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270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704章

听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忍不住哈了一声。

“这小子,口气这么大?”

刘恒摸了摸鼻子,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怎么有点朱允炆的感觉呢?”

换别人,刘恒的性格不会这么直接。

但这金幕中的汉景帝刘启可是刘恒的儿子,老爹吐槽儿子自然百无禁忌。

萧何表情也是颇为古怪,摇了摇头。

“法家……”

曹参啧了一声。

“呵,儒家……”

汉初君臣对法家思想,抱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态。

大秦就是法家立国,亲眼经历和目睹秦朝灭亡的汉初君臣,自然对法家避之不及。

问题是,让汉初君臣们无中生有创立一个新制度来,他们也做不到啊!

刘邦起事前是个混混,萧何、曹参都是大秦县衙中层吏员,连“官”都算不上。

陈平是个吃软饭的,周勃给人在丧事上吹箫奏挽歌,樊哙是个杀猪的屠户,灌婴是个卖布的。

吕家这边,也就是个当地县城上大一点的地主家庭,而且还是那种被排挤得连老家都待不下去只能跑路去沛县的失败者。

汉初群臣唯一称得上“高知分子”的人是张良,正儿八经战国七雄中韩国丞相的直系后代。

但问题是,韩国的主流思想也是法家……

只不过韩国法家传承来自于申不害和韩非,并不像秦国那样主要来自商鞅。

至于黄老学派,也就是道家,本身没有在任何一个历史上的国家成功执政过,讲究的又是“无为而治”,压根就没有国家制度这种东西可言。

没奈何,刘邦就想,那咱们恢复周礼吧。

儒家毕竟是传承自鲁国嘛,鲁国出自周公旦,那是周礼的制定者。

于是刘邦就找了一个鲁国大儒叔孙通,召集了一帮儒者,打算把周礼弄起来。

结果呢,搞着搞着,刘邦感觉不对了。

周礼毕竟是封建制的东西,它和大一统王朝是两码事。

刘邦是不懂礼仪,但不是傻子。

真要光复周礼,刘邦这皇帝可就太不舒坦了。

刘邦一气之下,直接把吵得最凶一个儒者头顶儒冠拿下来,当了尿盆。

意思很明显,你们搞周礼可以,但别把老子这个皇帝降格了。

老子还是要当皇帝,只不过不走大秦皇帝的那条路!

萧何曹参一合计,觉得这也不行,他们也就提了一些意见。

萧何曹参本身就是大秦吏员,他们提出来的东西自然就是大秦的那一套。

所以搞来搞去,西汉基本上还是捏着鼻子,用了大秦绝大部分东西。

这就是“汉承秦制”。

事实上,汉朝的制度因为黄老学派“无为而治”的存在,反而比大秦粗糙很多。

刘邦、刘盈、刘恒这三位皇帝的集权程度,也远远无法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说是个草台班子,也不为过。

当然,汉初君臣本身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现在,看着汉景帝又要启用法家、儒家一起培养的晁错,汉初君臣这个心情就别提多复杂了。

金幕中,晁错明显也被汉景帝刘启的话给吓了一跳。

沉吟片刻,晁错开口道:

“陛下,若是一下子全部削藩,恐怕会引发全天下的动荡。”

“更何况,您的弟弟梁王也是诸侯王之一,若是把梁王也削了,太后那边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汉景帝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汉景帝的母亲薄太后就生了三个孩子,第一个生的馆陶公主刘嫖,第二个生的是汉景帝刘启,第三个生的是梁王刘武。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