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十五章 葬礼
这一切,在出殡的前一日都是要准备停当的。
出殡前一日,也就是爷爷去世的第六日下午,乐队和锣鼓队来到了家里。
戌时时分,大狗二狗和孙子辈等主要孝子,在乐队和锣鼓队的吹奏敲打陪伴下,来到薛家祠堂迎神,把薛氏族谱和先人牌位迎回到家里来。
之后,乐队便在事主家的院子里,搭台子唱老戏,以犒劳几日来在家里忙里忙外的街坊乡民们。
当台上装妆的演员们,开始咿咿呀呀地时候,大狗、爷爷舅家外甥、顶门的女婿三人来到墓地给爷爷暖窑。
这暖窑一俗,据传,缘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徐庶投奔刘备之后,曹操求之不得,便掳来了徐庶之母,命人临摹徐母笔迹,假借徐母之名修书一封,徐庶接书后遵母命“速归曹操幕府”,徐母见儿来到曹府,知道徐庶中了曹操的奸计,羞愧难当,随即在房中悬梁自尽。母亡后,徐庶悔之莫及,连续三个昼夜守灵坐草,埋葬前一天的晚上,友人四下寻不见徐庶,后在徐母茔地大声呼唤,隐约听见有微弱的声音从墓穴里传出,友人问道:明天安葬老母,你不在灵堂接待亲友,在这里做什么?徐庶从墓窑爬出回道:我观墓窑潮湿,特在此温窑,以让慈母少受些寒冷。
大狗三人来到墓地,献了三牲,下到墓里,焚香暖了冷窑,返回到家里时,犒劳乡民的折子戏已经到了尾声……
夜里,天飘起了雪花。
到第二天五点钟,众人在灵堂四周的垫草上醒来时,屋外的雪已积了三寸有余,却还是没有停的意思,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恸天悲地!
八点整,准时开始转巷。
孝子们按照长幼排序,身着白孝服,拉着孝棍,跟在了乐队和锣鼓队的后面,依次出了院门……
这转巷的仪式其实有点像作秀,表演给全村的乡民们看的。
孝子的队伍是要喊天悲地般恸哭的,这哭声越大,证明儿女娃娃们越是孝顺。
其实自爷爷去世已经七天了,该流的眼泪早已干枯,就连薛英般与爷爷最亲的人儿,也是难以掉落泪珠儿了。
但礼制如此,还必须装腔作势地作悲痛状儿,不能让乡民们说自家的闲话儿。
队伍每到一个较大巷子中,看热闹的乡民们会把队伍拦停下来。
孝子们便就地跪下,乐队和锣鼓就要吹奏敲打一两个曲牌,直到周围的人们满意了才肯放行。
不过,乡民们这时一般都会很大度的,不会过于为难主家。
毕竟谁家都会有埋人发丧的一天,为难别人就是为难自个儿呢。
孝子队伍转巷回到自家门口,依次下跪。
村里与大狗二狗交好的同辈人会自发地组成一个抬棺的队伍,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棺材抬出灵堂出了院门,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长凳上,在这里,要进行出殡时最为重要的祭典活动。
司仪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把式,仪程也是老规程。
第一项是宣读祭文,长子大狗,便跪在了棺材前,带着哭腔念道:“惟吾慈父,品德贤良。幼年之际,时事乖张,颠沛流离,置业辛艰;成家立业,克勤克俭,操持家务,一生奔忙;及至暮年,有功不扬,谆导我辈,上和下睦。夫妻相敬,举案齐眉,对待戚友,温良恭让,爱护子孙,如珠在掌。如斯美德,山高水长,功高德望,永寿无疆。黄天不佑,慈父早亡,无限悲伤,万金难偿,泣泪凭吊,难述衷肠。哀哉,尚飨”。
司仪便喊道:“祭文已毕,天地同悲!锣鼓队演奏一曲《风——搅——雪》。”
这是锣鼓头金亮老汉,在爷爷出殡这天最重要的表演时刻。
《风搅雪》这一曲牌,是他和司仪事先商量好的,反映的是大风大雪相互翻滚的场面,暗寓着人生的艰难以及与命运抗争的精神,雪天雪地里,正是最应景的曲牌。
易木风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