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4章 警觉
一场并肩作战就可以让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个人前嫌尽释,何况宁西军在西胡作战前后加起来足有两个多月。
沈明照反问了贺全义一句,见他一笑不说话,便也不说什么,只向东方看到了宽阔的官道两旁无边的田野。
再远些,就是百姓轮廓模糊的房屋上有炊烟袅袅升起,飘散在空中。
而在天空上,繁星开始闪烁。
天地之间被笼罩了一片朦胧的夜色。
“坐一天了,你该走了。”贺全义站起来,走到沈明照旁边,用膝盖碰了碰他的胳膊,“再不走,小心我治你一个延误边防之罪。”
沈明照笑笑“贺总兵新官上任,头一个就要拿我开刀可惜我并不在您麾下,您想治我的罪,只怕还得带着我先找宁总兵。两相问起来为什么要罚我,原来是因为我在城墙上多坐了半刻钟那您这位二十四岁的总兵大人可又要在西北出名了。”
贺全义在他身边蹲下“这就是你们京城人对上官的礼”又道“真想不明白,侯爷见多识广,什么人没见过,怎么偏就看重你呢”
“就因为你这张脸好看”他没忍住,把心里的实话都秃噜出来了。
沈明照看贺全义,贺全义绷着脸看回去。
“哈哈哈哈”沈明照大笑起身,手扶在了贺全义的肩膀上,“大约是因为我运气好,生在京畿,一入营就被分到禁军里,又长了一张招人喜欢的脸,被陛下分给侯爷做了一年半的贴身护卫,自然比贺总兵您更和侯爷稍微亲近略有那么一点儿了。”
贺全义的表情一言难尽,也站起来,嗤了一声,说“既然沈指挥和侯爷近水楼台足有一年半,自以为比我们都和侯爷稍微亲近略有那么一点儿,怎么就不敢和侯爷表白表白心迹呢”
沈明照笑道“贺总兵倒是说了,侯爷怎么答你的”
他挑起一边眉毛,面带同情的拍了拍沈明照的胳膊“贺总兵啊,您说得没错,侯爷确实不是我一个人的侯爷,你也不比我差在哪儿,可侯爷的心从没在男女婚事上停留过半分。我不说开,将来或许还有机会,一旦说开,可不就跟贺总兵您的结果一样了”
贺全义想起大战结束后,大军回到贝海湖,他安葬了秋狄,一个冲动跑到侯爷面前表明了心迹,侯爷侯爷直说并没看上他。
“等你在我这里的愣头青没脑子傻样儿淡去些,再说罢。”
沈明照听说他去找侯爷表白,跑来找他打架。
打了半个晚上,他发泄似的问沈明照“侯爷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侯爷,除了你那张脸,你又比我强在哪儿论本事,论军功,我哪儿比不上你如果秋狄没死,现在至少也是三品指挥,他又有哪儿比不上你你又算侯爷的什么人”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金泉府的城墙上,直到下到地面,贺全义方才开口“我没想到,你真的没和侯爷一起回去,就留在这儿了。”
沈明照顿了顿“侯爷需要的不是只会围着她照顾的人”
他看向西北方的天空,抬头道“那里是侯爷打下来的,我绝对不会再让西胡沾染分毫。”
贺全义问“你就不怕侯爷回了京,京中多少青年才俊,你白在这里等着守着,侯爷已经是别人的了”
沈明照笑道“侯爷不是我一个人的侯爷,这话不还是你说的”
贺全义一噎。
沈明照缓缓呼出一口气,说“侯爷不会是任何人的。”
就算侯爷真的和谁成婚了,侯爷仍是侯爷自己,不会成为她丈夫的妻子。
他用了几乎两年,都没有打动侯爷的心。他发现他完全不知道侯爷会对什么样的人心动。
那他离侯爷距离远些,会不会看得更清楚
沈明照与贺全义一路沉默着往城内走,路上的军民见了他们,都行礼叫“贺总兵”“沈指挥”。
到了沈明照宅子附近,贺全义停下脚步,说“明日你出发,我不能送你,今日就送你到这里了。你到了贝海,要保重。别忘了秋狄还埋在那儿”
沈明照转身抱拳“全义,你也保重。”
一夜无梦,林棠睁眼时,正是夏浓推门进来,要叫她起身。
今日是她第一日到兵部上任,十分重要,林棠按习惯练武两刻钟,梳洗穿衣毕,检查了浑身上下无一丝不妥之处,才让人上早饭,准备吃了就去点卯坐衙。
这时林黛玉来了,一进门就抱怨“姐姐在外面一年多都把我忘了,早饭也不叫我一起吃”
林棠放下牛乳碗,笑道“我怕你时间紧,不方便,就没让人叫你。”
林黛玉往林棠对面一坐,和夏浓说“给我也倒一碗牛乳来,别的就不用上了,左右这些东西姐姐也吃不完。”
林棠边吃饭,边问“昨儿我就想问你了,偏事多没空,你身边的雪雁春纤都不在里头服侍了”
林黛玉笑道“说来雪雁春纤绿歌她们都是和英莲差不多时间上学的,英莲都做了一年多九品女史,雪雁春纤总不能一直做那些伺候我穿衣梳头的活儿。年前我就问了她们的意思,倒都愿意学医,只有绿歌不愿意。她们每常跟着我也是天天在医院,耳濡目染之下学了不少,今年三月女医院再招学徒,我把她们都送去了,能学成什么样看造化罢。”
林棠问“那你现在使的几个人怎么样,顺手合心吗”
林黛玉笑道“都是咱们亲自挑的人,能差到哪儿去呢。正好儿紫鹃也是我的人了,我打算再看她一个月,若好就选进来,照旧服侍我,若绿歌愿意,就能把她也放出去办事了。”
林棠便想了一遍她身边的几个人,夏浓朱琴是一开始就跟着她的,到现在也有五六年了,真正是她一时离不开的。扶月是谢家老太太送给她,服侍她梳头打扮的人,现下她一年倒有三百天梳男子发髻戴一根钗就完了,用不上她,她倒是个安静稳重性子,也肯上进,常在屋里不是读书,就是做针线。
底下还有七八个小的,现都是十三四五岁,只是她没空亲自调理人,都是交给夏浓朱琴的。若要再提拔人上来,她不能全交给夏浓朱琴,须得亲自看准了方好。
她舍不得把薛宝钗留在西北,可若一切顺利,薛宝钗这两年还是得往西北过去。不然倒把新疆的棉花隔着几千里远运回京里纺织那也太耗费人力物力了。
薛宝钗若去,也不可能让她光杆司令一个人过去,必要配上两三个帮手的。
林棠思索着身边人的去处,又不免暗骂自己竟是个傻子,只想到京中是她根基所在,怎么忘了西北产棉江南产丝,这两处才最适合开办国营纺织厂
先在空间里下单一个抽丝机看看原理吧。
副空间有那么大,光屋顶就大得能停直升机。她再也不怕没地方放东西了
巫朝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