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第116章 社稷与孝顺(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6章 社稷与孝顺

向华宫。

这座处于王宫东面最大的宫殿,此刻已经成为了属于扶苏的太子宫。

不过李缘身为后世人,更喜欢称呼‘东宫’。

此刻,扶苏坐在桌案上,抄录着一本《尚书》;不是真的抄录,主要是为了开始练习写字和书法。

一边抄录,一边听着李缘这个夫子给他说的一些道理。

“孝顺,这是咱们华夏一直以来的美德,这一点我就不多解释了。我要说的是,在国家层面上,这只能是一种美德。”

扶苏和身旁在给他研墨的蒙恬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云里雾里。

“扶苏,等你继位以后就算要修改法律,你也得记住这一点:你可以提倡孝顺,也可以在法律里给它设定一个下限,但不能以法律手段去规定如何孝顺。”

“因为如果孝顺可以成为一种进身之阶,那么这孝顺就变味了。”

李缘指的是历史上,举孝廉制度到后期彻底变成形式的事,以及后世一些网络上,随着“网红”一词的兴起,一些作秀行为也延伸到了孝顺这一方面。

诚然,举孝廉是华夏历史上选官制度发展的其中一步,在初期确实提供一定作用。

可这终究是有许多局限性,让它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时的战国时期,人们对孝顺的认知很深,深到如果再发展一段时间,真的能在制度上提供出举孝廉出仕的土壤。

李缘不觉得此时的大秦需要,所以他得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思想。

如果有人能通过孝顺之名就进入朝堂,在他看来,这是对朝廷法度和百姓的一种不负责任。

因为名声不等于能力。

再说了,历史上的扶苏可真是“太孝了”……

他相信他的政哥不会再变成历史上那个暴君,可他仍旧想把这种思想灌输给扶苏:社稷比孝顺重要。

“扶苏,为君者,绝不能把孝顺放在第一位。”李缘想起了历史上的某位天可汗:“如果有人能力极强,大半个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但他的父亲却要把家产给另一个能力不强的孩子。这个时候,从天下角度来说、对百姓来说,这一家人里,可以不孝顺。”

“如果你父王弄得大秦天怒人怨,百姓恨不得推翻他,但你又极得人心,这时候,你是愿意担着不孝顺的名头拯救大秦和百姓,还是愿意担着孝顺的名头看着大秦死亡?”

“要真有那种情况,你也可以不孝顺。”

蒙恬都惊呆了!

在这个父子间不能有违逆之举的时代,他感觉这就是在撺掇造反……

扶苏却愣了两下。

这话……

父王好像也说过?

“夫子,可孝义不是应该的吗?”蒙恬开口问道。

“当然应该,他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几个品质之一;但总有东西比他更重要,比如天下。”李缘又指了指他:“假如你爹蒙武要造反,你愿意孝顺听他的吗?”

蒙恬:“……”

这话能说吗?

我家没招惹你吧?

“怎么样?”李缘反问了一句:“孝顺在这个时候应该吗?”

看到两人双双沉默,李缘没再说这个话题。

毕竟他只是想埋下一个思想种子,不是让他们真的不孝。

没过多久,扶苏率先从思考中走出,接着临摹那本《尚书》,但看着那些字,他又诞生了另一个疑惑。

“夫子,为何这字不是你的?”

夫子可是科学院院长诶,科学院要制作书籍,为什么不用他的而用副院长的?

一旁的蒙恬也略带好奇的看了过来。

李缘能说什么?

当然是他不会写啊!

他在大秦地位已经这么高了,结果万一人家一看字跟鸡抓出来似的,那他还要不要面子?

最后一个修仙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半岛远行
半岛远行
一直都只想安安静静地研究数学、历史的班行远从没想到自己总会莫名其妙的被牵扯进娱乐圈。还好,这么莫名其妙的事情没有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反而是娱乐圈被他各种天马行空的神操作给搅合的人仰马翻。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言之不用
魔鬼部队
魔鬼部队
一支解放军的特种部队在演习的时候突然连人带车一起穿越到了抗日战场上,从而演绎出一场场热血沸腾的抗日故事。
风中的旗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警察:芜湖,这个大案我看过
李博阳的抖音给他推荐的,不是清蒸大活人,就是老板把女店员分尸做成牛肉面,又或者是死一户口本的。他的号成功地练成了上午狠人,中午大案,晚上分尸,早中晚都出事。看过各种大案的他离奇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狠人遍
景燿
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
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
关于穿越80年代:驯虎打猎做山霸王:做杀手太累人了,找女朋友的时间都木有!正当崔牛这么想的时候,就被一枪干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山村。他穿越了!他收服十万大山里仅有的一只大老虎,帮他拿下无数猛兽!温柔
太凌雕
我,杂役弟子,开局觉醒血狱体
我,杂役弟子,开局觉醒血狱体
“我穿越了。”“成为了太玄神宗的杂役弟子……”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在这里开采灵石,只要能挖到上等灵石,那他修仙资源就有着落了。可如今,他却只想逃离这里。因为他感觉到了,这里是个吞人的地方,看似是修仙的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