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济吉特氏哲哲

第124章 出声(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24章 出声

似乎是不明白,为什么杜凌突然敢对自己发难。

“杜凌,你这是什么意思!”

莽古济被人制住,又气又急。

杜凌却是想开了,总是顾及那么多,那托古怎么办?

既然莽古济现在的后台那么多,不如直接动手。

这般想着,看着莽古济的眼神越发冰冷。

他刚刚确认过了,托古是接过客的。

呵呵,他都舍不得碰的人,倒是让莽古济找人得逞了。

这一刻,杜凌对莽古济连那丝丝的夫妻情义也没有了。

接过侍从准备的长鞭,狠狠的甩向了莽古济。

猝不及防的挨了一下,脸上火辣辣的刺痛感,让莽古济的眼角泛起了泪花。

绿篱本来以为只是做做样子,没想到杜凌竟然真的动手了。

在他要打第二下的时候,赶紧说道:

“杜凌,你在我的院子里做这样的事情,太不给我面子了吧?”

杜凌眼里没有半分火气,淡淡的看着绿篱。

在刚刚他以为绿篱只是知情,这会儿瞧着,倒像是绿篱在为莽古济做事一样。

只是他还没有查过,今日便放过他。

“绿篱,你应该庆幸我还没有查过你才是。”

杜凌的威胁之意溢于言表,瞬间,绿篱便噤了声。

眼看着杜凌又给了莽古济两下,冲着身上的衣裳去的。

不过两下,身上的肌肤露出了些许。

正是八月,清凉的衣裳经不住杜凌刻意的鞭打。

又是几下后,莽古济的肌肤若隐若现的,清晰可见的是红色斑驳的鞭痕。

莽古济此时已经倒是没有晕厥。

可是感知到身上疼痛带来的炙热和冷进骨头的寒意,莽古济恨不得直接晕死过去才好。

“住手!”

看着杜凌越发的没有顾忌,甚至让莽古济被许多人看到了不该看的地方。

一直在人群里看着的莽古尔泰出声了。

他怕自己再不说话,莽古济明天便是盛京城里名副其实的不洁之人了。

杜凌对莽古尔泰的声音还算是熟悉,听到声音后,没有再动手。

慢悠悠的收起了手里的长鞭,态度恭敬的问好:

“三贝勒安好。”

面对杜凌有礼的见礼,莽古尔泰心中郁结。

这条才是皇太极的狗,现在连他这个三贝勒都敢轻慢。

“杜凌,事情是不是过了一些?

莽古济再怎么说,也是你的福晋。”

杜凌心中嗤笑,合着莽古尔泰是一直看着的。

看到莽古济这样子了,才愿意出来。

自己在面对莽古济等人的为难时,就选择袖手旁观?

尽管心里很是不屑,杜凌面上维持的很好。

“三贝勒说的是,的确是我做的不好。”

莽古尔泰阴沉着脸,看了一眼态度良好,就是不松嘴放人的样子。

气的后槽牙磨了磨。

真是皇太极的好狗!

“杜凌,你就是这样敷衍本贝勒的?

莫不是以为在大汗那里有几分脸面,便可以将本贝勒的脸面放在脚下踩着?”

一连两个问题,恍若骤雨一样扑向杜凌。

杜凌此时此刻只有为托古报仇的痛快,自然是不将这些放在眼里。

又弯了弯腰,十分恭敬的说道:

“三贝勒说笑了,您可是和大汗一样有权力的人,哪里是我这个小人物能比拟的?”

听着杜凌自谦的话,莽古尔泰眼睛危险的眯了眯。

他知道,杜凌这是在试图用对付莽古济的话术对付自己。

幻影泾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之烽火燃血
抗战之烽火燃血
共和国特种兵莫凡穿越到惨烈的罗甸争夺战,在血肉磨坊中与一个个鲜活的前辈军人一起浴血杀敌。感受山河破碎之悲痛,决意舍生忘死,救国保家。从淞沪会战开始,带领中华热血男儿,杀倭寇,复河山。中华之威不可犯,侵略者血债血偿!
秃头小怪
修罗剑神王腾
修罗剑神王腾
少年天生至尊神脉,却因一颗善心坠落凡尘。滔天怨气激活神魔令,得神界无上霸主传承,十大太古凶兽真血淬体,于逆境中崛起!以凡人之躯,斗那漫天神佛,问那世间情谊斤两,道理几何?!既然神已无能为力,那就让魔来普度众生!
三寸寒芒
剑神至尊
剑神至尊
何谓无敌? 许多剑神穷其一生,都难以修炼出一种至强剑意,杨小天却修炼出了十五种! 百万年来,没有人能修炼出混元天命,杨小天却修炼出了十五条混元天命! 千万年来,没人能修炼出鸿蒙圣果,杨小天却修炼出了十五枚鸿蒙圣果! 亘古岁月,只有天地主宰才修炼出了永恒神体,杨小天却修炼出了永恒神体,混元天命神体,鸿蒙神体…… (已完本《黄龙真人异界游》、《天尊重生》、《无敌天下》等)
神见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一件小背心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古穿今+饥荒+囤货+基建+种田+疯狂购物】 【女主版】 中元节祭祖,没引来父母魂魄,却引来了一个古人,以金银换取粮食。 宋茯苓只当是场梦,不想第二日古人再次出现求取物资。 宋茯苓不厌其烦,却见对方奉上家当。 很好,懂得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 宋茯苓抽取部分佣金,权当一个搬运工,养活别人也养活自己。 然而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要想养活一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此宋茯苓开启古代基建模式。
莲香箬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