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之无上之境(斗破之无上之境)

第四千五百一十四章 罗刹血蚴(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四千五百一十四章 罗刹血蚴

“会吃人血,吃人肉,而且专挑强者吞噬,曾经苍茫世界出现过一只罗刹,引得原神一族派出众多强者才将其绞杀。”

金幻神说道,萧炎闻言微微点头。

“不对啊,你不是记不得吗,怎么这些又记得如此清楚?”

“只是大部分的记忆缺失,又不是全部缺失,这不正好知道吗。”金幻神无奈的声音旋即传出。

“罗刹血蚴,听起来还不错,你说能不能把它给抓起来,将其炼成罗刹,然后再把它夺舍成为我的分身之一?”

萧炎独自喃喃道,若是没有见多过邪尊孤身和蚩弥一族一战,萧炎绝对不会把分身的念头打在这些东西的身上。

在邪尊上百具分身里,男女不限,人兽更是都存在,正如邪尊留下的那句话一般,这便是突破规则。

罗刹血蚴眨眼间便是临近萧炎,当即便是直奔萧炎,仿佛已经忍耐许久,恨不得马上吸到萧炎身上的原神之血。

“原神……活的原神!!”

在那肉乎乎当中,便是传来低沉且渴望的声音。

面对冲来的罗刹血蚴,萧炎抬手便是一指洞出。

“诛星指!”

数千丈的庞大肉身,这一指裹挟着金光旋风,直奔冲来罗刹血蚴。

就在萧炎掀起攻势的同时,罗刹血蚴身形一动,那肉乎乎的庞大肉身,竟是在陡然之间,开始膨胀扩张。

片刻之间,竟也是化作了一个遮天蔽日的巨人,只是这巨人的模样……犹如腐烂已久的尸体。

“咯咯咯……此术我也会。”

随即传出渗人的冷笑声,那腐烂的巨人抬起手来,一指洞出!

只见半空出现了两道诛星指,萧炎的诛星指金光流转,而腐烂巨人的诛星指则是邪气弥漫。

两者虽看起来有所差异,但威力却都凶悍至极,在其施展而出的一瞬,萧炎就感觉到了其强悍的波动。

咚!!!

两道遮天蔽日的巨指,裹挟着凶狠无匹的劲风撞击在了一起。

双方势均力敌,令萧炎都没有想到,对方的力量竟然可以与其抗衡。

目光看向那腐烂的巨人,虽说那血肉腐烂,已经呈现出黑紫之色,但还是可以看到在其眉心之处,有着九颗黯淡的星印没有消散。

通过九颗星印可以基本确定,这位原神生前的实力至少也是一位九星原神,可从这一指对碰的实力来看,绝对是在九星之上,乃是一名祖境原神,或者就是这罗刹血蚴吞噬了很多原神之血,令其实力强大。

在呼啸之间,两者对抗后开始崩溃爆炸。

这一击,罗刹血蚴竟是接了下来。

“快快快,我忍不住了,让我喝一口你的血!”

萧炎眼神微沉,罗刹血蚴是从原神分身里孵化而出,所以它应该是能够看穿萧炎的实力,但它也仅仅只是知晓萧炎是祖境原神。

夜雨闻铃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无敌九皇子
无敌九皇子
大楚末年,天灾不断,朝堂腐朽,民乱沸反盈天,外寇虎视眈眈。 楚天麒搞科研,办学校,文艺复兴,推动工业革命,一心只想发展封地。 元昊帝:快来接位吧! 天下百姓:殿下,请登基! 楚天麒:皇帝,狗都不当,我只想搞钱。 西凉皇帝:他的火车,一次能运送一支大军,我是真的打不过。 北莽皇帝:他的摩天大厦直入云层,我,我们就是一群通古斯野人,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鱼龙门
凡人修魔: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
凡人修魔: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
关于凡人修魔: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主角心狠手辣,太圣母勿入,但非黑暗流,节奏较慢,非龙傲天爽文,一步一步上升)凡人修魔+利益流+无系统+杀伐果断+能屈能伸。血道+白骨幡+炼尸道+建立魔教+佛魔炼体法这是一个心狠手辣,资质不差,贪财好色,一身邪气,能屈能伸,但不失血性的主角。从到,庆辰身怀特殊灵体,不择手段。成仙?亦或成魔?庆辰只求逍遥长生!
爱吃西瓜的章鱼
一人两兽修仙,你来搞笑的?
一人两兽修仙,你来搞笑的?
关于一人两兽修仙,你来搞笑的?:臭小子,你竟然能提纯丹药+升级灵石?山村少年,机缘巧合救下修仙界神偷,靠着厚脸皮抢得逆天宝物天启珠,从此成为修仙土豪!不仅能提纯丹药,还能升级灵石,且拥有一个神奇的仙灵两用小世界,走上了开挂般的搞笑修仙之路。带着一飞虎一金貂2只无厘头惹事灵兽,靠着耍滑头、玩赖皮、勇敢和机智,从凡人小子一步步走向修仙界的巅峰,搞笑轻松修仙玩转人间。随着修真实力和眼界的提高,逐渐发现
元宝小傻狗
绝色生骄
绝色生骄
门阀霸世,军匪割据。 北方的少年扬刀挥鞭,策马山河,便要为天下寒门布衣劈开一条大道。 我本无意逐鹿,奈何苍生苦楚,战就战他个八荒无敌!
沙漠
穿书之炮灰原配摆烂记
穿书之炮灰原配摆烂记
关于穿书之炮灰原配摆烂记:现代独立女性宋词穿书,成为二十岁就要被腰斩的炮灰原配。她曾看完全书,知道男主女主都是惹不起的人物,她逃离不了只能苟活,为了二十岁不被收监判斩,国公府四少夫人宋观舟该如何是好?唯有摆烂。任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注:本人不擅写甜蜜爱情,情爱二字更喜从利益出发。
林棠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