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 349章 南北方谁比较冷
看完了李清照这波澜起伏的一生,刘晓希也点开了下一个视频。
只希望这位千古第一才女这一世能顺利了。
{驻村书记为了推广农产品,穿着行政夹克直播跳舞带货,全部收益都用来助农,自己一分不留}
镜头里,只见一个年轻小伙冲着镜头扭扭跳跳,甚至随着不同的歌曲切换舞蹈动作,有妖娆的、有劲爆十足的,给祖辈们都给看呆了。
要不是看到标题的内容,只怕老祖宗们都要痛心疾首,毕竟任谁看到一个健壮的大小伙扭来扭去的,都想要直戳双目,在吐槽一句世风日下啊。
古代官场上的老油条们,看得龇牙咧嘴,而初入官场的萌新们,或纠结、或皱眉,他们应该不用这样干吗?
尤其是秦朝新上任的新官们,这奔赴各地,政绩可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一些人看着光幕一番深思熟虑,或许为了前途,他们也可以在地方上拼了?
帝王们忍着眼睛的不适应,其实对这娃的感观还是很不错的,这‘放飞自我扭来扭去,’出发点是好的。
即便是刘彻都很有好感,“虽然动作是滑稽了点,可是有用啊。”
说着还不免看了眼自家的这些个臣子们,只差没说瞧瞧别人、再看看你们。
元光年间的大臣们:
主父偃:
东方朔:他该说什么
卫青看大家都不说话,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桑弘羊也当没听到,关他什么事,他就一个管账的。
还是张骞打破了安静,“陛下,本次出征大漠,可否让微臣一起?”
想想曾被匈奴关了那么多年,这仇大了,张骞当然想去亲自报仇。
刘彻从大臣们身上收回了目光,“可,正好这次来个出其不意,这么多年,朕一忍再忍,终于可以攻势作战,兵分四路,从代郡、上谷、云中、雁门朕要让匈奴人好好尝尝火药的威力。”
说着刘彻又看向卫青,“这次卫青也去,多积累些实战经验。”
“微臣领旨。”卫青是既紧张又激动,功与名这次,他来了。
桑弘羊虽然心疼钱,但现在可是大汉的关键一战,他自然不可能舍不得。
和汉武帝这边的忙碌不同。
各朝的老百姓们,此刻还在谈论视频里的村官,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一心为百姓的官,只感觉格外亲切,不仅不娘气,嘴里恨不得一顿夸。
“这孩子可真不错,懂事又有能力。”
“唉,要不是光幕,俺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为百姓做主的,这小伙子不错。”
刘晓希默默点开下一个内容,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对没有同时在南北方待过的人而言,是很难理解对面有多冷。
{南北方的冬天,谁更冷}
老祖宗们虽然不知道为何有此一问,但大部分人的说法是差不多的,都觉得自己待的地方冷。
生活在古代的老百姓们基本上是没条件到处跑的,所以也想象不到其他地方有多温暖或是多寒冷。
尤其是北方老百姓一说到冬天可有的吐槽了,要是不做好保暖,都是冻死人的程度。
有机会走南闯北的行商、读书人、乃至到各地做官的官员们,他们的见识相对多一些,这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说起来,华夏历史上的气候并非是一成不变,尤其是在古代农耕文明,高度依赖气候条件。
根据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骸来看,在五千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处在温暖湿润的气候。
在浙省余姚河姆渡遗址,还有大象、犀牛这类动物遗骸出现,在5000年前长江流域的温度,和现在两广地区的温度差不多。
这种温暖的气候环境,即便是到了殷商时代都是存在的}
祖辈们心里都不免惊讶,这个结论还是大家第一次了解,一直以来,大家也没有注意后世的温度差别,但要是把几千年来的变化放在一起看,的确差别很大,瞬间所有人都有一种吸收了新知识的感觉。
当然现在老祖宗们也发现了考古的好处,瞧瞧这根据出土的东西就能推测过去的情况,的确是有用,这缺少文字记载时期,想知道当时的情况可不得想其他办法。
大禹默默裹紧自己的衣服,还是从后世买的军大衣,虽然说他们时代相比后世要温暖,但在他们看来冬天还是感觉蛮冷的,不过后世竟然比他们时代更冷,虽然没去后世体验一番,但光是想想都摇摇头。
{时间来到西周早期,气温在一二百年中有所下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气温有所缓和,据记载,在鲁地农业种植还可以一年两熟。
公元前1世纪时,冷空气来袭,导致黄河一带的温度下降。
公元8~9世纪,气温有所回暖,到了10~12世纪,气温又急剧转寒。
新玥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