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寡妇后全村人瑟瑟发抖

第140章能要回粮食吗(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40章能要回粮食吗

虽然,她不觉得朱文景是个恋爱脑。

但是谈恋爱的时候,任何人都有不理智的时候。

更何况朱文景开窍晚,他从前就没喜欢过女人。

她还是有点担心的。

女人就是如此矛盾。

男人不爱自己时伤心难过,男人太爱自己心存忧虑。

朱文景淡笑,“没有,我怎么会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虽然我对你说过的话是真的。”

“让皇上知道你的存在,放松对我的警惕,一箭双雕,只会更有利于我们。”

“我担心的是,边境混乱,内忧外患,官匪勾结,更怕敌人的奸细收买我们的官员。”

姜巧巧瞬间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你怀疑苏大人勾结外邦,对大夏国不利?”

她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难怪,那个苏大人对你一点也不尊重,根本没把你个王爷放在眼里。”

“他就不怕,你一个不开心,举起长刀,一个郡守说杀就杀,还管那么多后果,反正皇上没那么容易杀死你。”

听着她有理有据的推论,朱文景惊讶之余,还有些收获。

是啊,他之前派人搜集了那么多资料,虽然没有抓到苏大人具体的把柄,但以他的判断,苏大人八成是跟西域人勾结了。

他从前也跟匈奴的奸细往来密切,只是没等他坐实罪名,苏大人就毁了证据。

狗改不了吃屎,他早该想到的。

“你是如何觉得,皇上没那么容易杀死我的?”

“曾经年少有为的将军,这些年吃了苦长了教训,总不可能真的将自己的脑袋,交给皇上来处置吧。”

“我觉得,你肯定掌握了皇上的某些把柄,不然他何至于将你困在这里,完全可以直接杀掉你,免得夜长梦多。”

朱文景浑身一震,脑海中忽然一道闪电劈开。

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等赶到乡里时,他们发现那些官兵又在欺负老百姓。

官府的院子外面,哭声一片。

都是被多收粮食的老百姓。

看着穿得破破烂烂,坐在墙根下哭得无力的庄稼人,姜巧巧的心狠狠地酸疼。

朝代更迭,时代变迁,最穷最难过的,还是底层人民。

底层人民的辛酸,谁又能懂。

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又岂能共情于底层人的疾苦。

两世为人,她都是最穷最不起眼的庄稼人,她很清楚,这群被欺凌的老百姓,能够哭得这么厉害,代表他们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粮食就是他们的命,若不是命没了,若不是他们还有挣扎的余地,他们也不至于浪费半日的时间,在这里虚耗。

“姜巧巧!”

“是姜巧巧,她又来了!”

“是那个跟官爷吵起来的女人吗?”

“是,是啊,她身边男人是谁,看穿着像是当官的,他能替我们做主吗?”

“既然来了,去求他不就知道了。”

一群人看到姜巧巧,仿佛看到了希望,议论着向她跑了过来。

其中,她看到了张亭长和李婶儿。

“巧巧,这位公子能替我们要回粮食吗?”李婶儿握住姜巧巧的手,声泪俱下,“他们足足多收了三斗粮食,那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还有来年的种子啊。”

秋水墨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拔剑百年,下山即无敌
拔剑百年,下山即无敌
师尊说,要练剑先拔剑,一拔拔了一辈子。 周游说,我要当个真正的男人,坚决不用右手。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招鲜竟然真的可以吃遍天。 随着那一天的拔剑,他隐隐约约的察觉到…… 自己拔剑的速度确实挺快的。
夏日蝉鸣
大梦一场后,我找到了真爱
大梦一场后,我找到了真爱
大小姐未与下乡知青私定终身时,梦中预见悲惨未来:知青云骗婚夺玉,家破人亡。 惊醒后,她察觉身体异样,果断放弃知青,奔向帅气邻居家。 面对邻居,她勇敢许下承诺:“我……我会对你负责的。” 一场由梦引发的情缘,让她在军婚团宠中找到了真爱,开启了宠妻宠夫、日常温馨的幸福生活,远离了昔日痴恋的阴霾。
佚名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神武帝国臭名昭著的痴傻丑女,与人“苟且”,生下野孩子。未婚夫成亲之日,身穿喜袍从城墙跳下,为情而死。美眸初睁,来自21世纪的古武门主将掀起血雨腥风,一雪前耻!废物?素手撼帝国,乾坤足下踏!痴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外。野孩子?帝尊之子,天皇血脉,放眼八荒谁敢放肆?“娘亲,外面有个俊俏的大哥哥,说是我的爹爹。”“让他带着钱到后面排队去。”某日,帝尊大人邪魅一笑: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我死了?
佚名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