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第20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0章

筹建这个跨时代科学研究所,是陆知白成婚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自然是非常重视。

杨管事一直跑前跑后,对此渐渐也很是上心,一样是盼着这群人能做出成绩来,不然他不是白张罗一场。

杨管事便问道:“科学研究所是爷的大事,我也希望尽善尽美。还需要什么人手?我去找。”

陆知白对这个管事很满意,道:“辛苦你了。研究所是个组织,就得有规矩,所以第一条,得有一个人管着这群研究员,负责我和研究员之间的联络沟通……就称之为所长吧!”

杨管事连连点头:“这是应当的,那姑爷对这个人有什么要求?”

陆知白道:“人品就不用说了。他得识字,会算账,会管人。最好能懂一点技术,不懂也没事,至少不能排斥,要尊重技术。”

杨管事转转眼睛,回想了片刻,点头道:“这个不难,倒是有这样的人。”

陆知白又说:“待遇嘛,也是一样的绩效制度,底薪二两银子。不出乱子,能出成果,所长的绩效就高。”

杨管事点头问:“还需要些什么人手?”

陆知白沉吟道:“这些工匠,大多不识几个字,野路子出身。还需要一些读书人,算是助手吧,能够帮着打打下手,画画图纸,做每天的研究记录。最后能把研究结果,整理成书稿……”

“姑爷,您想的可真周到!”杨管事由衷地感慨一声。

陆知白神色有些严肃,道:“这些读书人和研究员是一般重要的,研究出的东西不记下来,就没啥意义了。”

“读书人的待遇,一样是底薪一两银子,但绩效要低一些。行了,你看着找人吧……对了,大厨房也要弄好,找些好厨子,一日三餐不能亏了他们。”

陆知白也不再多说,他相信杨管事会让他满意的。

杨管事微微躬身,点头,退了出去。

……

安乐居外头。

王德禄在柳树下等了许久,终于看到蒋平顺从陆府附近出来了。

蒋平顺又高又瘦,脚步轻快的走在路上,咧着嘴在傻笑。

王德禄斜着眼睛瞅他,感觉这家伙傻乎乎,笨得要死,怎么就被人家少爷选中了?

自己又是怎么落选的?他完全一头雾水,关键还没处说理去。

王德禄磨着牙迎上去,招呼道:“顺子!你不是被人家选中了吗,这又是上哪去?”

蒋平顺转头一看,停下脚步道:“王七叔,我回家看看,然后再来做工。”

“正好我也回去,咱俩一块儿,”王德禄跟他并肩而行,打探道,“人家还真要你啦?叫你干什么活儿?”

蒋平顺想了想,有一丝不情愿说,道:“就是……做研究,我也讲不清楚……反正不会没日没夜的干活。”

王德禄皱起眉头:“做啥研究?没听说过呢,不会是跟你一样,捣鼓什么木牛流马之类的东西吧?”

蒋平顺没有应声。

打击和怀疑的话,他听了太多,耳朵都起茧子了,连烦都懒得烦。

王德禄心里急得跟火烧一样,压低了声音说:

“这家少爷感觉怪怪的,其实我也不是多想去……叔跟你说,江宁县那边还有好活等着呢,做一批檀木家具,工钱可不少,不比你这个靠谱?”

“俺不去。”蒋平顺摇头,就这三个字,把王德禄气的。

不过,两人住同一个庄子,抬头不见低头见,于是坐了同一辆牛车回家。

一路上王德禄问东问西,终于问出来蒋平顺每个月是最低一两银子的待遇,顿时恨得连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我!土地公啊!竟然沦落到和乡野精怪抢香火?”他穿越了,开局传承了土地庙,本以为以后的日子是庇护一方百姓,却不想这个朝代的人并不相信玄学,一点香火都没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和已经成了气候的山野精怪达成协
佚名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未婚妻害我,联合一众外人废我修为,伤我父母,残害我家族。他们以为我没了修为就无能为力,成了凡人。真是令他们失望了,我拿下天龙珠,修炼了新丹田,还练成了上古秘籍。我得到了魔龙传承,吞四海,御万道,站在诸
佚名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十八岁的她,刚从高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却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抉择。身为家中独女面对知青下乡的号召,全家上下都犯了难。爷爷、爸妈心疼她,未婚夫又早已投身军旅,这下乡之路,似乎布满了荆棘。于是,她拖着一只
佚名
龙魂武帝
龙魂武帝
【传统玄幻+无系统+杀伐果断+暴爽燃文+百万追读】江尘,江家绝世天才,本是觉醒亘古稀有的神龙武魂,却被人误认为是废武魂土蜥蜴,因此受尽冷眼,卑微如尘。然江尘却是一心向武,百折不磨,崛起于微末,傲立于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