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只有8年寿命,我选择梭哈

第17章 骤雨疾风,妖道下山(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章 骤雨疾风,妖道下山

村外一处小潭边。

一个身影顶着烈日,手握长刀,在沙土上不断摆出一个又一个动作,乍看上去似乎是有些笨拙,但细细一看却又像有些门道在里面。

“不行了,太累了,顶不住了。”

丁义停下了动作,气喘吁吁的来到了树荫下坐着,拿起了一旁的葫芦拔开了木塞,咕嘟嘟的就灌了起来。

自从几日前获得了那本刀法后,丁义便每日白天来到这小潭边练习,主打一个风雨无阻,为的就是早日能够有所突破。

而其手上的长刀,则是用一块铁皮强化而成的精制长刀,足足花了他三个月的寿命。

一开始,丁义刚接触刀法也是兴趣十足,每日能练上三四个时辰,也就是早上三小时,下午三小时。

但几天下来,其浑身酸痛,如今更是练上一个小时就坚持不住,累的气喘吁吁,汗如雨下。

“这特喵的,小说里那些人一练就是一天,纯属放屁!”

丁义靠在树干上,放下了葫芦,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吐槽道。

“这下麻烦了,虽然练这个刀法感觉的确挺顺手的,但是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完全没有境界的概念啊。”

丁义拽着地上的小草,有些心烦意乱。

但比起这些,还有一件事更让丁义感到有些麻烦。

那就是最近几天的夜里,其能够明显感觉到涌入自己屋里的那些诡影螯的缩减了不少,即便他特意准备了一碗兽血,也无法引来更多的诡影螯,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寿命增长来源受到了限制。

“不会是被我杀完了吧?”

丁义越想越慌,毕竟这安玩意一旦没有了,自己还真不知道去哪搞寿命来支撑自己的强化。

“不管了,最近再观察下。”

丁义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后站起了身,扭了扭自己酸痛的手腕,接着便拿起了刀继续练了起来。

另一边,白云观。

观中央的大殿内,白云子盘坐在一个蒲团上,双手掐着发诀放在膝盖上,双目微阖,口中念念有词。

忽然,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双目缓缓睁开看向了门外的方向。

“师兄有事唤我?”

一个声音传入了殿内,随后青云子的身影便从门外走了进来。

“山下的神像似乎出了问题,近些时日血煞不曾增长,甚至有了衰弱的现象,劳烦师弟前往一观。”

白云子缓缓说道。

“哦?竟有此事?”

青云子眉头一皱,口中缓缓说道。

埋在小坛村地下的神像血神像乃是白云子从主观那带来的,与其心神相连,即便隔着数十里的距离,这白云子也能对那神像有微弱的感知。

“师兄放心,我这就下山。”

青云子对着坐在那的白云子一稽首,随后便转身朝着殿外走去,不多时身影就消失在了门外。

殿中的白云子见此,这才缓缓闭上双目继续打坐运功起来,这个月从石像那吸收的血需要尽快炼化,否则时间一长便会衍生杂质,反而对修行无益,这也是他为何派遣青云子下山而非自己前往的原因。

轰隆!!

一声惊雷猛然响彻在天穹,下一刻,豆大的雨珠如同珍珠一般倾盆而下,落在干黄的土地上后便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响。

灰暗的天际一眼看不到头,让人不由生出一种压抑之感。

“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雨。”

丁义站在屋内,看着门外迷蒙蒙的一片,有些感叹的说道。

“心中总有些不安的感觉。”

汉堡没有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