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宋,女妖好多啊

第150章 独一无二的空军战术(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50章 独一无二的空军战术

实话说,这个阵仗,倒是真的让沂水君有些吃惊。

这一个队伍,除去他这位正牌的龙君不说,加上赵恒在内,足足有28位宗师级战力。

而且这才成亲两天,在气场巅峰卡了两年的沂水璇竟然就突破成了宗师,凝结了玄丹,属实让他吃惊。

他当龙君这么多年,麾下也才5个水系的妖王!

赵恒那掠夺敌人命源为丹的天赋神通,属实让人惊讶。

当然,沂水君的手下少,这其实也是朝廷的一种国策……护国真龙身为国师,本就位高权重,而且自身更是人间修为的顶点。

是不许大肆发展自己的私人势力的,更不许插手军中之事……这不仅是大宋,在每一个大国之间都是如此。

甚至于,护国真龙的后裔也不许与皇室通婚……不然衍变到最后,这天下到底是皇室的,还是真龙的?

所以在接亲的时候,沂水璇还特意问了赵恒一句,这是有缘由的。

总之,这么一支队伍,哪怕是放在军队之中,也绝对算得上是震撼!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就有说法:二十个宗师可敌龙君,而两百个纯修行者军队可以抵抗一位宗师。

所以换算下来,大概一支四五千人的纯修行者军队,就能与一位真龙抗衡了。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因为有着军阵的存在,成规模的大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体现。古往今来那些大军斩龙的,也应该要有这个质量才能做到。

而普通的大军之中,修行者所占的比例大概都在一成到两成左右。金兵精锐,修行者普遍达到三成,便已经天下无敌。

所以换算下来,一支三四万的大军,但凡里面的修行者高手密度不差,就可以应付真龙。

真龙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也差不多相当于三四万大军。

不过真龙是不会傻乎乎的和人类大军硬拼的,很多时候更是作为一种战略威慑。

这样看来,赵恒手里的这支妖王部队,要是用的好了,足以比拟五万大军,还是那种精锐,这自然让沂水君感到惊讶。

而且,这位活了那么多年的龙君,也真的是感慨万千。

大宋百年积弊,冗兵、冗官、冗吏。军队的素质真的没法说。

金兵围太原之战,金兵西路军五六万人围点打援,几十万宋兵一波波的冲上去,都被生生的打崩打溃。

更早些年,宋金合谋伐辽。金兵以两个万户凑起来的一万多骑兵将辽国最后一支成建制的两万大军给击溃,使得那批辽军只剩下四五千人逃出了战场。

结果宋军正好围住,派遣了两万全扎甲精锐前去捡漏,结果这两万重甲精锐居然被辽国那四五千残兵败将给轻松击败,打的溃不成军。

宋军之弱,简直匪夷所思。

从那以后天下人就都知道,金兵不可敌。乃至于一旦金兵兵临城下,各地守军纷纷不战而溃,弃城者不计其数。

宋军真的那么弱?

可是当年宋太祖领着十万宋军斩龙劈山、终结了五代十国之乱,厘定乾坤、划分江海的时候又怎么说?

那个年代,可是沂水君亲自经历过的!

只能说,时光飞逝,国势如此,眼见着百年来的文华制度最终变成了这个结果,委实让沂水君感慨不已。

……

且不说沂水君因为见了众多妖王气象而浮想联翩,为国势担忧,赵恒坐在鹰背上,却是操纵着无人机尽量将金雕们飞过的地方录制下来,好制作一份这个世界的大略地图。

一眼万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