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家族,从并州开始崛起

第255章 冀县世家大族的悲欢!(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55章 冀县世家大族的悲欢!

此时的冀县,城墙上的士兵们神情紧张,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羌人。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恐惧,手中紧握着长矛和弓箭,身子微微颤抖。

城墙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也在诉说着此刻的不安。

城墙外,到处是破破烂烂的帐篷,此起彼伏,形成连绵不绝的营帐。

这些帐篷颜色各异,材质粗糙,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凌乱。

有的帐篷上还挂着一些动物的皮毛,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无数的羌人,在这些帐篷里进进出出。

他们有的骑着马,有的步行,身上穿着各式各样的羊皮袄,腰间挂着弯刀和弓箭。

他们的面容粗犷,眼神中透露出贪婪和野性。

羌人们的呼喊声、马匹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嘈杂的喧嚣。

他们把整个冀县给四面合围。

然而,羌人并没有直接攻城,他们也知道自己攻城能力不行,更何况冀县是汉阳郡的一郡之治,墙高城坚根本就没有那么容易攻克。

羌人的目的是索要粮草,财物,牲畜,他们不怕冀县不答应,因为他们正在攻击冀县周围的坞堡。

那些坞堡孤零零地矗立在城外的田野上,显得孤立无援。

冀县周围的坞堡,都是城内世家大族的根本所在,一旦被攻陷,羌人会得到大量的粮草和军械,也会影响到冀县守城的决心。

此刻,城内的世家大族们心急如焚。

在城内的一座大宅院里,几位世家大族的代表正围坐在一起,商议着对策。

冀县虽然有一些世家大族,但是主要是姜氏和杨氏家族,其余还有一些小家族依附他们,分别是赵氏、尹氏、王氏、梁氏等等。

“这可如何是好?我们的坞堡撑不了多久了!”一位身穿锦袍的老者焦急地说道,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双手不停地颤抖,他是赵氏家主赵诩。

“城外被大军围困,想要支援坞堡,确实力有不逮呀!”另一位中年男子紧锁眉头,一脸的愁容,他是梁氏家主梁益。

“我们也没有吝啬,也愿意给出一些粮草打发这些羌人,奈何这些蛮夷羌人实在贪得无厌!”一位雄壮男子愤愤不平地说道,他是尹氏家主尹赏。

姜氏家主姜冲非常淡定的说道:“实在不行,城外损失就损失了,我们只要保住了冀县,何愁不能积蓄家底!”

杨氏家主杨皆跟着点了点头:“姜冲兄,言之有理,我等只要守好城池即可!”

姜氏和杨氏本来就是冀县最大的两家,其他家族本就依附其后。

面对这局面,他们也无可奈何。

姜氏和杨氏可以说是家大业大,就算是城外的坞堡全部损失,也不会伤筋动骨。

可是其他家族,就没有这么深厚的底蕴。

如果城外的坞堡被羌人攻陷,那损失可就大了,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

他们说是世家大族,其实影响力并不大,别说整个凉州,就算是汉阳郡,也就能影响到冀县周围。

面对眼前这种状况,他们是一筹莫展。

王氏家主王陵不甘心的说道:“这些羌人虽然四面合围,但混乱不堪,完全不通兵法,我们为何不调取精兵良将,或突袭或夜袭,总比死守要强吧!”

“不可!”姜冲摇了摇头:“羌人势大,各地城池都被攻陷,我们不可大意!”

“确实要小心行事!”杨皆也开口说道:“羌人虽然不通兵法,但彼辈率兽食人,悍不畏死,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大糖诗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回八零:退婚后被科研大佬宠上天
重回八零:退婚后被科研大佬宠上天
“院长,这是我的调职报告,望批准。”管人事的张院长看了一眼,诧异道:“你和高云泽不是要结婚了吗?现在调回家乡,云泽能同意吗?”沈念卿解释说:“我妈生病了,我得回去照顾。”“原来这样,你可以请病假嘛,时
九枝
强制爱!狂情大佬为爱不折手段
强制爱!狂情大佬为爱不折手段
被拐到黑市后,她走投无路,到药店买了一颗药,将自己送上了黑市大佬的床。大佬漫不经心的捏着她的下巴:“只要你干得好,我明天就送你回国。”可一夜过后,大佬不仅没许诺承诺,还用铁链将她囚锁在了身边。“不要跑
佚名
战皇林寒
战皇林寒
落魄的皇朝储君,被人陷害,贬为扫墓下人。意外得到始皇绝学,从此踏上至尊之路,高歌猛进,踏天而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九天十地,惟我独尊!一代少年,逆境重生,绽放光华,普照浩瀚河山,成就太古战皇!
蒙面加菲猫
美人袖中握兵符
美人袖中握兵符
她侍奉公婆,以自己的嫁妆补贴将军府,却换来他以一身战功求娶女将军为平妻。秦东阳讥讽:柳婉婉,你可知你的锦衣玉食珠光宝气,全靠本将军和端昭抵御蛮敌浴血奋战得来的?你永远都成为不了端昭那样飒爽威风的女将,
甜莓酱
恢复记忆,京圈大佬他疯狂宠妻
恢复记忆,京圈大佬他疯狂宠妻
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自幼身体孱弱,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的瓷娃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在望京之地,却无人敢轻易招惹。他,京圈中实打实的太子爷,出身豪门,金尊玉贵,可性子却乖戾桀骜,是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