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

第五百二十八章 罗织成罪 酷法拷讯(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五百二十八章 罗织成罪 酷法拷讯

风闻奏事是科道言官的权利,一句话概括就是可以道听途说,不加印证也不必署名便写成题本送达通政司。

换言之,这是朝廷给予科道的极大权力,初期对于整肃吏治起到了极佳效果,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权力就成了党争工具。

发展到现在,以致于内阁重臣在收到科道弹劾,哪怕明知不符事实,也要向皇帝提出辞职或避居在家等侯调查结果。至于皇帝批不批准则是另一回事,倘若连这态度都不肯做,那重臣所遭受的舆论风暴必然更大。

因为,这是对整个科道的藐视了,是清流之共敌。

准确的说,大明朝的科道清流们把控了整个国家的“媒体”,所有的声音都是从他们嘴里发出。

而清流的外围各种读书社则是“自媒体”,京师一有风潮,各党外围随之开动,瞬间便能传遍天下。

朝廷大事,老百姓知道个啥?

还不是读书人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读书人说那是个奸臣,那百姓就跟着咒骂。读书人要说那是个忠臣,那百姓就跟着烧香。读书人说鞑子是正宗,尊孔奉理教,剔发是新朝雅政,没什么大不了,那百姓就跟着剔呗。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道理。

百姓,可不够格当这个“民”。

因而,科道清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他们被称为“显贵”,便是缘于他们有这睁眼说瞎话而不被追责的权力。

当朝重臣为了能够保证工作进行,政令推进,则势必要拉拢科道,如此一来,朋党自是应运而生。

敢于藐视科道“小臣”的重臣们,大多狼狈回家。

强硬如张居正者,对于科道的打击也是依靠科道,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而非赤搏下场与当事人一较手腕。

东林党在历次朝争中主力都是科道,党内很少有“大臣”存在,这一方面是因为万历不喜欢东林党,另一方面则是东林党无论是创建者还是后来者,都没有什么实务人才,只知夸夸其谈,不通实际,难堪大用。

历数东林党过往,能为“大臣”者真是寥寥可数,当朝独相叶向高算一个,当过吏部尚书的赵南星也算一个,治水大师,后来死在辽阳的袁应泰算一个,其他人,都扎堆在都察院和六科,没有杰出人物,所擅长唯花花文章。

孙承宗这种,不过是半个东林党人。其与东林党只是政治观点有些相近,但绝非核心,否则,也不会在东林党全军覆没,大小骨干都在诏狱等死时,带兵在通州对于是否进京犹豫不决了。

良臣两世为人,对东林党看的很透。

他学曾国藩招兵,回家乡拉拢子弟,是学湘军想以亲朋关系为钮带拉出一支能打的军队来。

东林党却是直接和曾国藩如出一撤,都是师生关系为钮带,区别在于湘军是打血仗,东林党打的是嘴仗而矣。

很难说,曾剔头组湘军时是不是参考了东林党。

因而,对付东林党其实很简单,就是学张居正对付科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你李三才不是要入阁么,五党费了那么多力气,还派人到凤阳搜集李三才贪脏证据,却始终不能有进展。

这说明什么,说明东林党防着呢。

既然正面攻不破,那就侧面来,风闻好了。

说起来,五党也是帮废物,都被东林打成那样了,还守着官场规矩,事事给自己弄个束缚,放不开手脚,活该最后被东林党打成龟孙。

对此,良臣对五党是十分的鄙视。

傲骨铁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上前摇最长末世文!
史上前摇最长末世文!
关于史上前摇最长末世文!:史上前摇最长的末世重生文!(不报菜名)上一世孔昭意被亲爹骗回家索要钱财,不成想陨石落地,末日开始。海啸、飓风、大雨、病毒、丧尸、种种灾难接踵而至。缺衣少食的困境下,亲眼看着妈
吞梦心
穿越后,我觉醒了吗喽升职器
穿越后,我觉醒了吗喽升职器
前世,她身为护国长公主却被人四肢被砍断炼成了灯油,背后的皮被剥下做成了灯笼落得个惨死的下场。重活一世,她绑定了吗喽升职器,只要不断战斗就能升职变强。同时她也明白这个世界存在气运,而前世害她至死的人,就
佚名
桃园妙手
桃园妙手
林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桃花村行医,寄宿在杜寡妇家里,杜寡妇家里还有两个漂亮的小姐姐,就带着她们一起种田致富,日子爽得不行;但是更爽的还是这个村医,为村婦排忧解难,救死扶伤;这个平静的世外桃源却远远不是表
静待花开
重生,她救了原被霸凌而死的少年
重生,她救了原被霸凌而死的少年
尚箐,上辈子品行恶劣的的女人,她重生了!重生,不是给至善之人一次弥补遗憾的机会吗?给他们的一次福报吗?或许,也是给她一次机会:带着悔恨,歉意,赎罪的心,一次弥补过错的机会吧。那么,她,一定要抓住!也一
几许轻颜
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我赌赢了
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我赌赢了
醒掌天下权,一着不慎满盘输;醉卧美人膝,一心不乱步步局。前世,家族掌权人的大嫂被奸人蒙骗打压他,自那以后,他的人生轨迹一落千丈,郁郁而终;再睁眼,面前最疼爱的妹妹也因为爱上那个奸人,对他落井下石!可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