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2515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515章

这件事情发生后,秦桧心中恨透了韩世忠。

只是当时没有机会,如今机会来了,他当然不可能放过。

按照秦桧的计划,韩世忠麾下最为精锐的“背嵬军”将会被调到临安府。

表面上这是一种信任,但别忘了临安府的实际军权掌控在杨沂中手里。

杨沂中作为最高长官,拥有皇帝的旨意,随随便便就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背嵬军拆散,彻底融入到临安数万御营军中,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没有了背嵬军,韩世忠剩下的其他龙套部队就非常容易处理了。

赵构听完秦桧的机会之后,一边赞同,一边又有些不忍心,道:

“韩世忠对朕还是忠心耿耿的,这样做恐怕会让人寒心吧?”

当年的“苗刘兵变”,就是韩世忠率领大军回返,将苗、刘两个叛徒给杀掉的。

韩世忠对赵构有救命之恩!

而且后来每次对金国作战,韩世忠也非常拼命。

重要的是,韩世忠还很听话,朝廷说北伐就北伐,说班师就班师。

诸多因素结合起来,赵构虽然不喜欢韩世忠主战派的观点,但对韩世忠的忠诚是相信的。

秦桧显然早就已经料到了这一点,立刻又拿出了一份奏章。

“陛下请看,这是韩世忠麾下官员胡纺的奏折!”

赵构接过这份奏折一看,发现上面主要说了一件事情。

韩世忠有一个心腹名叫耿著。

耿著在得知韩世忠被剥夺兵权之后大为不满,于韩家军中煽动人心意图谋反,打算将兵权夺回交给韩世忠,对大宋朝廷不利。

秦桧安静的等待着赵构发火。

他内心中非常清楚,兵权这个东西,就是现在赵构的死穴!

果然在看到这份奏折之后,赵构勃然大怒,拍了桌子。

“这个韩世忠,亏朕还对他这么信任,他竟然让心腹暗中做出这种事情?”

“立刻把岳飞和张俊召来!”

很快,枢密使张俊和枢密副使岳飞就进宫觐见。

秦桧站在赵构旁边,看到岳飞的模样,眉头就是一皱。

岳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军人,多次面见赵构的时候也是将军打扮。

如今出任枢密副使后,岳飞自觉都辞去军职了,便改穿文官的服装。

岳飞本身习武多年,气宇轩昂,穿上文官服装之后更显成熟俊朗潇洒。

秦桧明明是宰相,但每次面对岳飞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个大户人家公子身边的小跟班!

秦桧,嫉妒啊。

但表面上,他还是一言不发。

岳飞,你等着吧,马上你的死期就到了!

赵构咳嗽一声,对张俊、岳飞正色道:

“两位卿家,你们既然已经是枢密使,那就应该去检阅一番御前兵马。”

“就从淮东开始吧。”

说到这里,赵构特地加重了语气,道:

“若是发现了什么问题,尔等绝对不能姑息,必须依法办事!”

岳飞闻言,不由皱眉。

张俊倒是没什么反应。

秦桧看着这一幕,觉得还是要敲打一下岳飞。

于是在岳飞离开之前,秦桧特地在政事堂召见了岳飞。

“岳大人,听说韩家军因为韩世忠之事,对朝廷怨望深重。”

“此次前去,还请务必小心,且备反侧!”

秦桧说到后面,也是直接提醒岳飞,注意韩家军谋反!

岳飞闻言,心中大为不喜,冷声道:

“韩大人已经按照朝廷的命令解除了军职,他麾下所有的军队也全部按照朝廷命令调动,怎么可能会有谋反之心?”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