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第5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7章

大概这就是为母则刚吧!

沈清棠不知道沈清柯转瞬间围着她有这么多念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若祖父还在,我怕还在沈家当个米虫。”

若是有的选,谁愿意当流放的罪民白手起家?

她更愿意当个混吃等死的咸鱼。

沈清棠说完上前去敲门。

旁边等着的人提醒他们:“还不到衙门办公的时辰。”

自古以来,都是百姓等衙门开门办公。

沈清棠朝那人笑笑:“谢谢婶儿,不过我不是来办事的,我们是来谢谢官差大人的。”

她话音刚落,门从里面打开。

一个衙役打扮的人站在门口,看见沈清棠的瞬间,脸上的不耐被微笑替代,“小娘子,要有公事你一刻钟再来。”

沈清棠微微朝衙役欠了欠身,“官爷,我和我家哥哥是特意过来跟你们道谢的。您贵人多忘事大概不记得一个多月前,我们也是刚从京城到北川,跟衙门赊欠了些银两和麦种。前几日刚刚还上。”

不管什么地方流放来的都是官家大户变贫民,但往往一年后还清债务的都不足一半,更别提会提前还钱。

衙门里的人自然对唯一提前还钱的沈家三房印象格外深。

开门的衙役 一脸恍然,语气又和善了几分,“是你们啊!”

沈清柯适时把装鱼的筐子提过来,“对,就是我们。感念县令仁慈和各位官差大哥帮衬,我和我家妹子给大家送点自己在溪水里捕的鱼。

鱼虽然不大,回去炖鱼汤或者干炸吃都可以,您别嫌弃!”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是送礼的人,衙役伸手来接,“给我吧!”

沈清柯手往后躲开,赶在衙役变脸前解释:“大哥,您一会儿还得当差,沾一手鱼腥味不好洗,这样我给您送进去放在院子里。”

沈清棠紧跟着掀开木箱,“我自己做了点儿香胰子和肥皂,用途跟澡豆差不多,想送给县令夫人,能不能一起进去?”

“你们倒是挺周到。”衙役把门缝拉开,抬手往里招了招,“跟我,进来吧!”

沈清柯先进,沈清棠跟在后面,临进门时,转头对外面等着的人道:“大家放心,咱们北川县官差都是好人。我们提前还上借衙门的钱,衙门都没收利息呢!”

衙役笑得牙不见眼,对外面排队的人夸沈清柯和沈清棠,“你们多跟他们学学,他们到咱们北川安家落户后,半个月就还清了衙门借的钱和种子。

咱们县太老爷为了鼓励他们,把一年的利钱都免了。”

流放过来都是什么人?

很多都是以前见过皇上的众臣,怎么会听不出衙役的言外之意?

纷纷夸奖县令。

“县太爷仁义!”

“县太爷治理有方!”

“荣幸成为县太爷辖下的子民!”

“……”

前头带头的衙役背都挺直了几分。

沈清柯朝沈清棠竖起拇指。

沈清棠笑了笑推着沈清柯往前走。

这大张旗鼓道谢送礼的办法,还是跟给医生送锦旗和圆珠笔的病患学的。

听说圆珠笔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头好,一箱圆珠笔就能让护士们对你展露笑容。

送锦旗也不能悄咪咪的送,要大张旗鼓的送,最好绕医院一圈那种。

写感谢信也一样,得先打12345,请对方转达。

听说效果比直接送一个数额不算大的红包好使。

沈清棠现在用的就是这一招,敲锣打鼓送谢礼。

显然效果也不错。

沈清柯把小鱼搬进去,放在廊下。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位面,女配上位众男沦陷
穿越位面,女配上位众男沦陷
她似乎注定是女配的命运,在不同小说的女配身上觉醒意识,进而调整那些不被欢迎的剧情,防止小说世界崩塌。她原本期望过好自己的生活,避免成为恶毒女配,然而当她不再爱男主后,男主却纠缠不休。第一个世界中,身为
佚名
重回2023:净身出户后,秒赚百亿!
重回2023:净身出户后,秒赚百亿!
前世,他是败类,赌徒,倾家荡产,妻离子散。重生后,他浪子回头,弥补妻女。拥有了未卜先知的记忆,利用信息差,掌控股市,操控地产,暴打全球资本。商业圈子,关于他,只有一句话:我无敌,你们随意。
牛胖
重生后,黑化反派的自救计划
重生后,黑化反派的自救计划
华夏最顶尖的私立医院,奢华的病房显得格外的冷清。偌大的病房内,除了病榻上的他,再无他人。叱咤风云数十载的枭雄,在人生最后的阶段,却是如此的孤独。【你可曾后悔过?】他:“后悔,可我终究,无法更改结局。”
佚名
无敌质子,归国惨遭万人嫌
无敌质子,归国惨遭万人嫌
【历史+架空+无敌质子+无敌爽+杀伐果断】大夏嫡长子十岁那年被派去北蛮为质,被秦乾穿越而来。凭借着他现代人的知识,以及过人的能力。在北蛮混的如鱼得水,帮着平定一统了北蛮,改革军队,兴水利,鼓励贸易,让
Summer晴空
快穿以后,我遇见了大明太孙
快穿以后,我遇见了大明太孙
他本是21世纪的一名失业青年,正在家中睡觉的他再次睁眼时,却看见了来自大明王朝的朱雄英。作为大明洪武皇帝的好大孙,朱雄英受尽万千宠爱。可惜年纪轻轻早早夭折,虽然两人第一次见面,但他对这位幼年皇孙有着十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