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编白话版

第150章 杜撰芙蓉诔(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50章 杜撰芙蓉诔

且说两个尼姑领了芳官等去后,王夫人就往贾母那儿去请安。见贾母心情不错,王夫人便趁机说道:“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到头,病就没断过。我瞅着她比别的丫头格外淘气,还懒,前儿又病了十几天,找大夫来看,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紧让她出去了。就算养好了,也不用叫她再进来,赏给她家,让她配人去算了。还有那几个学戏的女孩子,我也做主放出去了。一来呢,她们都会唱戏,嘴里没个轻重,净胡说八道,姑娘们听了哪成啊?二来,她们唱了这么久戏,放了她们也是应该的。再说丫头本来就多,要是觉得不够使,再挑几个进来也一样。”贾母听了,点了点头说:“这倒是正理,我也正这么寻思呢。不过晴雯那丫头我看挺好的呀,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我是觉得这些丫头里,论模样、爽利劲儿、言谈、针线活儿,好多都比不上她,本想着以后就她能好好伺候宝玉呢。谁知道变了。”王夫人笑着说:“老太太您挑中的人原本是不错。可也许她没那个福分,所以才得了这病。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难免有点小脾气。老太太您啥没经历过呀。其实三年前我就开始留意这事儿了。一开始就看中了她,然后就一直留意着。冷眼瞧着,她各方面是比别人强,就是不太稳重。要说稳重懂事,那袭人当属第一。虽说有贤妻美妾的说法,可还是性情和顺、举止稳重的更好些。虽说袭人模样比晴雯稍微差那么一点儿,可放在屋里,那也算是一二等的了。而且她做事大方,心地老实,这几年,从来没顺着宝玉胡闹过。但凡宝玉瞎折腾得厉害,她都是拼命劝阻。所以我考察了两年,觉得一点没错,就悄悄把她的丫头月分钱停了,从我的月例银子里拿出二两给她。就是为了让她自己心里有数,更加小心谨慎,好好学着。之所以不明说,一是宝玉年纪还小,老爷要是知道了,又该说耽误读书了;二是宝玉要是知道自己身边的人被特殊对待,可能就不敢听她劝,反倒更任性了。所以直到今天才跟老太太您说。”贾母听了,笑着说:“原来是这样,这么做更好。袭人打小就不怎么爱说话,我还说她是个没嘴的葫芦呢。既然你这么了解她,肯定不会有大错。而且你不跟宝玉明说这主意不错。咱们大家也别再提这事儿了,心里知道就行。我可知道宝玉将来是个不听妻妾劝的主儿。我也想不明白,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倒也罢了,就是他跟丫头们好得过分,这真让人难懂。我就为这事儿担心,时不时地冷眼观察他。只看到他和丫头们闹,我就寻思是不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之事了,所以才爱跟她们亲近。可仔细一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难道这孩子是丫头投错胎了?”说着,大家都笑了。王夫人又回禀了今天贾政如何夸奖宝玉,又怎么带他们出去逛的事儿,贾母听了,更加高兴了。

没过多久,迎春打扮好了前来告辞。凤姐也来请安,伺候贾母吃过早饭,又说笑了一阵儿。贾母歇晌后,王夫人就把凤姐叫过来,问她丸药配好了没。凤姐儿说:“还没呢,现在还吃着汤药。太太您放心,我已经好多了。”王夫人看她精神恢复得跟以前差不多了,也就信了。接着就把撵走晴雯等人的事儿告诉了她,又说:“宝丫头怎么私自回家睡了,你们都不知道?我前儿顺路都查了查。谁知道兰小子新进来的那个奶子特别妖里妖气的,我可不喜欢。我也跟你嫂子说了,不行就叫她走人。再说兰小子也大了,用不着奶子了。我还问你大嫂子:‘宝丫头出去,难道你也不知道?’她说是告诉她了,就住个两三天,等她姨妈好了就回来。她姨妈其实也没什么大病,不过就是咳嗽、腰疼,每年都这样。她这回去肯定有原因,会不会是有人得罪她了?那孩子心思重,亲戚们住在一起,可别得罪了人,那就不好了。”凤姐笑着说:“谁能得罪她呀?况且她天天在园子里,左右不过是和那些姐妹们在一起。”王夫人说:“会不会是宝玉有嘴无心,傻了吧唧的,从来没个忌讳,一高兴就信口胡说?”凤姐笑道:“太太您这是太操心了。要说他出去干正事儿、说正经话,那确实像个傻子,可要是在这些姐妹跟前,甚至大小丫头们跟前,他最懂得谦让,生怕得罪人,根本不可能有人恼他。我想薛妹妹这次回去,肯定是因为前儿搜检丫头们东西的事儿。她自然是信不过园子里的人,才会搜检。她又是亲戚,园子里还有她的丫头婆子,我们又不好去搜检她的,怕她多心,所以她才多了这份心思,自己回避了。这也是应该避嫌的。”

王夫人听了觉得这话有道理,自己低头想了想,就派人去请宝钗来,把前儿的事儿解释清楚,好打消她的疑虑,又让她照旧回来住。宝钗笑着说:“我本来早就想出去了,只是姨娘您有好多大事要忙,所以没好意思来说。正巧前儿我妈又不舒服了,家里两个能靠得住的女人也病着,我就趁机出去了。姨娘今天既然都知道了,我正好把道理讲清楚,就从今天起辞了,好搬东西。”王夫人和凤姐都笑着说:“你也太固执了。还是正经搬回来住才对,别为了这点小事就疏远了亲戚。”宝钗笑着说:“您这话可就误会了,我真不是因为什么事儿才出去的。一是我妈最近精神比以前差多了,而且晚上连个能依靠的人都没有,总共就我一个。二是我哥哥眼看就要娶嫂子了,好多针线活计,还有家里要用的各种器皿,都还没准备齐全,我得帮着我妈去料理料理。姨妈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事,我可没撒谎。三是自从我在园子里住,东南边那个小角门就一直开着,本来是为了我进出方便,可保不准有人为了图省路也从那儿走,又没人检查,要是从那儿出了什么事儿,那不就两边都不好看了。而且我进园子里住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前几年大家年纪都小,家里也没事,有在外面的,不如进来姐妹们一起,做做针线,玩玩闹闹,比在外面干坐着强。现在大家都长大了,也都各有各的事儿。再说姨娘您这边这几年老是碰到不顺心的事儿,那园子又太大,一时照顾不过来,都有关系,少几个人,也能少操点心。所以今天我不但执意要走,还得劝姨娘您能减的就减点儿,也不算失了大家的体统。您也知道我们家以前的情况,难道我们以前也是这么冷冷清清的?”凤姐听了这话,就对王夫人笑着说:“这话在理,就别勉强了。”王夫人点了点头说:“我也没什么好说的,那就随你便吧。”

正说着呢,宝玉他们回来了,说他父亲还没散场,“怕天黑了,所以先让我们回来了。”王夫人忙问:“今天有没有出丑?”宝玉笑着说:“不但没出丑,还得了好多东西呢。”接着,就有老婆子们从二门上小厮手里接过东西来。王夫人一看,有扇子三把,扇坠三个,笔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绦环三个。宝玉说:“这是梅翰林送的,那是杨侍郎送的,这是李员外送的,每人一份。”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旃檀香小护身佛说:“这是庆国公单独给我的。”王夫人又问都有哪些人在席,作了什么诗词等等,然后只拿着宝玉那一份,带着宝玉、贾兰、贾环去见贾母。贾母看了,喜欢得不得了,免不了又问了些话。可宝玉心里一直惦记着晴雯,回答完话后,就说骑马颠得骨头疼。贾母便说:“快回房去换了衣服,活动活动就好了,不许睡倒。”宝玉听了,就急忙进园子里去了。

这时候麝月和秋纹已经带着两个丫头在等着了,见宝玉辞别贾母出来,秋纹就把笔墨拿起来,跟着宝玉进园。宝玉嘴里一个劲儿地说“好热”,一边走,一边摘帽子、解衣带,把外面的大衣服都脱下来让麝月拿着,只穿着一件松花绫子夹袄,里面露出大红裤子来。秋纹见这条红裤是晴雯做的针线活,就感叹道:“这条裤子以后收起来吧,真是东西在人没了。”麝月也笑着说:“这是晴雯的针线。”又叹了口气说:“真是物是人非啊!”秋纹拉了麝月一把,笑着说:“这裤子配上松花色袄儿,石青靴子,更显得宝玉这靛青的头,雪白的脸了。”宝玉在前面假装没听见,又走了两步,就停下来说:“我想走走,这可怎么办?”麝月说:“大白天的,怕什么?还怕把你丢了不成!”然后让两个小丫头跟着,“我们把这些东西送回去就来。”宝玉说:“好姐姐,等我一会儿再去。”麝月说:“我们去去就来。两个人手里都拿着东西,倒像摆执事的,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像什么样子。”宝玉一听,正合心意,就放她们走了。

宝玉带着两个小丫头走到一块石头后面,也没干什么,就问她们:“我不在的时候,你袭人姐姐派人去看晴雯姐姐了吗?”一个小丫头回答说:“打发宋妈妈去看了。”宝玉问:“回来说什么了?”小丫头说:“回来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天早上就闭了眼,不说话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有喘气的份儿了。”宝玉忙问:“一夜叫的是谁?”小丫头说:“一夜叫的是娘。”宝玉擦了擦眼泪说:“还叫谁了?”小丫头说:“没听见叫别人。”宝玉说:“你糊涂,肯定没听清楚。”旁边另一个小丫头最机灵,听宝玉这么说,就上来说:“她确实糊涂。”又对宝玉说:“不但我听得真切,我还偷偷去看了呢。”宝玉忙问:“你怎么又亲自去看了?”小丫头说:“我想着晴雯姐姐平时和别人不一样,对我们可好了。现在她受了委屈被赶出去,我们又没别的办法救她,就亲自去看看,也不枉她平时疼我们一场。就算有人知道了告诉太太,打我们一顿,我们也愿意。所以我拼着挨顿打,偷偷下去瞧了瞧。谁知道她平时那么聪明,到死都没变。她想着那些俗人没法说话,就只闭眼养神,见我去了就睁开眼,拉着我的手问:‘宝玉去哪儿了?’我告诉她实情。她叹了口气说:‘不能见了。’我就说:‘姐姐为什么不等他回来见一面,这样不就两厢情愿了吗?’她就笑着说:‘你们还不知道。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了一位花神,玉皇大帝命令我去当。我今天未正二刻上任管花,宝玉要到未正三刻才到家,就差那么一会儿,见不着了。世上凡是该死的人,阎王派小鬼来勾魂。要是想拖延一会儿,只要烧点纸钱,浇点浆饭,那鬼就只顾抢钱去了,该死的人就能多活一会儿。我这是天上的神仙来召请,哪能拖延时间!’我听了这话,不太相信,等进屋里看时辰表的时候,果然未正二刻她咽了气,正三刻就有人来叫我们,说你来了。这时间都对上了。”宝玉忙说:“你不识字看书,所以不知道。这原来是有的,不但花有花神,一种花有一位神,还有总花神呢。但不知道她是去当总花神了,还是只管一种花的神?”这丫头一时编不出来。正好这是八月,园子里池上的芙蓉正开着。这丫头就见景生情,忙回答说:“我也问她是管什么花的神,说以后好供奉她。她就说:‘天机不可泄漏。你既然这么虔诚,我只告诉你,你只能告诉宝玉一个人。除了他,要是泄露了天机,五雷就要轰顶。’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专管芙蓉花的。”宝玉听了这话,不但不觉得奇怪,还转悲为喜,指着芙蓉笑着说:“这花也得有她这样的人去管。我就料想她那样的人肯定能有一番作为。虽然她超脱了苦海,以后不能相见,也难免伤心思念。”又想:“虽然临终没见着,现在去她灵前拜一拜,也算是尽了这五六年的情谊。”

宝玉想着就急忙回到屋里,又重新穿戴好,只说去看黛玉,就一个人出了园子,往上次的地方去,以为晴雯的灵柩停在那儿。谁知道她哥嫂见她一咽气就报了上去,想早点拿到几两发送的例银。王夫人知道后,就赏了十两烧埋银子,又命令:“马上送到外面烧化了。得女儿痨死的,千万不能留!”她哥嫂拿了银子,就雇了人来入殓,抬到城外化人场去了。剩下的衣服、鞋子、簪子、耳环,大概值三四百金,她兄嫂自己收起来留作以后用。两人锁上门,一起送殡去了,还没回来。宝玉扑了个空。

宝玉在那儿站了半天,没办法,只好又回到园子里。回到屋里,觉得特别没意思,就顺路去找黛玉。偏偏黛玉不在屋里,问丫鬟们,丫鬟们说:“去宝姑娘那儿了。”宝玉又到蘅芜苑,只见里面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屋里的东西都搬得差不多了,不禁大吃一惊。忽然看见一个老婆子走过来,宝玉忙问是怎么回事。老婆子说:“宝姑娘出去了。这儿交给我们看着,还没搬完呢。我们帮着送了些东西去,马上就完了。你老人家请出去吧,让我们扫扫灰尘也好,以后你老人家也不用往这儿跑了。”宝玉听了,愣了半天,看着院子里的香藤异蔓,还是那么翠绿,可不知怎么的,忽然觉得比昨天凄凉多了,心里更难受了。默默地出来,又看见门外的翠樾埭上半天也没人走动,不像以前各处屋里的丫鬟们不约而来,络绎不绝。又低头看看埭下的水,还是缓缓地流着。心里想:“天地间怎么会有这么无情的事!”悲伤了一阵,又想到司棋、入画、芳官等五个人走了,晴雯死了,现在宝钗又搬走了,迎春虽然还没走,可这几天也不见回来,而且接连有媒人来求亲。大概园子里的人不久都要散了。就算烦恼也没用。不如还是去找黛玉,和她相伴一天,回来再和袭人在一起,就这两三个人,说不定还能同死同归呢。想着就又往潇湘馆去,偏偏黛玉还没回来。宝玉想应该出去迎一迎,可又不忍心悲伤,还是不去了,垂头丧气地又回来了。

正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王夫人的丫头来找他说:“老爷回来了,找你呢,又有好题目了。快走,快走。”宝玉听了,只好跟着出来。到了王夫人屋里,他父亲已经出去了。王夫人派人把宝玉送到书房。

这时候贾政正和众幕友们谈论寻秋的乐趣,又说:“快散的时候忽然说到一件事,那可是千古佳话,‘风流隽逸,忠义慷慨’这八个字都占全了,真是个好题目,大家得作一首挽词。”众幕宾听了,都急忙请教是什么妙事。贾政就说:“以前有个被封王的叫恒王,到青州去镇守。这恒王特别好色,而且公事之余喜欢练武,就选了好多美女,天天练习武事。每次公事之余就连续开宴,让那些美女们练习战斗、比武之类的事。他的姬妾中有个姓林排行老四的,长得最漂亮,武艺也更精湛,大家都叫她林四娘。恒王最宠爱她,就提拔她统领其他姬妾,还叫她‘姽婳将军’。”众清客都称赞说:“妙极神奇。竟然在‘讙匼’下面加‘将军’两个字,反而更显得妩媚风流,真是绝世奇文。这恒王也算是千古第一风流人物了。”贾政笑着说:“话是这么说,但还有更奇更让人感叹的事。”众清客都惊讶地问:“不知道还有什么奇事?”贾政说:“谁知道第二年就有‘黄巾’‘赤眉’那些流贼的余党又聚集在一起,在山左一带抢掠。恒王觉得这些家伙就像恶狗绵羊,不值得大动干戈,就带着轻骑兵去剿灭。没想到这些贼寇很狡猾,用了些诡计,恒王打了两仗都没赢,还被贼寇给杀了。于是青州城里的文武官员,个个都说‘恒王都打不过,我们又能怎样!’就打算献城投降。林四娘听到这个噩耗,就召集众女将,下令说:‘我们都承蒙恒王的大恩,顶天立地之人,不能报答他的万分之一。现在恒王为国捐躯,我也打算为他而死。你们有愿意跟我去的,就马上和我一起出发;有不愿意的,也早点各自散去。’众女将听她这么说,都齐声说愿意。于是林四娘就带着众人连夜出城,一直杀到贼营里。贼寇们没防备,被她们杀了几个首领。可后来贼寇们发现原来只是几个女人,觉得她们成不了事,就回兵反攻,奋力一阵厮杀,把林四娘她们一个都没留下,不过倒也成就了林四娘的一片忠义之心。后来报到京城,从天子到百官,没有不惊叹称奇的。后来朝廷自然又派人去剿灭,天兵一到,那些贼寇就化为乌有了,这就不用多说了。就单说林四娘这事儿,各位听了,羡慕不羡慕呢?”众幕友都感叹道:“实在是可羡可奇,真是个好题目,确实该大家都来作一首挽词。”说着,早有人拿了笔砚,按照贾政说的稍加改动了几个字,就写成了一篇短序,递给贾政看。贾政说:“也就这样吧。他们那儿本来就有原序。昨天因为又接到恩旨,让核查以前那些应该嘉奖却遗漏没上奏的各类人等,不管是僧尼乞丐还是妇女,只要有一件事值得嘉奖,就马上把履历送到礼部去申请恩奖。所以林四娘的原序也送到礼部去了。大家听到这个新鲜事儿,所以都要作一首《姽婳词》,来记载她的忠义。”众人听了,又笑着说:“这是应该的。只是更让人羡慕的是,本朝有这么多从古至今都没有的旷典隆恩,实在是历代都比不上的,可以说是‘圣朝无阙事’,唐朝人提前就说了,竟然应在本朝。像现在这个年代,才真不辜负这一句话。”贾政点了点头说:“正是。”

说话间,贾环叔侄也到了。贾政让他们看了题目。他们两个虽然也能作诗,比起肚子里的学问,和宝玉也差不太多。但第一呢,他们两个走的是科举考试那条路,要是论科举文章,好像比宝玉强点儿,可要是论杂学,那就远远比不上了;第二呢,他们俩才思比较迟钝,不像宝玉那么空灵娟逸,每次作诗就像写八股文一样,未免有点呆板生硬。那宝玉虽然算不上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可多亏他天性聪明,而且平时喜欢看些杂书,他觉得古人也有瞎编乱造、出错的地方,没必要太较真。要是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就算堆砌出一篇文章来,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因为心里有这种想法,每次看到一个题目,不管难易,他都能轻松应对,就像世上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没影的事儿都能说得跟真的似的,凭着一张巧嘴,长篇大论,胡编乱扯,也能弄出一篇文章来。虽然没什么根据,可听起来让人如沐春风。就算有那些一本正经批评的人,也没法盖过他这种潇洒劲儿。最近贾政年纪大了,对名利看得淡了,可一开始他也是个诗酒风流、不拘小节的人,因为在子侄辈里,少不了要教导他们走正路。最近看宝玉虽然不怎么读书,可还挺能理解这些事儿的,仔细一评判,也不算太给祖宗丢脸。就想到祖宗们,也都各有各的样子,就算有精通科举的,也没见有谁飞黄腾达的,看来这也是贾家的命数。再加上母亲溺爱,所以也就不硬逼他走科举这条路了。所以最近对他就是这样的态度。又想让贾环和贾兰在科举之余,要是也能像宝玉这样就好了,所以每次作诗,肯定把他们三个一起叫来对着作。

闲话少说。且说贾政又让他们三个各作一首挽词,谁先写好有赏,写得好的额外再加赏。贾兰和贾环最近当着好多人的面都作过几首诗了,胆子也大了,现在看了题目,就自己去琢磨。一会儿,贾兰先写好了。贾环生怕落后,也很快写出来了。他们俩都已经抄录好了,宝玉还在发呆呢。贾政和众人就先看他们俩的诗。贾兰写的是一首七言绝句,上面写着:

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

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

众幕宾看了,都纷纷夸赞:“小哥儿才十三岁就能写出这样的诗,可见家学渊源,真是不假。”贾政笑着说:“小孩子的话,能写成这样也不容易了。”又看贾环的,是一首五言律诗,写着:

红粉不知愁,将军意未休。

掩啼离绣幕,抱恨出青州。

自谓酬王德,讵能复寇仇。

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

众人都说:“这首更好。到底是大几岁,立意又不一样。”贾政说:“也没什么大错,就是不够恳切。”众人说:“这就不错了。三爷才大不了两岁,还没成年就能写成这样,再用点功,过几年,恐怕就和竹林七贤里的大阮小阮差不多了。”贾政说:“过奖了。只是他不肯读书,这是个毛病。”又问宝玉怎么样了。众人说:“二爷肯定是精心构思,肯定又是那种风流悲感的风格,和他们的不一样。”宝玉笑着说:“这个题目好像不太适合近体诗,得用古体诗,要么是歌,要么是行,写一首长篇的才行,这样才能表达得恳切。”众人听了,都站起来点头拍手说:“我说他立意不同吧!每次拿到一个题目,他肯定先考虑用什么体裁合适,这就是老手的妙法。就像裁衣服一样,没下剪刀之前,得先量好尺寸。这个题目叫《姽婳词》,而且既然已经有了序,那肯定得是长篇歌行才合适。要么就模仿白乐天的《长恨歌》,要么就模仿古代的咏史诗,半叙事半抒情,流利飘逸,这样才能接近妙境。”贾政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就自己拿起笔对着纸,又对宝玉笑着说:“既然这样,你念我写。写得不好,我可捶你。谁让你先夸下海口的!”宝玉只好念了一句:“恒王好武兼好色,”贾政写下来看了看,摇摇头说:“粗俗。”一个幕宾说:“就得这样才古朴,其实并不粗俗。再看看下面的。”贾政说:“先留着吧。”宝玉又念道:

遂教美女习骑射。秾歌艳舞不成欢,

列阵挽戈为自得。

贾政写出来,众人都说:“就这第三句就古朴老健,非常妙。这四句平铺直叙,也很得体。”贾政说:“别乱夸,看看转折得怎么样。”宝玉念道:

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

众人听了这两句,都叫起来:“妙!好一个‘不见尘沙起’!又接上一句‘俏影红灯里’,用词用句,都出神入化了。”宝玉又说:

叱咤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

众人听了,都拍手笑着说:“这更形象了。难道宝公当时也在场,看到她的娇美还闻到她的香气了?不然怎么能描写得这么细致。”宝玉笑着说:“女孩子习武,就算再勇猛,也比不上男人。不用问也能想象出她娇弱的样子。”贾政说:“还不快接着写,又在这儿贫嘴。”宝玉只好又想了想,念道:

丁香结子芙蓉绦,

众人都说:“转韵转到‘绦’,‘萧’韵,更妙了,这样才流利飘荡。而且这一句也很绮靡秀媚。”贾政写了,看了看说:“这一句不好。已经写了‘口舌香’‘娇难举’,何必又来这一句。这是没力气了,所以才用这些华丽的词来凑数。”宝玉笑着说:“长诗也得有点词藻来点缀一下,不然就太单调了。”贾政说:“你就知道用这些,可这一句下面怎么转到武事上去?要是再多说两句,不就画蛇添足了吗?”宝玉说:“这样的话,下面一句转折收尾,应该也可以。”贾政冷笑一声说:“你有多大本事?上面说了一句很宽泛的话,现在又要一句既转折又收尾,难道你能行?”宝玉听了,低下头想了想,说了一句:

不系明珠系宝刀。

忙问:“这一句还行吗?”众人都拍案叫绝。贾政写了,看着笑着说:“先放着,接着写。”宝玉说:“要是行,我就一口气写下去了。要是不行,干脆涂了,我再想别的意思,重新措辞。”贾政听了,就呵斥道:“别废话!写得不好就再写,就算写十篇百篇,还怕累着你了?”宝玉听了,只好又想了一会儿,念道:

战罢夜阑心力怯,脂痕粉渍污鲛鮹。

贾政说:“又一段了。下面呢?”宝玉说:

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吞虎豹势如蜂。

众人说:“好一个‘走’字!就看出高低了。而且整句转折也不呆板。”宝玉又念道:

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

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

青山寂寂水澌澌,正是恒王战死时。

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

晏子ya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者:忠天下,忠人民
官者:忠天下,忠人民
“分手吧!” “为什么,就因为他比我有家势,比我有钱?” “是啊,这样就够了!” 毕业后在警局当警员的他被相恋四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原因是他不能给她带来未来。 他笑了…… 房子买了,车也买了,彩礼也准备好了,可她却不要他了。 就在他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的时候,一次偶然,和美女上司有了邂逅。 从此,他被美女上司赏识,平步青云,一路进阶。 人这一生,总要遇到贵人,才能改变现状。
佚名
父凭子贵?短命夫君想上位
父凭子贵?短命夫君想上位
沈桑宁和继妹双双重生。 前世,沈桑宁被继妹换亲,嫁了纨绔,继妹兴高采烈地成了世子夫人。 可最终,世子早亡,反而纨绔浪子回头成了战神。 重来一次,这回继妹要嫁纨绔,却不知前世沈桑宁私下苦心经营,才让纨绔功成名就。 沈桑宁冷眼看继妹跳入火坑,自己嫁给了高冷孤傲的世子爷。 这次,她决定要在短命夫君死之前生下小世子。 奈何世子心里只有江山,日日禁欲,沈桑宁只好想尽一切办法靠近他、引诱他....
沙拉薯条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误打误撞睡了个小姑娘,后来人人都说是因为她怀孕了顾钦泽才对她百般宠爱的。 她被欺负他为她出头,她缺钱他一张黑卡给了她,阮安安也以为他真的只是因为孩子才对她好的。 生下孩子准备离开这个她想爱却觉得亏欠的男人,顾钦泽却将她禁锢再怀中。 “太太,娃都生了,你不要我了?”
音音
离婚后,疯批前夫红着眼跪求复合
离婚后,疯批前夫红着眼跪求复合
关于离婚后,疯批前夫红着眼跪求复合:[相爱相杀+追妻火葬场+双洁+萌宝][清冷外科医生+桀骜不驯贵公子]领证当天,周晏辰的白月光竟把他喊去了国外,这一去就是两年。两年后,周晏辰突然回来,而身为他的妻子沈青漓却不知道。一回来就上了头版头条,周晏辰和白月光苏馨瑶一起烛光晚餐被记者拍到,疑似“好事将近。”沈青漓看后淡然一笑,她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下班回家就打了一份离婚协议,毫不犹豫签上自己的名字,
锦觅时光
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
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
关于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主角重生,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西门庆身上,正在狮子楼二楼雅间喝酒,而武松提着刀已经到了狮子楼一楼,,,,开局就是必死局,,救命救命!
骑驴看唱本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