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零,糙汉被作精媳妇撩翻了!
- 汉语言文学硕士出身,从没吃过苦,还考上公务员了的陈可秀,一场车祸穿越成军嫂。 臭名昭著,懒惰娇贵,邻里关系差,丈夫要离婚。 既然洗不白,那就不洗了,作到底。 全军区都知道,邵团长有个娇气媳妇,金贵得很。 邵团长也越来越离谱,说好的回家教育媳妇成贤妻良母,却家务全包,简直没眼看。 大家都纳闷了,陈可秀那么不会精打细算过日子,怎么还天天吃起肉来了?
- 吃个小金桔
-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 挑灯看剑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32章 大业
秦大娘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只道:“你心里头得有个底,胳膊终是拗不过大腿的,他哄着你时你就算爬到他头上都无所谓, 若不愿意哄你时,你便犹如地里的泥, 他怎么踩都行。”
“大姐这话说得,我心里头慌。”
“这是事实, 秦家终究只是小门小户,在京里这种权贵云集的地方,谁都能来踩, 更何况那样的人家。”
“我明白。”
姐妹二人说了许久, 才止了这个话题。
庄子里有了轧棉机这样的神器,几百斤籽棉很快就能脱籽。
人们把棉籽扫进一只箩筐里, 还需要手工把上面附着的一层绒祛除掉。
若是在现代,则直接用药水浸泡剔除, 但系统里不会提供这类东西, 因为与时代背景不符。
换句话来说,它不会把播种机拖拉机用到大燕这种背景里来。
续种留下来的棉花颜色泛黄,成色是要比正常秋收的差许多,但不影响保暖效果。
人们把脱籽的棉花收集起来, 又把村子里的两个弹棉匠找来处理。
这样折腾了数日, 弹制好的棉花被送进张家胡同的段家存放。棉籽则交给庄子管事, 安排仆人们空闲时就剥绒棉,等着明年播种用。
村民在这儿挣了不少工钱, 还惦记着明年能捞到这样的机会。
秦宛如把闵县那边的情形说了,他们若是有兴致,明年也可以过去当师傅, 不过这事得等段珍娘她们回来才决定。
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后,秦宛如才带着轧棉机回城。
为了让家里头的人见识一下它的威力,她还特地留了一大袋籽棉回去现场操作。
这不,众人全都被它折服,虽然外形看起来简陋,但功能却强大。
一家人都去喂籽棉,看着棉花与种子分离,越看越觉得神奇。
秦老夫人赞道:“这东西真是厉害。”
秦致坤捋胡子道:“黄道婆确实了不得。”
秦宛如:“以后我们制作的所有工具上都会刻她的名字,让世人知道这位了不起的杰出女性。”
与此同时,段家院子里聚了不少人。
张家胡同的邻里全都是来看最后一批棉花,陈婆子领着家奴一边记账,一边收铜板,称棉花给众人。
方氏也在院子里看着,会跟她们讨论怎么使用。
比如塞进去做棉鞋,缝制棉裤,或做护膝等等,但凡生活里需要用到的,仿佛都能用上,就跟多功能差不多。
有人买了一两斤尝试,有的买了五六斤,自己拿麻袋来装。
晚些时候秦宛如过来探情形,巷子里还聚了不少人,连隔壁坊的也过来讨。
这群人多数都是像书肆老贾、粮油铺向娘子、卖小食铺,或手艺人群体。
他们的生活条件比最底层要宽裕些,但也比不上商贾们富裕,对一百多文一斤的棉花接受度良好。
若是像范谨或蔡六郎这样的家庭则是不会使用棉花的,因为每一文都来之不易,棉花对他们来说还属于奢侈品。
孔氏坐在后院里刺绣,范谨从外头回来,说道:“今儿咱们胡同里全是人,都往段家跑,就跟过节似的。”
孔氏笑道:“人们可不傻,前阵子炒得这般火热的白叠子,四百文一斤的东西,现在才卖一百三十文,就是颜色差了些罢了,用处还是一样,谁不想讨些来试试。”
见到自家屋里也有不少,范谨诧异不已,“阿娘也去讨了?”
孔氏:“我哪有钱。”顿了顿,“秦小娘子心善,给我送了好些来,先前说两幅刺绣收一幅的价,剩余的用白叠子抵,结果我还是占了她不少便宜。”
范谨抿嘴笑。
孔氏自顾说道:“今年这个冬天比去年过得好。”
范谨“嗯”了一声,问:“这招牌她们急着要吗?”
孔氏:“不着急,我绣得也慢。”
范谨提醒道:“阿娘悠着点,莫要伤了眼。”
孔氏:“我心里头有数。”
张家胡同里的热闹持续了两三天才消停,这批白叠子全部处理完又换了好几十贯铜板。
先前秦宛如把段珍娘的利润捞了些来买轧棉机图纸,现在全部填回去,账目算是填平了,相当于她干了一年就挣了个轧棉机图纸。
值!
在方氏安排仆人清扫段宅时,远在魏州的方二娘总算到了京。她是走的水路,要在闵县码头落脚,而后从闵县进京。
一路风尘仆仆而来,可算被段家的家奴蹲守到了。
当时方二娘吃惊不已,没料到会这般巧,难以置信问:“珍娘真在这儿?”
家奴也高兴不已,答道:“在呢,这会儿还在忙铺子的改装修缮!”
闫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