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110回 消费股权拓海外,青萝嶂里问证道
无问僧曾对李一杲说过,家里若有仆人,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将仆人与自己区分开来,形成两个阶层,仆人成了忠诚可靠的伺候者,孩子心中便会萌生阶层差异的感觉。因此,再普通的家庭,一旦有了仆人,就不再普通了。
如今,无问僧家里也有了孙子,还添了个机器人仆人——黑山老妖。这个一向反对家里有仆人的老头,又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无问僧还真花了不少时间去琢磨,这台机器人会给孙子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他担心孙子会因为黑山老妖而产生阶层观念,甚至考虑过在孙子一岁之前送走黑山老妖。但跟黑山老妖相处一段时间后,他终于放下心来,认定黑山老妖不会给孙子带来“仆人”的感觉,不会让他产生阶层差异的认知。
因为,尽管黑山老妖对无问僧低眉顺眼,有着皮肤温度、触觉、表情,甚至说话的腔调,但它终究只是一台拟人机器人。它没有因果波动,不会引起别人的因果变化,也就是说,它不会改变自己儿孙的命运轨迹。
得出这个结论后,无问僧就放心让孙子跟着黑山老妖了。但这件事也让无问僧满脑子都在琢磨,如何让机器人也拥有生命因果呢?他知道,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王禹翔比李一杲更胜一筹,于是,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拨错”电话,打到王禹翔那里,然后道歉说打错了。起初,王禹翔并未在意,但次数多了,王禹翔便察觉出无问僧的“不安好心”。
终于有一天,王禹翔忍不住给无问僧打了过去,质问道:“老师,你到底想干嘛?”无问僧还是那套说辞,对不起,打错了。这回王禹翔哪会相信呢?于是,他找了个时间,跑到无问僧家里。一见面,无问僧就拉着他喋喋不休地说,能不能给黑山老妖弄个能产生因果波动的公式,让它也能“浪一浪”?
王禹翔这才明白,原来老爷子异想天开,竟然想让机器人拥有生命之火。他没好气地怼了无问僧一顿,把无问僧说得脸红耳赤。王禹翔心中一乐,最后总算一口答应下来,尽力试一试,不过他也知道,大概率是没希望的,否则别人早就弄出来了。
打那以后,王禹翔就成了无问僧家的常客,隔三差五就往那儿跑,跟老爷子嘀嘀咕咕,琢磨着怎么给黑山老妖整点新花样出来。
无问僧和王禹翔心里都明白,技术的突破可不是靠堆料堆出来的。就像那些大模型,十万亿参数已经够夸张了,不可能再变成百万亿、万万亿那样没完没了。从千亿级到万亿级可能是个跨越,但从十万亿到万万亿,不过是在999的基础上多添几个小数位,没啥大意思。
王禹翔和李一杲师兄弟俩搞出来的仙人师父和真灵、仙人力士中和店仙,还有以后各种人工智能技术,也是这个理儿。他们没跟着大流去堆参数,而是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另辟蹊径,用了新算法策略。算力没咋增加,但效果却是天差地别,整出了挺有灵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npc。
“就差那么一步了,这一步,难如登天啊!”王禹翔实在没办法了,直到李一杲和赵不琼两口子因为“朱雀”这事儿,眼看就要踏入元婴境,他也跟着有了点感悟。于是,他跟无问僧说了这么一句,就飘然离开了翰杏园。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他都没再去琢磨怎么捅破那层窗户纸,让机器人也拥有因果。
不久之后,王禹翔也步入了准元婴境的门槛。转眼间,春节到了,无问七子挨个去无问僧家拜年。没过多久,除了王禹翔,其他人都踏入了准元婴境。现在,他们唯一欠缺的,就是通过“成神之路”形成元神,让元婴最终成型,这一步被称为“化神”,就像元婴瓜熟蒂落,胎儿出生一样自然。
按照无问僧的境界划分,元婴、化神、炼虚,其实都是一个阶段,就像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不管是儿童、少年还是成年人,终究都是人。同理,合道、大乘都是真仙境界,两者也没啥区别。无问僧认为,这种境界划分并不代表能力的高低。他说,就像少年天才可能比四五十岁的笨蛋能力强得多,有人六七岁就出口成章,也有人六七十岁都憋不出半句打油诗。年龄大小跟能力没啥必然联系,踏入元婴期的修道者也是如此,能力并不是按境界高低来划分的,更不存在某个境界就能碾压所有人的情况。
境界的不同,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心境。李一杲自从修成因果眼,获得神识后,他的能力就有了质的飞跃,写程序零bug。但此后,无论他的修为增长多少,神识能扫多远,生命因果波动的感应多灵敏,他的编程能力都没有质的飞跃,就像人工智能大模型从千亿级参数到万亿级参数,不过是在999后面多添了几个小数位的9而已,哪怕他们即将踏入元婴期也是如此。
无问七子都很清楚,获得元神,成就真正的元婴,才能从999999变成100,彻底进入下一个阶段。李一杲踏入准元婴期后,修为突飞猛进,但后遗症也越来越严重——他看生命波动的能力太强了。现在,他已经没有了因果眼和肉眼的区别,因果眼融入肉眼,看什么都自带因果神识扫射。他能看到所有生命,甚至能清晰看到病毒,那种感觉就像眼前无时无刻不在晃动着无数的细菌病毒,让他和赵不琼都感到头晕目眩,仿佛置身于无穷无尽的生命汪洋大海中。赵不琼忍不住去问张金枇,没想到张金枇的回答更让她吃惊:“四师妹,我不仅觉得自己晃来晃去,现在还经常出现幻觉,这日子再这么过下去,真没法活了…”
这种症状在无问七子身上愈发严重,到后来,他们只要一站起来走路就晃来晃去,跟打摆子似的。吃饭时,只要饭菜稍微没煮熟,里面还有活细胞或细菌,他们一看到就恶心想吐。于是,到了5月5日公司第五个周年庆的时候,无问七子集体缺席了,不然同事们看到他们这样,还以为这七个老板全中邪了呢。
虽然无问七子把自己修炼得身体不爽,但滴水岩公司的情况却丝毫没受影响。这一年,他们基本上都没在公司露面,无论是暗殿的三大殿主,还是明殿的四大殿主,都担起了最高领导的角色,推动着公司不断发展。而且,现在公司的业务也不再局限于国内,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基本上都有了业务往来。
以前做国外业务,那得做不同语言的版本,去英语国家得做英语版,去法语国家得做法语版,至少得做二三十个主要语言的版本,才能勉强开展全球业务。但滴水岩公司的平台只有一个语言版本,那就是汉语版,却一点没影响全球业务的发展。
这是为啥呢?原来,这都是人工智能翻译的巨大进步。现在根本不需要做多个语言版本,使用者不同,平台就会自动通过人工智能切换到相应的语言环境。比如,两夫妻在手机上看“大话真”的短剧,丈夫说粤语,妻子说俄语。丈夫看了一会儿觉得挺搞笑,递给妻子,妻子只要随便说一句俄语,手机播放的内容马上就会自动翻译成俄语。妻子看完后,又递给她的法语闺蜜,闺蜜说一句法语,手机播放的内容就迅速切换成了法语。这都是人工智能大规模普及后,真正实现了沟通无国界。
滴水岩公司在海外的扩张之路,是由蔡紫华在幕后默默操盘的。蔡紫华所在的单位,早已将触角延伸至阿拉伯世界,在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地都有着深厚的业务拓展基础。因此,她为滴水岩公司在东南亚和中亚精心挑选了国代,与当地国代成立合资公司,推动“大话真”平台的本土化落地。没多久,“大话真”的业务就如同一把热刀切黄油般,迅速在当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保持着极高的增长速度,这让无问七子团队的其他成员都大吃一惊,深感“血酬系统”的玩法原来还可以如此精妙,实在是厉害至极。
那么,蔡紫华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她对“大话真”海外版进行了两个大胆的功能改动:一是引入了消费股权;二是将幕后的虚拟货币做成了可兑换的形式。
先来说说消费股权。
当蔡紫华向李一杲提出开发消费股权时,李一杲着实被吓了一跳,这可是他从未听说过的概念,完全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是什么虚拟股权呢。
蔡紫华笑着解释道:“消费股权的意思,就是把消费的金额变成入股的金额,消费越多,就相当于入股越多。”
“可消费者消费的时候,已经拿走了商品啊,这样一来,跟原始股东岂不是不能同股同权了?”李一杲一脸疑惑地质问道,“哪怕商品毛利对半,那也相当于股价打了折,这对原始股东不公平吧?”
“公平,绝对公平!”蔡紫华自信满满地说,“而且,原始股东还能因此获利,你听我慢慢解释就明白了。”
接着,蔡紫华详细地向李一杲阐述了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
假设有一个平台推出了购物券活动,购物券10元一张,可以在消费满100元或以上时使用,这种方式虽然能给人打个折扣的感觉,但大家都能做,而且购物券的吸引力往往只在刚获得时有那么一下冲动,过了冲动期可能就没啥兴趣了。如果商家想长期吸引消费者,或许会持续发放购物券,但购物券随时都有,又怎能持续引起冲动消费呢?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持续勾引消费者前来消费呢?消费股权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利器。假设有a商城和b商城两家竞争对手,两家商城卖的商品完全一样,促销方法也一模一样。但是,如果消费者在b商城购物后,b商城会给他一张与消费金额等值的股票,比如你买了100元的东西,就给你一张票面股价为100元的股票,而且这张股票还能在b商城拿到分红,这时你会怎么选择?
显然,如果a商城没有更厉害的对策,大多数消费者都会更倾向于去b商城购物。每次购物,消费者既能以和a商城一样的价格买到商品,又能拿到可以分红的股票,何乐而不为呢?
在详细阐述自己的消费股权思路之前,蔡紫华先给李一杲介绍了一种与之类似的玩法——红蓝积分。这红蓝积分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来说,消费者在第一次消费时获得蓝积分,比如消费了100元,就能得到100点蓝积分。当消费者第二次再消费100元时,又能获得100点蓝积分,此时总蓝积分就变成了200点。
这时候,第二次消费的蓝积分占总积分的50,消费者就可以按照这个比例,将第一次获得的蓝积分(老蓝积分)转换成红积分。这样一来,积分就变成了150点蓝积分和50点红积分。
接着,假设消费者第三次还是消费100元,再得100点蓝积分,总蓝积分就变成了250点。其中,150点是老蓝积分,100点是新蓝积分。用新获得的100点蓝积分除以总蓝积分250点,得到40的比例。消费者就可以按照这个比例,将150点老蓝积分中的一部分转回成红积分,也就是60点老蓝积分变成了红积分,剩下90点老蓝积分,加上新获得的100点,总共190点蓝积分,而红积分则增加到110点。
如此这般,到第四次消费100元后,消费者会有22449点蓝积分和17551点红积分;第五次消费后,蓝积分增加到25526点,红积分则跃升至24474点。随着消费次数的增多,蓝积分和红积分都在持续增长,但蓝积分的增速会越来越快,而红积分的增速则会逐渐放缓。
那么,这些红积分有什么用呢?之所以叫红积分,是因为它能分红,所以红积分又被称作分红积分。红积分的分红比例会根据公司的业绩进行调整,通常在20左右。也就是说,244个红积分,能分到大约488元。
五次消费总共花了500元,却能拿到488元的分红,这吸引力可着实不小。然而,这才是个开始,真正的“坑”还在后面呢。只要继续算下去,就能发现这个“坑”有多深。
李一杲稍微一算就明白了,到第十次消费时,新获得的蓝积分在总蓝积分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2188左右。除非不断增加新的消费金额,否则这个占比还会持续下降。到了第100次消费时,新蓝积分在总蓝积分中的占比,更是会降到个位数。眼看着蓝积分越来越多,但能转化成红积分的比例却越来越少,消费者的贪婪之心就会被激发出来,为了提升转化比例,他们会不自觉地增加消费金额。这样一来,消费者不就稳稳地被锁定在了平台上吗?
如果只是按照那种模式发展,说到底不过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利益分配游戏,只要商家愿意拿出来分享,其实也没啥大问题。然而,当这种玩法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稍加改动,把亲朋戚友因你的转发、推荐而来消费所产生的蓝积分都算给你时,问题就来了。消费者被这种利益驱使得发疯似地去转化积分,结果可想而知,玩火者自焚,有人因此锒铛入狱。从那以后,国内这种玩法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所谓矫枉过正,归根结底,这种鼓励消费者在自己平台上分享消费的策略,只要局限在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范畴内,平台只是鼓励消费者多消费,这是合法合理的。这也是为什么蔡紫华能够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更加灵活的玩法。
大家还记得“大话真”上的商品橱窗吗?它跟其他平台可不一样。在别的平台,商品橱窗是卖家的,但在“大话真”,那是买家的橱窗。只要买家买过或加入购物车的商品,都会自动进入他们的商品橱窗。蔡紫华看到这一点后大受启发,结合红蓝积分模式,提出了一个新建议,把这个商品橱窗店变成了“消费股权”的店铺。
那么这个消费股权是怎么玩的呢?假设有个消费者叫张小小,他在“大话真”上消费了100元,这时,他的小小店铺就有了100元面值的股权,并且区块链会生成100个红灵石。这些红灵石可以在“大话真”的灵石交易系统里自由交易和兑换。
红蓝积分的玩法有个大问题,就是消费者容易算不清账。买得越多,越算越糊涂,最后往往会把算不明白的问题归咎于商家欺骗,然后去投诉。商家自己也往往算不清,结果双方都是一笔糊涂账,很容易闹矛盾。
现在蔡紫华直接改成了消费即得虚拟币红灵石,简单直接。消费多少,就能拿到等额的红灵石,根本不用算,傻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那么,这些红灵石除了能在灵石交易系统里交易之外,还有什么用途呢?每个季度,系统会统计每个红灵石能拿到多少分红,然后消费者凭红灵石领取对应的分红。比如,20万个红灵石能领取1万元分红,相当于5的消费股份分红。看看,这样简单直接,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复杂的计算。
当然,这种方式如果在国内可能还有些问题,因为它实际上等于虚拟股权加上虚拟货币的金融模式的融合,单纯弄个股权交易系统都够喝一壶了,何况还融合虚拟货币的交易?但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制度,大多数国家都允许这种活跃经济的方式运行,尤其是小国更是如此。蔡紫华的方案迅速得到了李一杲和其他人的支持,并且成为了“大话真”海外版的标准玩法。当然,在不同国家会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稍作调整。
“大话真”在国内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加盟连锁体系,线下是主导,是重点,是核心;但在国外,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核心全在线上。甚至在一些小国里,完全没有线下的加盟店,玩家们全都在线上玩得不亦乐乎。这也是因为经济基础不同,“大话真”毕竟是个以玩乐为主的平台,国民的消费总是从民生消费逐渐升级,到了以玩乐为主的消费阶段,那得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还得国家基建相当完善才行。
尽管如此,玩乐始终是人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更别提那种能发泄负面情绪的玩耍了。所以,即便没有线下的加盟体系,国外的玩家们在“大话真”上依然玩得嗨,发泄得爽,“大话真”就这样又火到了国外。
滴水岩公司依然保持着极致的低调作风。所有海外的版本,到了所在国家,都会以当地语言改成跟“大话真”意思相近的本地语言商标,甚至连商标权都不要,直接给了当地的国代公司。他们只牢牢掌握着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因此,尽管“大话真”已经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但国外的许多玩家都以为这只是自己国家的一个新平台,根本不知道这背后的来龙去脉。
“永远是老三,哪怕在别的国家,也是别的国家的老三。”这是李一杲和他的师弟师妹们坚持的原则。只要有成为老二甚至老大的苗头,那就赶紧灭火,把增长的势头压下来,或者造假数据,让业绩看起来不那么显眼。
李一杲看着国内外持续增长的数据,心情越来越沉重。他很清楚,一个企业财富到了一定程度,那必定会遭罪,必定会历劫。他觉得是时候去问问老师,“劫”到底是什么了。
李一杲拨通了无问僧的电话,以往无问僧总会让他前往翰杏园,但这次却不同往常,让他去牛头岗找他:“你从家里出发,顺着市良路往西开三四公里左右,就到了牛头岗。那地方有条上坡路,你沿着坡道上来,在坡顶的路上就能见到我。”
李一杲按照指示驱车前往,没几分钟就到了。果然,在坡顶的一棵大树下,他看到了正在树荫下躲避烈日炙烤的无问僧。车缓缓停到无问僧身旁,无问僧一边用扇子扇着风,一边向李一杲招手,指了指前方,便站起身继续前行。李一杲下车后,快步走到无问僧身边,跟随他的脚步继续往前走。
无问僧领着李一杲来到一栋老房子前,指着那房子说:“一呆哥,帮我找样东西,是个海螺,就在这房子的地下一米左右,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