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宁古塔后,我靠科举改换门庭

第78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78章

“就一些白菜,能挣多少钱?”

陈氏还要再打听,就被她男人拉走了。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王氏看向族长。

刚要说话,沈族长摆手。

“家里能挣钱也好,不过你家最近怕是要被人盯上了。”

沈族长说的没错,没几天迎客来的人就来沈家亲自谈生意。

这件事沈遇安不知道,他这会儿正在书院没日没夜看书呢。

最近杜夫子也不知怎么了,热情得过分,每天都给他开小灶。

后面沈家把这件事交给了孙掌柜处理,沈遇安知道的时候,已经处理好。

冬日来临前,沈家的菜卖光了。

这几个月发生了些事,沈家的菜到底还是被盯上了。

不过有沈氏一族在,加上刘氏也不是好惹的,期间抓到的那个二流子,让其家人赔了不少钱。

一时间也没人敢惹上沈家三房,大家都觉得白菜能挣几个子,但是被刘氏抓到,那可得出不老少钱呢。

说起这个,沈遇安在篱笆下种的植物,在其中也起不小的作用。

“娘,最近天气不好,不用再来永安县了。”

家里的菜早些时日已经卖完,但是刘氏因为他的原因,还是每日到永安县来。

“这不还没下雪,书院的饭菜哪有娘做的好。”刘氏笑呵呵地说着。

沈遇安接过食盒,“娘,”

沈遇安正了下神色,刘氏最后不情不愿的答应之后不再来县里。

沈遇安拎着食盒进去,庐舍内的人得知刘氏开春前都不再来,哀嚎出声。

“什么?伯母冬日都不再做菜送来了?早知道今天就出钱买菜了。”

李清泉感觉天都塌了。

他家里没那么富裕,和金子来他们不一样,每天都可以跟沈遇安买菜。

金子来见他叫的实在惨,“一起吃吧。”

李清泉没好意思吃,几人劝了之后,他提出分担些钱,大家分着吃。

十月下旬永安县便陆陆续续下雪。

沈遇安看着屋外的大雪出神。

这么大的雪,他娘肯定要扫雪,想到上次刘氏差点摔下来,沈遇安有些担忧。

年底大考之后,杜夫子找了个天气不错的日子给学子们放假。

刘氏过来接沈遇安,还给杜夫子送了两小坛子的豇豆。

“沈夫人,遇安很聪明,以他的聪慧,不出几年,定能榜上有名。”

杜夫子兴致勃勃地和刘氏说着科举的事,刘氏眨眼。

听不太懂。

杜夫子说了好一会儿,见刘氏眼里的清澈,反应过来,村里不识字的妇人,对科举之事不懂也正常。

“沈夫人不若回去和沈老夫人说一下遇安的事,早做准备,毕竟科举不是易事。”

杜夫子真诚地建议。

刘氏欲言又止。

沈遇安抬头看他娘,怎么了这是?

“我给遇安找了个账房的活计了,东家都答应了。”

杜夫子和沈遇安同时一震。

特别是沈遇安,他一直以来打算参加科举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刻苦读书。

结果他娘都给他找好活计了?

杜夫子比沈遇安还激动,“沈夫人,遇安的天赋不止如此啊,当账房太可惜了。”

杜夫子急得走来走去,想到之前见过的王氏,对方是个识字的。

“沈夫人,你让沈老夫人改日过来,我再和她仔细说说。”

刘氏见杜夫子着急的模样,挠头道:“活计这件事遇安他奶也知道。”

离开前,刘氏和他说了家里的情况。

和刘氏离开,沈遇安转头看向后面的杜夫子。

见杜夫子一脸天塌的模样,有些抱歉。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