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110章 中秋夜宴(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0章 中秋夜宴

“李祺,你往哪儿走?方向走反了吧?”

朱标似笑非笑地看着李祺,后者立马就老实了。

“标哥,小临安呢?”

“父皇设宴犒赏群臣,母后同样会设宴,犒赏嫔妃命妇,以及那些小家伙,临安也在里面。”

说白了,这都是皇帝皇后笼络人心的一个大好时机。

“那等会儿标哥能不能出手相助?”

“月色真美,风也温柔,不出去欣赏一二,说不过去啊!”

朱标本能地就想拒绝,因为公主私自出宫,影响不太好。

可这种佳节,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大家都很高兴,过节嘛不开心怎么能行?

太子爷咂了咂嘴,然后笑道:“那你等着,孤带小临安跟你汇合,一起去。”

“这些个小家伙,平日在宫里面憋坏了,带他们一起出去散散心,玩乐玩乐!”

朱标就是朱标,光是这份仁心,就足够让人敬佩了。

难怪他能压服那一众兄弟,不是没有原因的。

此刻整个皇宫都是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

早在半月之前,宗正寺、光禄寺、太常寺、内侍省等等相关部寺就开始进行筹办,众臣们深知皇帝陛下重视,这次寿宴也筹办得格外尽心,用各种绫罗绸缎,各种花灯彩瓦将皇宫扮得花团锦簇、瑞气万千。

这次有资格参加夜宴的官员及家眷皆在正五品以上,但并不仅仅限于职事官,还有军官、散官、勋官、爵官,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皆有资格参加。

只是根据官职不同,所携带家眷的数量有限制,即便是这样,规模还是立刻膨胀了数倍,参加宴会的人数将有数千人之多。

而且大部分臣子也比较识趣,基本上都只是带上了自家夫人,前去偏殿参与皇后娘娘的小宴会,以此在京城贵妇圈子里混个脸熟,同时也可以打探一下消息。

而李善长却因为病重,所以并没有前来。

李祺作为韩国公府的代表,加之皇帝陛下特意点名,他也不得不来。

一行三人很快来到了乾清宫正殿,老朱陛下宴请百官的地方。

刚刚抵达此处,李祺就看到了很多熟人。

吏部尚书滕毅,户部尚书杨思义,礼部尚书钱用壬,兵部尚书陈宁被废暂时空缺,名义上由大将军徐达兼任,刑部尚书周祯,工部尚书单安仁。

自老朱陛下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之后,大明王朝六部职权大大提高,毕竟是分得了中书省手中的权势,想不提高都很难。

因此,大明王朝现如今的政治格局,演变成了六部、御史台和大都督府。

因为战事爆发,大都督府没人参会,一众顶尖名将都在忙着打仗,当然今夜他们也会犒赏三军将士以提升士气,又是一笔钱粮耗费。

御史台由御史大夫刘伯温执掌,近些日子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刘伯温趁着胡惟庸倒台,李善长病倒,再次高举屠刀对准了淮西党人。

当然刚正不阿刘伯温,从来不会炮制证据诬陷忠良,加上李祺先前险些提议废除御史言官的风闻奏事之权,因此刘伯温都是找到了确凿证据才会选择出手,弹劾那些贪官墨吏,基本上是一弹劾一个准,致使淮西党人损失惨重!

现在他们看到刘伯温,那都是眼睛冒火光,恨不得冲上去咬死这个诚意伯。

李祺轻笑了一声,也不想多生事端,开始找自己的位置。

刘伯温能够如此成功,背后离不开的老朱的默许。

换句话说,老朱才是那个想收拾淮西党的人!

因为不管是陈宁,还是胡惟庸,甚至是李善长,都触碰到了老朱的逆鳞!

荒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一朝穿书,谢念月成为书中的小炮灰,睁开眼就在出嫁的花轿上。不对,原文里嫁到将军府的人分明是恶毒女配谢莺莺,为何会变成她?难道谢莺莺也重生了?不怕,手握万界交易系统,搬空渣爹库房和国库后,挂上去瞬间就能
花生西瓜
99张和解符
99张和解符
三年前,林惠兰跪在剑宗门前,求来了一纸婚书。大婚当夜,陆长生送给她99张和解符,承诺只要和解符没用完,他们就永远不分开。成亲三年,林惠兰每出去陪一次白月光,他就会用掉一张和解符。直到最后一张和解符化为
愚赶山
强龙下山
强龙下山
十年前,他惨遭灭门,被敌人追杀,颠沛流离。十年后,他潜龙出渊,携通天本领,强势归来。论实力,武神是我大师傅,手持玄元,败尽天下!论财富,财神是我二师父,财神指环,予取予求!论权势,帝师是我三师傅,令出
羡门子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刚接手宗主之位的霍亥,绑定宗门气运,只要宗门没落,即可证道帝境。可为什么他每每下达一个搞垮宗门的指令,都会事与愿违?“宗主糊涂啊!二长老雁过拔毛,本性贪婪,怎能掌管库房……什么?库房灵石快放不下了?”
火爆小葵花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李祺穿了。而且好死不死穿成了李善长的独子!为了避免抄家灭族的命运,李祺索性开始了作死之路,无条件跪舔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什么?有贪官?”“陛下勿忧,剥皮实草了解一下!”“什么?明初文人多
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