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82章 一边放火一边卖柴
第182章一边放火一边卖柴 初三走亲,冯雨和陈慧茹今年都不出门,姜宁就和他哥一起,还有两个堂哥,一起去三个姑姑家拜年,二姑家里冷冷清清的,没有一点过年的喜庆。
二姑父脸上没笑容。
二姑还病的起不来。
二表嫂说几句就开始抹眼泪。
搞的大伙都不自在,坐了一阵就赶紧撤。
初五,姜宁和冯雪去了一趟七泽。
冯雪没出月子,只能他和冯雪去走亲戚。
在冯雨舅舅家。
许文静找机会问他:“姐夫,你过完年是不是要去澳洲?”
姜宁问道:“干嘛,你也想去?”
许文静忙不迭点头:“想啊,简直想死了,谁不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啊,姐夫你把我带上吧,费用我自理,不让你给我钱,我存了十几万呢!”
姜宁就问:“你有护照吗?”
许文静得意道:“有呢,早就办下来了。”
姜宁点头:“那行,一会把护照拿给我。”
许文静就忙跑去找护照。
正月初十,女儿满月了。
姜宁没有大操大办,在新城酒店摆了几桌席,请主要的亲戚吃了一顿。
冯雨也出门了,收拾的干净利落,带孩子去了酒店。
墨迹了一个月,小家伙总算有了名字,姜宁死了无数脑细胞,又想了七八个备选,经过妈妈大姨,爷爷奶奶的参谋评选,最后勉强选中了一个:姜甜甜。
过完满月,冯雨的月子也坐完了。
但没事基本不出门。
孕育一个生命对身体伤害有多大姜宁不清楚,但知道肯定比做普通手术的伤害大,伤筋动骨都得一百天呢,更要不说生孩子,一个月肯定不够的,至少得好好将养上三个月。
张玉兰也反复交待,让冯雨不要干活。
不要着凉。
不要劳累,总之要先把身体养好。
家里不是没有干活的人。
生孩子亏空太厉害,身体养不好将来就是一身病。
作为过来人张玉兰太有发言权了,她现在站久了腿困,脚后根发酸,扛不住感冒,腰酸背痛等等,都是生完孩子没恢复好落下的后遗症,九十年代条件不允许。
但现在不比过去了。
家里又不缺人干活,还请了护工。
当然要把身体养好。
冯雨能听的进意见,知道婆婆为她好。
于是从善如流,安安心心在家养身体。
初七过后,县城就热闹起来。
各村各镇的秧歌队进城献艺,整的锣鼓喧天,跳秧歌属于传统文化,每年都会搞,北安的有些乡镇人太少,组织不起秧歌队,但也有人多的每天都搞这些文化活动。
这几年城里也在搞,街道和社区也在组织秧歌队。
吉祥园所在的北道社区就组织了个秧歌队,小区不少没事干的妇女都报名参加,姜妈也参加了,还给赞助了一万块钱,年前没事就带着大孙女参加排练。
初八开始,几乎每天都有秧歌队到农场献艺拜年。
为何这么主动?
因为秧歌队给单位拜年可不是白拜的,得给红包。
姜宁喜欢这种活动,因此来者不拒。
北道社区的秧歌队来农场拜年时,姜宁还专门过去看他老娘跳秧歌,冯雨和冯雪也跟过去看热闹,确实挺热闹,舞龙的舞狮的还有走高桥的。
姜妈穿着一身戏服,脸上画的绿绿的。
跟一群中老年妇女跳的活力四射。
冯雨笑的腮帮子都差点抽筋。
确实非常喜乐。
跳了半个小时,上完香、拜完年。
孔芳菲给端了个大红包,秧歌队打道回府。
姜爸也不走了,带着大孙女去了食堂蹭饭。
这几天姜妈要演出,白天都是他在带孙女。
正月十五,元宵节。
城里到处都是灯,县城仿佛变成了灯城。
姜宁带着冯雨和冯雪出来看灯,北安广场人山人海那个热闹,爸妈兄嫂也来了,大伯母和二伯母两家也来了,各种小商小贩也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努力挣钱。
过了十五,县城安静了下来。
萧楚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