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儿你无敌了,下山去吧

第734章 有些过分了(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734章 有些过分了

第734章 有些过分了

杜卿云的脸色逐渐沉冷。

“说归说你脱衣服几个意思?一点小事就要对我以身相许?我可是你小姨啊喂,你正经点,还脱?好吧你是不是得先问问芷柔和映雪的意见,我呢……”

“小姨你想啥了,我就是衣服太湿准备换身衣服。”

杜卿云眸中飚出两道寒意:“有话不能一次性说完?”

叶北辰嘿嘿一笑,从骨罐里把一些储物袋拿出来:“这些你拿着,可以分发给白家子弟。”

他有足够大的储物法宝,这些储物袋留着也没用。杜卿云毫不客气的收下。

“走了!”

话音落下,人就已经消失了。

叶北辰嘀咕:“怎么小姨看起来有点不高兴呀!”

……

此间事了,叶北辰准备回一趟京都凌烟山,积分足够他跻身前十了,他也该想办法进入天绝阁了。

沈家二百余人全部阵亡的消息并未传开,所以王天戒三人还在不遗余力的散播杀手人在凌罗谷的讯息。

收到消息的修者也没人来凌罗谷看热闹。

因为不敢。

沈家宁错杀不放过,敢来凌罗谷的人,要是被沈家的看见,肯定会被当场诛杀。沈傲回到家族之后,告诉了沈正雄自己的所见,沈正雄当天便亲自领人赶到凌罗谷,足足在附近搜寻了三天。

一个族人也没找到,最终确定那二百多人全部身亡。

这个消息,在几天后逐渐传开,轰动了整个西南地区。

因为没人知道那个杀手到底用了什么手段镇杀了沈家二百余人,但因为沈傲看见了山谷中的火海,所以大部分人都在猜测那个杀手应该是寻找了某种神火。

没有人会将他和天劫联系起来。

而杜卿云自然也不会泄露这个秘密。

后话暂且不提。

叶北辰在西南地区转悠了两天才找到王天戒三人。

他们还在不遗余力的散播消息。“喂,听说了吗?暗杀沈家子弟的那个杀手最近藏身于凌罗谷中。”

“胆子也真够大的啊,居然敢招惹修仙世家!”

“沈家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宗门,但也有足够的底蕴,我看那个杀手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秦野和王天戒一唱一和,唾沫横飞。

忽地,一道身影自天边飞来,洪亮的声音响起:“你们这消息已经过时了,沈家两天前派出二百余人去凌罗谷围剿那杀手,全被反杀了。”

叶北辰出现,王天戒等人皆是一愣。

旁边几个散修惊讶道:“开什么玩笑,一个杀手能同时干掉沈家两百多人?”

“不是说那个杀手只有神魂一重境的实力吗?”

“肯定是谣言,这年头谣言猛于虎啊!”“要不咱们去凌罗谷看看?”

“得了吧,万一被错当场杀手怎么办,我可不想英年早逝!”

红拂盯着叶北辰,问道:“你怎么来了?”

三人都不解的盯着叶北辰,他这会儿不应该在凌罗谷吗?

就连他们都不认为叶北辰能够这么快重创沈家。

叶北辰给他们使了个眼色,道:“都愣着干嘛,该回京都了。”

有些话不好当着外人的面说,三人便默默的跟着叶北辰离开。

庄小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赤潮覆清
赤潮覆清
关于赤潮覆清: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反叛满清,天下云集响应,酝酿起清初最大的一场动乱,史称三藩之乱。侯俊铖就在三藩之乱的前夕穿越到了清朝,历史上的中华走上了一条百年屈辱的邪路,且看侯俊铖如何扭转乾坤,在百鬼夜行的黑夜之中高举赤旗,为国为民寻得一条赤阳如血的生路!
金黄的鸡翅膀
万界倒卖
万界倒卖
关于万界倒卖:本书又叫林夜觉醒前世记忆。发觉自己成为了一个异世界大周帝国的九皇子。这个世界上有着后天,先天,宗师,大宗师,陆地神仙,天人等境界。林夜自己却只是一个中庸者。好在刚刚觉醒记忆就绑定了诸天交易空间。丹药,功法,镭射炮,导弹,源源不断的交易而来。同时在绑定诸天交易空间的时候,聊天群也随之而来。从此以后林夜也相当于拥有了两个金手指。
天下帝一
白昼妄念
白昼妄念
卫妤在当摆设妻子和别人的心尖宠之间选择了后者。 可后来,抛弃她的和宠爱她的,都入了她的局。 爱这种东西,痛过才会记忆深刻。
兔耳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留学被坑,他掏空欧美家底不过分吧
留学被坑,他掏空欧美家底不过分吧
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留学生,不曾想一次空难意外,被美国佬坑惨了。 眼看着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行李箱被拍卖,他却无能为力。 好在觉醒了神秘异能,一双神眼洞穿一切,从此,身在异国他乡的他开启了捡漏之旅。 外国友人:“他所到之处,皆有宝藏!” 直播间观众:“这主播能处,有好事他真的想着我们!”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