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人鱼助我承包整片大海

第187章 龙胆石斑(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87章 龙胆石斑

“这东西身体软软的,应该很滑溜吧,我想摸摸。”,李晓雨好奇。

“你真是不怕死,这玩意的牙齿堪比电锯,咬一口你的手指头就没了,你不想当警察了?”

“啊?这么可怕。”

李晓雨攥着手摇摇头,有些后怕。

岸边老刘继续拉地笼,这一网东西不多零零散散几个大螃蟹,捞到最后一个,他眼睛亮了。

“乖乖,地笼里还有条大个老虎斑啊。”

听说是老虎斑,老刘和老王一起拉上来,笼子里老虎斑至少有十斤重。

“我的天,这么大的老虎斑,他怎么进去的?”,老王想不通,笼子入口也不大啊。

“老刘,你是不是下去潜水塞进去了?”,老王不服。

对他们这些有钱人来说请客吃饭,花钱不算是事,争面子和容易才是最重要的,大鱼就是他们的尊严。

算了算老刘刚才的收获,除去这一尾大老虎斑,其他的也有两千块,这一尾老虎斑直接过万了。

明镜心里也讶然,这么大的老虎斑她自己也没碰过到过,真是命啊。

捞地笼要一直弯腰,老刘有腰间盘,捞了一会,便上岸直直腰,位置给明镜了。

“明镜,你真别说,你在的地方就是有好货,今天晚上别管谁赢了,我请客。”

老刘笑着掏出一包软塔山给男人们散烟,“来来来,别客气,这么大的鱼晚上我们好好庆祝一下。”

明镜叹口气,继续捞地笼,地笼刚出水面,所有人都惊叹的瞪大眼睛。

“哇塞,不是吧,黄唇鱼,三斤多的。”,老王诧异,惊得下巴都在颤抖。

“地笼里有黄唇鱼,说出去谁能信?”,老刘又惊又喜。

黄唇鱼光是那几克的嘴唇子都能卖到几千块钱,这一条有小臂长,那不得好几万啊?

明镜确实很平常,因为更大的她捞过了。

接下来的鱼全是鲶鱼和杂鱼,不怎么值钱。

最好吃的就是那一尾鲷鱼了,口感香甜,没有多少 鱼腥味。

地笼收的没剩几个,明镜又弄上来一筐螃蟹,一筐海虾和八爪鱼,龙趸和青石斑也抓到两条。

都在三四斤。

“明镜,我突然理解你了。”,李晓雨羡慕的说道。

放着一天挣一万的活不干,跑出去打工,谁这样干谁就是傻子,难怪明镜不肯去京市。

“明镜,我觉得你可以弄一个鱼塘,专门弄一些稀有物种的养殖,这样省时间也省力气。”

陆晨突然开口。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在哪弄,弄什么我还没想好,我现在的资本也不够用。”

养殖场和天然环境不同,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资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农场系统里也有鱼塘,可开一个就要几十万积分,除非明镜明天弄个龙涎香,不然要开到下辈子去。

所以这个暂时她不想。

陆晨和李晓雨家都有钱,要是说投资也不是不可,不过对一个想法投资他们还做不到。

知道他们的想法,明镜也没有蛊惑他们投资,毕竟她现在即便是有钱也干不起来这件事。

“大鱼!”,老王激动的指着海里的大鱼说道。

不处海底泛起一阵浪花,很明显是地笼里的大鱼作祟。

明镜记得那边是最后一个地笼,放着她特制的铁笼,这么大的水花,说是困住了一条鲨鱼她都信。

船开过去,明镜伸上想去扒拉笼子,水花太大了,溅了他一身水。

“爸,拿三条尼龙绳给我。”

“在船尾箱子里。”,明大海开船靠过去。

陆晨跑过去扒拉出一个巨粗的尼龙绳递给明镜。

爱吃软糖的萝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谁让他进砂隐的?
火影:谁让他进砂隐的?
“尊严只在苦无之上,真理只在忍术范围之内!”“我要做的,是整个忍界的大一统!”第三次忍界大战,砂隐村遭受重创,此后四代风影将全部希望寄于一尾暗杀计划即将失败,千云宿月出现阻止了我爱罗暴走,同时加入砂隐
浪心余念
分手当天,大佬弯腰给我提裙摆
分手当天,大佬弯腰给我提裙摆
【追妻火葬场+甜宠+替身+白月光+西装暴徒x明艳美人】沈棠给章泽珩当了十年完美替身。他爱白月光清纯,她便敛尽媚骨白裙不离身;他厌女人抛头露面,她就亲手折断自己钢琴首席的羽翼。直到他搂着归国白月光,当众
卡皮巴拉1号
说我是学渣,我转身报考顶尖大学
说我是学渣,我转身报考顶尖大学
秦朗重生到了一个比地球科技落后五十年的平行世界。十八岁时觉醒超科系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修仙不是仙
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
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
“好,那我就让你们看看,女人家带着孩子能不能活!”睁眼穿越洞房夜,一夜欢歌后,相公走了,连相公的面都没见到,还给她留下了两个拖油瓶。婆婆针对,极品挑事,竟将她和孩子赶出家门。没办法,她只好一边奶娃,一
佚名
军婚:冷漠丈夫怎么成宠妻狂魔了
军婚:冷漠丈夫怎么成宠妻狂魔了
上辈子,为了报恩我嫁给了他,一生都为他们这个家操劳。为公公捐肝,培养八个侄子侄女成才,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没想到他们一家对我极其苛待,公婆害我操劳过度终身不孕,八个侄子侄女在病床边拔我氧气管。再一睁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