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第53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34章

如今秦始皇一提到赵主父,扶苏自然就想起了这对父子的故事。

秦始皇呵呵一笑,淡然道: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李旦若是真用了这个办法,对解决事情没有任何帮助!”

“看着吧,这大唐还会有更多的好戏上演的!”

西汉世界之中,刘邦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李旦,怎么如此天真?”

“他不会真以为这样就能解决儿子和妹妹之间的矛盾了吧?”

大汉群臣也是连连摇头。

萧何道:

“李旦的母亲武则天,连皇帝都能随意废立,李旦本人都被废过一次。”

“就算李隆基坐上了皇位又能如何?太平公主取胜之后,废掉李隆基也就是了。”

曹参嗯了一声,道:

“真让位给李隆基,反而会更加激化矛盾。李隆基不想要当一个名不副实的皇帝,太平公主也害怕李隆基利用皇帝的名头强大起来,两人之间的斗争会变得更残酷!”

刘邦摸着下巴,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吕雉的座位。

那里空空如也。

刘邦放下心来,感慨道:

“后宫干政,真乱象也!”

一旁的刘盈眨了眨眼睛,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出现了。

父皇,似乎是在暗示我呢?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呵呵一笑。

“脏唐臭汉,名不虚传!”

“自家人都相互残杀,从开国一直杀到盛唐,从祖宗辈杀到曾孙一辈,这历朝历代的皇族,哪个有李氏皇族这么没底线的?”

作为大唐之后的第一个华夏王朝,赵匡胤对大唐一点好感都没有。

赵匡胤大半辈子都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度过,亲眼见证了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的惨状。

在赵匡胤看来,这都是大唐李氏皇族无能,才导致天下如此大乱!

赵普闻言连连点头,道:

“归根结底,大唐以门阀治天下,门阀和皇族一同趴在老百姓的身上吸血,这般统治怎能持久?”

“只有如大宋一般,皇族和士大夫共天下,君民之间如鱼得水,才是正道!”

赵普的话,立刻得到了一众文官的连声同意。

这些文官,都是经历大宋科举,一步步选拔考上来的。

他们的阶级,大多是地方上的小地主、小家族。

用一句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出身寒门”。

若是在大唐那种论出身,看血统的门阀时代,这些寒门士人一辈子最多当个八九品的县令,也就到头了。

只有在大宋唯才是举的科举制度下,寒门士子方可凭借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进士,跻身士大夫阶层。

相较于大唐几百年一潭死水,被门阀垄断的情况而言,大宋士大夫阶层是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晋升的,无疑要优秀太多。

赵匡胤心中得意,笑呵呵道:

“朕发条弹幕,让这些姓李的知道什么叫丑陋!”

赵普吃了一惊,忙道:

“陛下且慢!”

“其他朝代的皇帝对陛下多有误解,臣以为陛下不必跟他们做什么口舌之争。”

赵匡胤闻言不由哑然。

想了想,好像还真是。

“这些家伙总喜欢针对朕,哼哼,朕偏不给他们这机会,气死他们,哈哈!”

赵匡胤看着金幕,得意地笑了起来。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太平公主虽极力阻止,但李旦也是铁了心,不顾她的反对,仍旧在第二次登基的第三年,将皇位禅让给了李隆基。】

画面之中,群臣朝着头戴皇帝冠冕,身着龙袍的李隆基下跪。

“臣等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农家妇女,我踹懒汉带女儿暴富
穿成农家妇女,我踹懒汉带女儿暴富
我穿成了一个农家妇女,原身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婆家人的意见开始大了。而原主从怀孕时就开始承受各种精神压力,生产时又难产,一口气没上来,人就没了。这一家子虽然都重男轻女,但我不会,因为我在现代想要孩子还求
佚名
逆天丹帝
逆天丹帝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武道至尊!比功法?我的小弟人手一本神级功法。比丹药?我的极品丹药拿来喂狗。天才?凡是遇到我的天才,全是被碾压的命!顺我者昌,逆我者死!
佚名
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
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
关于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赶海+钓鱼+日常+美食+宠物+种田+情感+逆袭+乡村+家长里短+轻松搞笑+发家致富)严初九上门去给太太帮了个忙,身体竟然发生了变异。从此钓鱼爆护,赶海爆桶,捕鱼满仓,寻
作家了了一生
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
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
关于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问:穿越成洪荒先天葫芦藤怎么办?答:别想那么多,先带娃吧!陆青阳穿越洪荒,成了先天葫芦藤,结果身上的七个葫芦,也化形成了葫芦娃!大娃整天背对众生,念叨“吾为天帝,当
爱吃秀米
想骗情?那就别怪我开虐了
想骗情?那就别怪我开虐了
曾经,她满心欢喜地以为,他望向她的目光里,藏着的是矢志不渝的深情。他温柔的话语、贴心的举动,让她在爱里沉醉,以为这就是一生的归宿。然而,背叛的真相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将她的幸福炸得粉碎。那些甜蜜的过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