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夜朱元璋

第275章 英雄也老了!(1/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75章 英雄也老了!

朱允熥垂着脑袋:“没钱了。”

朱雄英愣了愣,“什么”

朱允熥道,“东宫没有钱。”

朱雄英瞪大眼,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朱允熥:“堂堂东宫,居然没有钱钱呢”

朱允熥道:“二哥知道大哥你要来东宫。将东官的所有钱财,都捐给了皇爷爷,说最近暴雨联绵,怕大明各地受灾,所以东宫要尽绵薄之力,库房的钱财,都被捐出去了。”

朱雄英有些愠怒道:“你不知道阻止?你不是说库房,是你的人,在管着吗?”

朱允熥耷拉着脑袋:“可是,这事关大明的国运未来,二哥又站着大义,还是带着齐泰等夫子一起来的,我,我也不好说什么。”

若是他阻止朱允炆捐款,那就是不关心大明国运,不心系大明百姓,如此大帽子扣下来,他朱允熥不敢接。

他也不忍心,多呵斥老三,毕竟亲兄弟。

退一万步说。

如果朱允熥但凡有点手段,也不会在东宫混这么惨。

也不指望这家伙,有啥大出息。

安安稳稳的做一介太平王爷,等成年了放出去就藩,比啥都强。

“成了,礼品我自己准备吧,明天一早你来找我。”

朱允熥忙道:“大哥,时间不多了,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朱雄英摇头:“没什么,你去吧。”

“喔。”朱允熥低着头离去。

显得有些无措和懊恼。

等朱允熥走后,朱雄英背着手径直走到书房。

现在东宫哪些人能用,哪些太监婢女忠心不忠心,朱雄英都不甚清楚能信任的,也只有廖家兄弟可以信任。

回到书房之后,朱雄英画了一副图纸,然后对廖家兄弟道:“趁着天还没黑,去找个木匠铺,按照图纸打造出来。”

“好!”

二人走后,

朱雄英端坐在书房上,揉了揉肿胀的眉心。

虽然现在还没有和朱允炆母子,有什么正面的冲突,但他似乎,已经感知到这对母子对自己的怨恨。

何苦呢。

大明非正嫡不立储君。

无论如何,你们应该也看清现实了,怎么说都是一家人,非要走到兵戎相见那幕吗

现在相安无事,时间到了。

让朱允炆去就藩,这比什么都强。

这个江山即便给你朱允炆,也不过只是在开历史倒车。

你执政的那四年,无疑是大明最贏弱的四年。

北疆的鞑靼和瓦刺都打到宣府了,你还想着怎么削藩。

西南土司多次叛乱,如此危急的时刻,你还要让沐王府交出兵权。

在建文帝执政的四年内,对大明的武去畏惧到了极点,不断的在将兵权收拢到兵部,收揽到建文帝的眼皮子底下。

乃至于地方上尾大不掉,敌寇打过来,地方上都不敢出兵。

这体质,

俨然就是准备将大明变成大宋。

这个江山与其交给你,还真不如交给你四叔,和他比,你真的差远了。

朱雄英吃了晚饭,便回房睡了。

这几天,

朱雄英都在适应东宫的生活,很多事他都还没捋顺,不过他也不着急,日子还是要一点点走下去。

另一边。

朱允炆书房。

夜深了,外面暴雨依旧,倒映出书房的朱允炆和吕氏的身影。

“娘。”

洪荒高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仙路
长生仙路
穿越到修真世界十年,林山终于等来了金手指。他意外发现了自己有强化的能力。 无论功法,丹药,法宝,神通,材料统统都能强化...大梦千秋,今夕何年。 不争一世,何以成仙?
九夏忧桑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苏醒而来的萧枫来到了逆天邪神中象征着灭之世界的苍古深渊。这里玄力至上! 渊尘弥漫,渊兽咆哮,该如何立足?
木有引力
系统:我能登录他人的绿泡泡
系统:我能登录他人的绿泡泡
哦吼!他的眼前凭空出现一个绿泡泡的投影界面! 除此之外,他还能靠意念控制界面和登录他人账号! 震惊之余,他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不分男女老幼。 来都来了,要不......稍微看看聊天记录? 于是,他点开了一个备注为“嫂子”的聊天界面……
佚名
穿书七零:退婚后依旧躲不掉帅糙汉
穿书七零:退婚后依旧躲不掉帅糙汉
她,上市公司的金牌销售,因为过劳死穿了。 成了七零年代小说中的一枚恶毒女配。 开局她正在霸王硬上弓男主,下一秒这个局就被她识破。 作为糙汉首长,他对这种作风有问题但机敏的女子也不得不另眼高看。 后来的相亲联谊会上,他果断的拦着她的面前:这个女同志,我看上了! 她:夭寿,怎么又见这个肌肉男!
佚名
玄幻:开局败军,铸造仙脉后无敌
玄幻:开局败军,铸造仙脉后无敌
一个国家的荣辱,和将士们脱不了干系。 兵力强厚,国家便不易被侵犯,兵力弱,就会沦为案板鱼肉,任人宰割。 而他所镇守的国家,本有强盛兵力,却在一战之后溃不成军,就连身为将领的他,也身受重伤,拖着一口气回来。 本以为,为国捐躯都是英雄美事,谁知国人对于败军的他百般羞辱…… 他不在意,可他的家人,不能不在意。 他:“我曾见过仙人,是她救了我。” 没有人信。 他:“总有一天,我会把我失去的,拿回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