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分家开始

第六十三章 清虚道院(3/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六十三章 清虚道院

学员当中,排名前十的学员,依次也有很大的权利。

一百名之内的学员,也有很多福利。

至于排名百名开外,那就是属于被统治阶层了,需要去校外积累实绩。

易钧在清虚道院混的风生水起。

那是因为他实力够强。

清虚道院内,一般的学员,被层层压迫之下,可能过的就比较凄惨了,申请研究经费不通过,各种费力不讨好的任务还会不断往你头上压。

你不服?

上级道院的论道可是能够出现死伤的。

没点实力,连拒绝的底气都没有。

凉亭的谈话,直到三天之后才结束。

一个个学生团体为了自己团体需要付出的义务和利益争的面红耳赤。

易钧作为主导者,倒是很少参与其中争辩。

因为他也有着代表帮他发声。

三天之后。

易钧的院子安静了下来。

只有他的团体葬剑会的几个心腹留了下来。

“会长,四大家族子弟肯定早就知道了我们的计划,他们现在是我们这一届的掌权者,被他们收入麾下的学员只会更多。”

“哼,除了南宫天元和太叔少俊两人,谁还有实力挑战会长,又不是混战,我们只需要将一部分能够挑战会长的人挡住,避免会长消耗太多,这一战就赢定了。”

“说的不错,一年前,会长的神通“剑葬诸天”收纳的仅仅只是法器。

这一年下来,会长已经将法器全部换成了法宝,到时候神通一出,南宫天元的“红莲深渊”必然挡不住。”

“没错,金属性修仙者,本就攻伐无双,就算南宫天元灵体强点,也必然不是会长的对手。

副会长多心了。”

易钧看向一开始说话的那个俊秀青年,

“秦兄可是听到了什么传闻?”

秦广民说道:

“我特意安排了我堂弟跟随闻人世家,就是为了收集他们四大世家的信息。

闻人明月,新生排名第六,诸位应该知道。”

易钧等人点点头。

一个名为孔少莉的女子更是说道:

“闻人明月,在女生排名仅在司马千慧之下,她的神通“碧海波涛”倒是出名。

出了名的垃圾。”

秦广民说道:

“据我堂弟说,这位闻人明月的神通,也达到了化实为虚的阶段了,明面上,除了南宫天元、太叔少俊和会长,她就是我们这一届第四位达到这一步的学员了。”

孔少莉不以为然,

“闻人明月是水属性,就算神通化实为虚,收纳一些灵水,也发挥不出多大威力。”

“如果她收纳的不仅仅只有灵水呢?”

易钧心中一动,

“闻人明月这段时间大肆打造战舰,你是说?”

“没错,她的神通应该能够将战舰炼入其中,虽然那些战舰不完美,但也比很多法宝强了。”

“也就是说,我需要击败南宫天元、太叔少俊和闻人明月三人,才能成为第一?”

易钧脸色严肃了起来。

道院内,每一年,都有“空间碎片”分配到每一届的学员当中。

类似空间碎片这种高级资源,一般只有议长才能有资格分配。

南宫天元已经得到了空间碎片,只是暂时还没能完成镇压,要是再拖一年,被他炼化空间碎片晋升炼气七层,成为炼气王者,易钧就没有一点把握能够战胜对方了。

“先去将消息打听清楚。”

竹杓小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风华首辅
红楼:风华首辅
【无系统智斗政斗日常】 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你只道私宅儿女痴情娇纵,谁知世事兴衰相联。 四大家族的兴衰定否?内忧外患的朝代亡否? 封侯拜相的道路退否?保境安民的梦想成否? 本是农家子,偶乘北冥风,舞弄长袖画笔墨,辗转豺狼中。 朗月照青松,晶花如梦露,六朝多少世家事,却道一场空。 少年的挚友,生死之交,终究因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理想,分道扬镳。 红楼梦,梦红楼,朱门绮户多来愁。 千古纵有多少事,
烟柳画桥
剑道之主
剑道之主
这是武道为尊的世界,强者可以上天入地,气吞山河,威震寰宇,无所不能! 少年秦浩,得神秘剑塔,一人一剑,以凡人之躯,战万界天骄,终成剑道之主!
佚名
龙尘叶知秋
龙尘叶知秋
是丹帝重生?是融合灵魂?被盗走灵根、灵血、灵骨的三无少年——龙尘,凭借着记忆中的炼丹神术,修行神秘功法九星霸体诀,拨开重重迷雾,解开惊天之局。 手掌天地乾坤,脚踏日月星辰,勾搭各色美女,镇压恶鬼邪神。 江湖传闻:龙尘一到,地吼天啸。龙尘一出,鬼泣神哭。
平凡魔术师
后妈养崽:太宠啦,老公萌娃黏着她
后妈养崽:太宠啦,老公萌娃黏着她
开局穿越肥妞,险些被父母嫁给瘸子?还好我有好眼光,马上给兵哥哥做贤内助。 三个熊孩子不服管,那看看我战斗力和温柔力。 婆家吸血我们家?没门,直接分家带着孩子们从啃窝窝头一跃顿顿有肉。 我个后妈做成这样够好了吧,但你个死男人怎么还不领情?天天要我给你生小孩?熊孩子们还附和? 从此我肥妞摇身一变有钱有闲的大美人,之前嘲笑我的都不吭气了,老公孩子个个宠我,做个人生赢家爽歪歪!
佚名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