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男女搭配秒炮灰

第114章 我的妈妈是人鱼(15)(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4章 我的妈妈是人鱼(15)

谈知意和沈伯庸也没有破坏现场,就是在屋里找了个地方坐下。

等到那些村民热闹看够了散去之后,谈知意才问道:“他们真的没走吗?”

“如果他们这么轻易就放弃,就不是一群偏执的变态了。”

谈知意深有同感。

大概等到中午的时候,有村民过来询问他们是不是要找吃住的地方。

在这些村民看来,沈伯庸这对夫妻就是来这里寻找刺激的,有些人就喜欢呆在凶杀现场。

谈知意正好肚子饿了,就和沈伯庸一道去那个村民家吃饭,顺便打听一下村子有没有来陌生人。

“昨天就几个人来过了,这不陈东家就出事了嘛。我看一定是那几个人做的。现在警察都在通缉他们。”村民回答。

谈知意又问了几个问题,却没有得到什么让她满意的答案。

在这个村民家歇息到晚上,两夫妻便出了门。

村民跟出来说道:“你们这么晚就别出去了,万一再遇到凶手可就危险了。”

“多谢你的好意,我们不走远,就在这海边逛逛。”谈知意解释道。

二人其实并没有去海边,而是回到了陈东他们的房子。

在这里观察了一下,发现并没什么可疑之人。

“难道是我们估算错了?”谈知意有些不相信。

沈伯庸耳朵突然动了动,立刻拉着谈知意逃出了房子,结果刚逃出来没多久,这房子就砰的一声炸了。

所有人听到动静都出来看情况,沈伯庸带着谈知意迅速离开现场,从另外一边走过来,不让人怀疑他们和这场爆炸有关。

有人认出谈知意夫妇,以为也是来看热闹的,就把事情给他们解释了一下。

“这个陈东和他媳妇就不是个东西,以前听说是有个孩子,却天天虐待这个孩子。我们跑去劝说不但不听,还把我们都给打了一顿,这种人就该死。你们看,现在他们死了,连房子也没了,这不是报应是什么?”

谈知意和沈伯庸只是看了一会儿热闹就回去了。

二人在屋里坐着,表情严肃。

“剑尊大人,你怎么看待此事?”

“炸弹是后面才装的,但为什么是要炸死我们?”沈伯庸提出了疑问。

谈知意揉了揉眉心:“恐怕不是要炸死我们,是要确定我们是不是有非人类的力量。那炸弹是遥控装置,刚才你的速度已经不是正常人会有的速度,恐怕他们已经盯上我们了。”

“这样也好。”沈伯庸不介意自己成为目标。

谈知意说道:“我还是那个想法,海啸。只有这种东西才能不让人怀疑,还能把他们都给杀了。”

“游轮我已经准备好了,邀请函也已经发出去,就等着鱼儿全部上钩。”沈伯庸掏出手机,给谈知意看了他的计划。

谈知意引发海啸是想用她人鱼的身份做诱饵,把那些人都引到海边一网打尽。

周暖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娱乐:麦麦的专属男演员
娱乐:麦麦的专属男演员
关于娱乐:麦麦的专属男演员:披着娱乐文的综影小说。写到哪算到哪。嗯!单女主!涉及要素过多,动漫!!!!!!!!!!!!!!!!!
醉里关灯睡觉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家人为了小三的孩子,用性命逼着姜沉鱼替嫁给一个病秧子。沉迷“亲情”十几年的姜沉鱼一朝梦醒,再不执着追逐所谓“家人”。姜家人只当她的疏远是赌气,只等着她的病秧子老公死后,哭着求着回姜家时好好奚落她。可他们逐渐发现,离开姜沉鱼之后,姜家公司破产,人脉断联,连他们的身体都一天不如一天。他们这才知道,他们看不起的废物是天下最有天赋的玄学术士,他们曾经的好运气全是姜沉鱼逆天改命,费尽心思替他们谋求的。流落
兔兔兔兔宝
官道之绝对权力
官道之绝对权力
安江以选调生第一名上岸,怀揣为民之念,投身官场,却被无形大手拨至乡镇,赘婿身份受尽白眼,两年之期已满,组织部一纸调令,峰回路转,安江华丽蜕变全县最年轻正科级干部……且看安江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手掌绝对权力!
天选之主
军婚三年未圆房,军官老公破防了
军婚三年未圆房,军官老公破防了
嫁给一个黑化,要跟你同归于尽的人怎么办? 许蔓蔓做了一个梦,梦见她是亲娘早死,被后爹后娘虐待,被渣男骗感情的小可怜。 为了报复渣男,她嫁给了隔壁村的残废军人,婚后她作践人家,逼的人家跟她同归于尽。 本以为一切只是一场梦,睁眼一瞧,梦想成真了。 面对即将黑化,要跟她同归于尽的男人,许蔓蔓是跟他同归于尽?还是加入他? 便宜老公虽然又抠又瘸又毒舌,可他长得好看还知道护短。 嗯,这样的话,也不是不能原谅
踏风来
我在古墓摸金那些年项云峰李静
我在古墓摸金那些年项云峰李静
【盗墓+悬疑+鉴宝】我是一个东北山村的穷小子,二十世纪初,为了出人头地,我加入了一个北方派盗墓团伙。从南到北,江湖百态,三教九流,这么多年从少年混到了中年,酒量见长,岁月蹉跎,我曾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奇人异事,各位如有兴趣,不妨搬来小板凳,听一听,一位盗墓贼的江湖见闻。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