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第一千一十三章 风雨桃李荠菜花(4/7)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千一十三章 风雨桃李荠菜花

“赊刀人就是忙碌。”

“人忙心不忙。”

————

大骊禺州境内,荆溪之畔,有座香火只能算是一般的古寺,虽是千年古刹,却因为属于佛门最讲究清规戒律的律宗一脉,即便是初一十五,香客还是算不得多。

这还是近些年来,大骊朝廷开始在各地敕建寺庙、推广佛法,想必在这之前,寺庙真是香火一线如坠的惨淡境况了。

可若是在中土神洲,或是佛法昌盛的流霞洲,以这座寺庙被誉为宝瓶洲律宗第一山的佛门崇高地位,香火鼎盛,可想而知。

记得年少时,与姚师傅一起进山寻找合适的瓷土,老人曾经自言自语一句,树挪死人挪活,泥土挪窝成了佛。

一位两鬓霜白的年迈书生,貌似古稀之年,相貌清癯,在此借住多日,经常与大和尚请教律宗学问,尤其是那部《四分律》。

据说这座寺庙的开山祖师,曾经担任过中土神洲某座著名大寺的上座,还参加过一位三藏法师的译场。

先前陈平安收敛心神归位,这位“居士”不愿在寺内显露,便立即施展了遁地法,寻了处山野洞窟“蝉蜕”为一纸符箓,等到陈平安重新散开心神,再悄然返回寺庙,过山门,入客房,点灯抄经。

今天午时,乌云密布,天将大雨,一时间白昼晦暗如夜。

头别木簪的儒衫文士,坐在廊道中的一张蒲团上,手持一串念珠,轻轻捻动珠子。

来这座古寺数月之久,文士身边并无书童、仆役跟随,只带了些许行礼,衣笥、书箧而已,一切从简。

寺内藏书颇丰,惜半残蚀,多虫蛀。大雄宝殿前边有小池,池中金鲤、鲫数十尾,鱼鳞灿灿。按照山志记载,历史上,曾有仙君异人豢数条小龙于池,皆尺余长,蛇首四爪,有附近香客自年幼到古稀,甲子光阴,每次来寺庙烧香,都会看几眼水池,不见它们有任何茁壮老死的迹象,传闻曾有外乡蟊贼数次闻风而动,夜中潜入寺庙,捕捉小龙装入水瓶内,携带离去,皆半途逃逸,自行返回寺庙池内,水瓶封禁俨然。只可惜一场暴雨过后,小龙皆随云升空,就此销声匿迹,如今水中金鲤、金鲫,据说都是受龙气浸染之缘故,才由最初的青黑转为金色,它们久听梵音,晨钟暮鼓,在此闻道修行,求转人身。

儒衫文士是个大香客,寺内僧人,之前见其谈吐不俗,京城口音纯正,怀疑此人状貌达官显贵,经常主动攀谈,旁敲侧击,后来文士百般解释自己并非出身官宦家族,久而久之,僧人们恭敬之色渐淡,倨傲转浓。有一沙弥则笃定此人是大商巨贾,常问诸多外乡州郡事,经常主动邀请文士一起登山赏景,缘于山巅又一处崖畔,常起白云,云势极宽,凝如玉脂,如雪芝之海,唯山立不移。小沙弥只需叩窗而言“云起”二字,文士便会换上草鞋,手持两支掘后山竹根制游山之杖,借与小沙弥一支,材质轻洁,一同登山,云雾缭绕满山,登山时浑然不知是山起入云,抑或是云下接山。

寺侧有泉净且冽,山僧以青竹长筒引入灶房,煮茶甘甜。那年老文士在此长住,每日都会抄经,随身带有一方古砚,文士经常亲自持砚去往青筒,砚池汲泉而归,用以研墨。后山有御碑亭,为前朝皇帝为太后修福所立,亭外道旁犹有十数石碑,多是当地官员祈雨而起,碑文皆言此寺求雨灵验,与朝廷奏请寺田几亩云云。

禺州境内,百里不同天,自古午时便有晴天响雷的异象,而且沛然水气遇高山而阻,若两兵相接,沙场对垒,故而山中古寺多暴雨,声势惊人,若旱蛟赴壑,急急匆匆,往往短则盏茶功夫,长则一炊,即可复见天日。土人皆言有隐龙行雨至人间,拖尾过此山也。

历史上,这座古寺曾多次遭受兵灾和雷击,一次次毁弃和重建,所幸寺内功德碑上都记得清楚。

曾有巡夜僧人亲眼目睹古怪一幕,电火交织一团,自窗户而入,亮晃晃窜上屋檐。天火灼烧屋内神像的金粉佛面,熄火之后,佛像面如泪痕,而大殿栋梁、窗户皆无损,还有一尊骑着狮子的佛象也破裂了,所涂金粉也都熔化如水,其余颜色如故。

等到现任住持和尚,在此驻锡,开始在升座讲法,很快在那之后,每逢夜间雷电,一处塔顶,便会金色绽放,若流星四散。

但是别处再无古怪异象,寺庙一时间香火大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愿意绕过诸多道观、寺庙来此敬香。

不曾想这位和尚竟然为僧人和香客,一一详细解释起了他亲自绘制图纸修缮营造的屋脊鸱尾,为何能够防止雷击和天火,那寺庙内的塔尖为何要镀上一层金银,以及那根直达地底的塔心圆柱,材质是什么,为何会在古书上被称为雷公柱,建造地底下那座“龙窟”的用意是什么……总之按照老和尚的说法,就是其实没有那么玄乎,与鬼怪作祟、祥瑞皆无关系,

在那之后,寺庙内外,不管是听得一知半解,还是完全听明白了,都觉得再有雷击天火,好像都无甚意思了。

古古与怪怪,道破就见怪不怪,神神和奇奇,看穿便不值钱了。

只是老和尚如此作为,直接导致原本好起来的香火,再次冷落下去。

为此庙内僧人不是没有怨言,只是老和尚是大骊朝廷钦定的住持,请神容易送神难呐。

这位在庙内借住的陈居士,也曾好奇询问,大和尚为何如此“多此一举”。

老僧的解释也很简单,“佛法不当以神异示人。”

若是说得再直白和难听一点,估计就要直接撂下一句“蛊惑人心”了。

居士便好奇询问,“佛门有神通,不是方便法门吗?”

老僧笑言,“终究只是方便法门,并非不二法门。”

双鬓霜白的书生点头道:“善。”

“既然居士也信佛,那贫僧就有一问了。”

“大和尚请问。”

“你觉得佛法是厌世之法吗?”

“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居士沉默片刻,给出这个用来壮胆和当作定心丸的三句义后,“如果仅限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佛法……自然是厌世的。”

老僧轻轻点头,笑着离去。

大雨将至,文士站起身行礼。

一位老僧停步还礼,走入廊道中。

老僧笑道:“原来陈居士是修道之人,修行雷法?”

文士点头道:“不敢说登堂入室,略懂皮毛而已。”

“志怪小说多有记录,雷火熔宝剑而鞘不焚。《埤雅》有载,阴阳相激,其光为电,其声为雷,一声一气,相辅相成。”

老僧笑道:“如果陈居士是为了修行而来,不管是引雷还是炼物,陈居士岂不是都要白跑一趟?”

毕竟如今寺庙只有避雷而无引雷了。

历史上本寺有武僧修行神通,作金刚怒目,外出降妖除魔,寺庙为此专门开辟出一座引雷屋室,有那木鞘的百炼刀、剑,每当雷击过后,刀剑往往就在鞘中熔为水,而刀鞘依然完整,此外还有各类镀金、镶银的漆器,上面的金银全部熔化流入专门设置的众多器皿中,这般熔为水过再凝聚,若是再用山上冶炼秘术重铸为崭新刀剑,或是将其熔炼拿来当成符箓“丹砂”,用作画符,皆能震慑鬼物邪祟,无往不利。

文士摇头道:“只是慕名而来,与方丈请教佛理。”

老僧问道:“佛家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律宗最为苦修。陈居士既非佛门中人,为何独独对我们律宗感兴趣?”

律宗可谓戒律森严,持戒修行,公认最苦。

“先难后易难也易。再者不敢与大和尚打诳语,只是在寺内苦修,出了寺庙山门,另有修行法。”

老僧闻言点头道:“在此敬过香拜过佛,出了山门,也是修行。”

文士问道:“芸芸众生,各有业障,如何教以因果报应之说?”

烽火戏诸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柔弱可妻?京圈太子爷狂宠小哭包
柔弱可妻?京圈太子爷狂宠小哭包
传闻京圈太子爷高冷疯批,生人勿近, 可他身边最近却多了一个小哭包, 小姑娘出身小门小户,要啥没啥,还爱哭,动不动就红了眼。 满城名媛心头酸溜溜的, “江少不过是吃腻了山珍海味,换换口味而已~” “等着吧,要不了几天就会把她甩了!” 直到宴会那天,舒默孕吐难受,没忍住踹了江凌勋一脚。 满座宾客都屏气凝神,以为她死定了。 谁知下一秒,江凌勋直接跪了下来,轻声道:“小心肝,我自己跪,你别哭,当心动了胎
梦到鱼了
同桌成女警察后,一个月抓我三次?
同桌成女警察后,一个月抓我三次?
好消息,与高中时相约好的初恋成年后不期而遇。 坏消息,她真成了警察,还在扫黄办上班,而我这个月也已经是第三次落到她的手上。 更坏的消息,八年前,她哭喊着说,“你个王八蛋,等我当上警察后,我一定要抓你!” 时过境迁,她的愿望成真了,可我要洗遍禹城所有洗浴中心的愿望才进行了一半呢。
佚名
恩断义绝
恩断义绝
恶女萧黎一朝穿书,成了故事里痴恋男二的恶毒公主。 以权压人,强取豪夺,所以活该被冷待厌恶,然后被算计丟了清白,绝望,难产,连死都是成全别人。 笑死,这窝囊的剧情她了忍不了一点儿。 掀桌,休夫!大不了拉着大家一起死! 疯批公主脚踹驸马,刀砍王妃,撒泼、发癫,人人避之不及。 后来: 可怜的世家公子被她抓住欺负到泪眼朦胧。 阴鸷狠戾的掌印大监虔诚跪地为她穿鞋。 年轻俊美的状
妖殊
徐先生,我要嫁人了
徐先生,我要嫁人了
为救妈妈,她签了一纸契约,成了他的情人。 那一夜,他轻唤她的名字:“温泞,从今天起你是我的女人了,以后要对我忠诚。” 她说到做到, 不仅对他忠诚,还将自己的心也一并交了出去。 在商海, 他是手段狠辣的大佬,人人敬畏, 在她面前,他温柔浪漫,予她偏爱。 他护她在羽翼下, 不许任何人伤害一分一毫,也不许他人有半分肖想。 圈里人都传闻,她是徐先生的心头肉, 时常有人玩笑,徐先生和温小姐好事将近, 她心
吉祥小渔
从仙界穿回来后我靠种田发家致富
从仙界穿回来后我靠种田发家致富
【无空间,无系统,微金手指+灵泉种田流+后山开荒+直播+温馨美食日常,有cp,但男主戏份不多】 前世许夏因为加班猝死,穿到了修仙界,兢兢业业在灵圃种了三百年的菜,没想到却被麒麟兽一脚踢回了现代。 好不容易回来,谁当牛马谁是狗! 嗯?贴身灵玉也跟着回来了,里面还会产玉露! 许夏立刻收拾包袱回了乡下。 遇到灾年,后山毁了,颗粒无收? 没事,许夏表示还能救一救。 开荒山,养蜜蜂,采玫瑰,炼精油,制纯露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