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

第二百七十四章 啊,昭和的气氛(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百七十四章 啊,昭和的气氛

那座关门后面就是关白魂牵梦萦的京都啊!

虽然关白已经逝去二十余年,但作为当年侵朝日军一员,曾一度以为自已会追随大军为关白打下明国首都的安国寺阁下,在距离明国首都如此近的距离,他的个人情感无疑是复杂的。

这是人的本性,无关他对于帝国,以及对于主公大人的忠诚。

安国寺的遗憾也是发自内心的,这个遗憾却不是因为关白的去世,也不是因为日本没能夺取朝鲜战争的胜利,而是因为他明明可以率领他的士兵夺取这座关门,然后长驱直入北京,却不得不因为主公大人的强硬而将那冲动深深的压抑。

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这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

无疑,第五师团长安国寺是第二军的强硬派,所谓“强硬派”是大本营的一帮作战参谋们搞出来的说法。

强硬派希望通过此次关东大演习渗透帝国的京畿地区,最好是能够武装接管山海关,并实际负责帝国首都的安全。

有“强硬派”,自然就有“软弱派”。

被参谋们称为软弱派的那一部分将领并非骨子里软弱,也并非战斗软弱,而是相较于叫嚷着要搞大渗透的强硬派,他们更多的希望能够通过帝国合理的体制以及渠道,确保皇帝亲军的根本利益。

“软弱派”的代表人物有第二军的参谋长官胡全、第六师团长许显纯,旅团长尚可进、李兆基等人。

“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则是第二军的司令长官李炎昭、第五师团长安国寺、旅团长岛津平八郎、东村太郎、刘兴祚等人。

旅团长以上级别将领中,赵明、沈世魁、刘招孙等人态度并不鲜明,既没有明确表示过支持“强硬派”,也没有明确表示过支持“软弱派”,因此这三人被参谋们鄙视的称为“骑墙派”。

早在关东大演习正式开始前的一个星期,第二军的灵魂人物、也是军司令长官的李炎昭就召集了司令部的一部分青壮参谋,制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行动计划。

这个行动计划的目标就是夺取京师。

根据参谋们的推演,如果关键时候必须夺取京师,那么需要一次出动至少两个师团的兵力。

其中一个师团直接进驻京都,负责监视或解除京都驻军的武装。另一个师团则要进驻紫荆关、居庸关等内线长城重卡,对距离京师最近的宣大等镇密切监视。同时需要使用目前所积蓄的军需准备量的二分之一,甚至还要多。

这个计划中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一旦夺取京师后,不能有效控制京师及朝廷,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战事必然也会迅速扩大。同时,江南的特区也将会面临南都方面的军事压力。

根据皇帝亲军现有兵力,想要完全控制京畿地区并确保朝廷稳定,两个师团的兵力就远远不够了,需要至少五个师团。

那么,就有必要将在日本的第一军抽调两个师团回国,朝鲜的特别军队也要拼凑出一个师团,联合舰队方面则要封锁天津海域,并确保对长江及东南沿海的控制,确保南边的帝国军队在收到“伪旨”后北上。必要时,联合舰队的陆战部队也要登岸,协助陆军控制运河。

同时,大本营要在关东地区进行总动员,生产建设兵团及大量的日本幕府俘虏都要充分利用起来,动员关东的百姓踊跃参军,形成良好的后勤及兵源输送,为帝国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半年以上的作战时间只是第一阶段,第一阶段需要的军费将达到五百万两以上。

这显然不是皇帝亲军能够承受的。

傲骨铁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王归来在都市
天王归来在都市
[杀伐果断/不圣母/单女主]订婚前夜,遭好兄弟陷害入狱十年,父母被害,弟弟被杀,妹妹被买去黑市,未婚妻也成了仇人的女人,少天子一怒,山河震动,苍穹颤栗,血流成河......
飞翔人骆驼2
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
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
(搞笑+生活+养龙+无系统)陈凡穿越成为了一处濒临破产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养龙场。为了更好的活下去,陈凡决定将这个养龙场发展起来。然而随着陈凡养的龙越来越多,他突然发现:为什么我养的龙都有点不正经呢?
冯小艾
下山狂医:权势滔天
下山狂医:权势滔天
【医术无双+装逼打脸+杀伐果断+都市修仙+热血爽文】五年前,订婚当晚,他父亲死于非命,惨遭退婚的他从此销声匿迹。五年后,他卷土归来时,已是神榜第一强者,更是当世第一神医!这个世上,没有他杀不了的人,也
公子如龙
救下大佬后,我成了他的掌心宝
救下大佬后,我成了他的掌心宝
她,坚韧倔强的小可怜,父母双亡后寄人篱下,吃尽苦头,高考前夕还被迫辍学换彩礼,最终确诊脑癌,命运悲惨。然而,一次轮船沉没,她舍己救人,跳入冰冷大海,救下的竟是京圈豪门大佬。大佬重生到三年前,誓要改写她
佚名
综穿之莲花游记
综穿之莲花游记
【同人,双楠,水仙向!!看清再入】[注:一见钟情类型]跳江未遂的李莲花被混沌珠小胖鸟捡回去在洪荒领取长生大礼包后进入三千小世界游历......开篇过渡世界:洪荒金手指,长生大礼包领取凡人李莲花——圣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