想念这些日子没见的伙伴们。
现在这些跟着她的船工,虽说身份是船工,但实际上都已经有了不少积蓄。
他们虽然比不上那些富商,但也算是小有存银,而且还能吃苦耐劳,保持着渔民的本质。
有渔苗和渔银、渔天正等人带头互相监督,大家自然不会出现偷奸耍滑、奢侈浪费的情况。
“我就是随便买了点,够咱们在船上吃就行,我先去检查船。”馒头摆摆手说。
“不用检查了,我和老葛他们已经检查过了,没问题。”陈大江说道。
大家闲聊了几句之后,便开始准备扬帆起航。
这次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之前出海,渔苗虽然只参与了两天,但收获显著,鱼获量提升了不少,差点就恢复到原来捕捞海货的水准。
今天,他们就是奔着大货去的,因为过几天有拍卖会,大家得多弄些好货回来。
而且目前不仅缺少好货、大货,贝类和螺类也很紧缺,渔苗打算多捕捞一些。
珍珠养殖方面,不仅依靠渔苗出海捕捞,陈明珠也负责帮忙收购,各种贝类和螺类都是按照渔苗的要求收购回来,然后送往作坊。
有陈明珠这层关系在,对于这些贝类和螺类,大家倒是无需担心。
毕竟渔苗自己出海补货时也能捕捞到,这次渔苗打算前往之前的那个岛屿旁边,那边的贝类和螺类资源丰富,相信会有收获。
这次渔苗乘坐的是之前的大船,也就是和平舟 1号。
馒头和烧饼也回到了 1号船,三人来了一号船,那原来一号船的人就要派三人回到2号船。
最后确定2号船由渔天正、渔银带领,水立方也要求去 2号船,这样一来,两边的人数也就基本平衡,不过 2号船还是多了一人。
主要考虑到2号船上新手更多,便决定让 2号船多一人。
渔苗不管是在捕鱼时,还是在其它场合,非必要情况下,她不会使出自己的全部力气,所以她现在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道,和一个正常成年男子的水平相当。
就像上次和余文怀在后山打斗时一样,她能很好地掌控力道,而且很明显余文怀没有察觉。
金网也被拿到了 1号船,原本在 1号船上的网被直接挪到了 2号船,两边的网进行了调换。
其实不换也可以,但渔苗肯定是想要金网的,她在哪金网就在哪,万一遇到大货,金网的抗造能力强。
两张鱼网的功能大致相同,只是金网的容量更大一些,也更耐造一些,再大的鱼都不怕。
而且 2号船上的渔天正和渔银两人一有空就跟着陈大江学习驾船技术。
浊酒清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