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她被亲王竹马宠上天

第140章 能怪谁?!(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40章 能怪谁?!

苏洛看了太医一眼,又看了看苏婉,有些为难地轻咬着下唇。

太医十分识趣,挥了挥手道:“不麻烦。”

说着,他走到床边,将脉枕放在床的边沿,对苏婉说了句:“苏二姑娘,请将手腕放在脉枕上。”

苏洛搬了块凳子放到床边,笑道:“劳烦这位太医了。”

太医闻言,看了眼凳子,又看了眼苏洛,心中熨帖,只觉得苏丞相将这位苏三姑娘放在心尖尖上却也不是毫无道理可言。

从容地坐下,太医看向苏婉仍是一动不动的,眉头皱了皱,再次开口道:“请苏二姑娘将手腕放在脉枕上。”

苏婉不情不愿地伸出手,放在了脉枕上。

她是有听娘亲说大房要请太医,以为只是吓唬吓唬娘亲,却没想到苏洛真的会带太医来给她诊脉,如今倒好,被抓了个现行。

一层薄纱盖在苏婉的手腕上,手指搭在脉上,太医微闭着眼睛诊脉。

而此时,听闻了这个消息的方姑姑也赶了过来,见来人确为宫里的太医,她的脸上挂起嘲讽的笑容,看向苏婉的眼神里更是遍布轻蔑。

她不是看不出苏婉在耍花招,只不过这里到底是苏家,主人家都说苏婉身体不适,她一个外人也不好太逼得太紧。

如今好了,宫里的太医是不会帮苏婉撒谎的。

“这位姑娘身……”

“这位太医,还请等等。”

太医收回手,话刚说到一半,被走到门口的李凤佳尖锐的声音打断了,李凤佳更是故意将声音往高了扬,企图把太医后面的话盖过去。

“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可否借一步说话?”李凤佳看了苏洛一眼,对太医说道。

太医却并不买李凤佳的账,嘴巴张了张,就要继续往下说。

李凤佳见状,再次挥手阻拦,慌乱地从袖子中掏出一个物件,借着宽大袖子的遮挡,偷偷摸摸的塞到太医的怀里,讨好地笑了笑:“不知这位太医可否借一步说话?”

太医将李凤佳给的东西随手扔在床上,看向李凤佳的眼神就好似在看垃圾似的:“你以为老夫稀罕你这点东西?”

商人能给的无非就是一些蝇头小利,比起苏丞相的人情可差得远了。

李凤佳不懂得这个道理,以为太医是嫌少,又压低了声音,保证只有她和太医能听到:“只要大人肯帮忙瞒过这一次,事成之后,城北衡源街的一间三进院子就是您的了。”

“苏二姑娘面色红润,可见身体健康。方才还吃了不少东西,可见精神头也不错。”太医只觉得李凤佳蠢得可怜,遂懒得理会,自顾自地说道。

装病被拆穿,苏婉和李凤佳下意识的看向方姑姑。

方姑姑回了一个讽刺的眼神,道:“苏二夫人,苏二姑娘真真是好大的单子,此事老奴定会报给太后娘娘听,您二位好自为之。”

说罢,她不再停留,转身出去了。

苏洛大概能猜到方姑姑是要去做什么,幸灾乐祸地对苏婉说道:“恭喜二姐姐,重获自由。”

“苏洛,你个贱人!”苏婉一掀被子,从床上跳下来,直扑苏洛。

玉书和玉琴立刻挡在苏洛的面前,护着她往门外退。

“多行不义必自毙,二姐姐不过是在自食恶果罢了,可跟我没关系。”苏洛笑嘻嘻道。

做戏不做全套,被抓住了把柄,能怪谁?!

“苏洛,别以为你赢了,我告诉你,早晚有一天我会把你踩在脚底下,我一定要把你踩在脚底下!”苏婉疯了一般大喊大叫。

惜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