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5章 他还真能造反!(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章 他还真能造反!

李彻兴奋地回道:“东北,山海关外,宁古郡。”

“啊?”

听到这个地名,杨叔整个人都愣住了。

“殿下。”杨叔顿时急了,“您知不知道宁古郡是什么地方啊?”

李彻微微一笑。

我当然知道,那是我的故乡啊。

杨叔焦急地在院中踱步,嘴里不停说道:“那是罪徒流放之地,是整个大庆最贫瘠的地方。”

“那里的冬天非常漫长,尤其是其北部地区,冬季几乎占据了全年的一半时间以上。”

“更别提那里周遭都是蛮族,南边还有高丽国,而且和中原的交通不便。”

杨叔站在原地,盯盯地望着皇宫的方向;“陛下这哪里是让你就藩,这分明是让你送死啊!”

身为李彻的管家,杨叔本人对庆帝毫无好感,更别提忠诚了。

他是被杨妃接济的前朝落魄士子,一直都效忠于杨妃,杨妃去世后这种忠诚便转移到李彻身上。

换句话说,如果李彻今日死在朝堂上,杨叔能立刻拉起一票人造庆帝的反。

“杨叔,这已经很好了。”李彻安慰道,“至少在那里还有活路,怎么都比留在帝都要强。”

李彻没有试图解释,其实东北那片土地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贫瘠。

恰恰相反那里可能是大庆最富饶的土地。

在他的世界中,那片土地的开发是从晚清开始的。

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农耕文明的王朝试图开发过那片宝地,以至于那里一直被游牧文明占领。

天气寒冷是主要问题,战略位置和交通不便是次要问题。

即便是自己,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随后才能开发出那片土地的恐怖潜力。

“殿下”老管家双眼泛红地看着李彻。

自家殿下还是那么懂事,和小时候一样。

无论在外面受到什么样的欺凌,他回到家都是一副温和的模样,从不迁怒于下人。

杨叔眼中闪过一丝果决。

“殿下,我去召集帝都里的老伙计,和您一起去宁古郡吧。”

说罢,杨叔转身就要走。

李彻连忙拽住他:“万万不可!”

记忆中,杨叔口中这些所谓的老伙计,那可个个都不是善茬啊。

他们都是前朝皇室豢养的死士,前朝覆灭后虽然大部分都隐姓埋名回归正常生活,但仍有小部分在帝都蛰伏了下来,寻找机会。

这些人的身份连李彻都不知道,只有杨叔能联系到他们。

如此看来,原身被庆帝猜疑还真不冤枉。

他是真有造反的本钱!

“杨叔,您听我说。”李彻将杨叔拉住,认真说道,“我刚刚封王,朝堂上下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这时候您突然把一帮人弄来,这不是把把柄送到他们手中吗?”

“到那时候坐实了罪名,我被问罪倒是小事,还会让这些兄弟被牵连。”

杨叔并不莽撞,只是一时情急,有些晕头了。

听到李彻的分析,他忧心忡忡地停下了脚步:“那怎么办?殿下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就藩,身边肯定要有些人手的。”

“陛下已经准许我,可以组建一千五百人的亲卫队,从帝都各营中选拔。”

杨叔闻言,脸上的愁容更甚:“帝都守军三大营,再加上禁军和城防军都是皇帝的嫡系,这样的亲卫殿下如何能用?”

李彻的嘴角抽了抽。

自己又不想要造反,为啥不能用。

杨叔这是自动把自己代入到造反大业之中了吗?

不过,帝都军队的这些兵,李彻还真不打算用。

他们是皇帝的嫡系,忠诚度过低,也只是一方面问题。

橡皮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现代却捡到修仙功法
我在现代却捡到修仙功法
都市+修仙+校花+武道+苟+无敌打工仔陈默,一次旅游意外获得临终修仙者苍玄的巨额遗产,自此命运改写。从此在繁华都市中踏上修炼之路,从默默无闻一路逆袭到站在世界之巅。看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隐藏身份,应对各
是皮皮仔呀
洪荒:人族当立,开局罢免太上
洪荒:人族当立,开局罢免太上
穿越洪荒,为躲避量劫,选择闭关变强。巫妖量劫。妖族死意屠戮人族,哀鸿遍野,尸骨无存。人族三祖率领仅剩的百万人族求女娲,拜太上。可圣人却无动于衷。叶玄闭关百万年,出关便听到人族的哀嚎声,绝望声。怒而出关
胡先生
踢我出少林,我灭佛你哭什么
踢我出少林,我灭佛你哭什么
关于踢我出少林,我灭佛你哭什么:林源穿越武道通神宗门林立的世界,成为少林寺弟子。因得罪戒律堂首座之子,被诬陷成人人唾弃的淫僧,不但修为被废逐出师门,还被一路追杀。就连自己的父母弟妹,也因害怕受到牵连,
等风来
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官场是权力的游戏,也是高手过招的游戏。一句话,一个决策就有可能血流成河。可于陈默而言,官场是民心所向,官场更是人间正道。他要当官!他要为人民服务!
一起功成名就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任以虚旅游途中,意外跌落山崖,导致双目失明,却不知穿越到了大明洪武。被救下之后的任以虚,闲着无聊就给村里人补起了课!与此同时激活每日签到系统。只是任以虚不知道的是,他的学生们并不是寻常山村儿童。而是大
再见是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