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被夫君剥皮,重生后她掀了全府

第225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25章

芦氏正在洗鱼,准备再多做些糟鱼。

这种味道的糟鱼是她自个研究出来的方子,只做了一批出来。

她跟星苓觉得味道很好,送给少夫人,少夫人也说味道好。

所以她打算多做一些,去酒楼兜售。

今儿买了不少小鱼回来,正忙着清洗。

芦氏没拒绝,往旁边让了让,“帮我把鱼腹划开,里面的内脏都清理干净,鱼腹里面的黑色腹膜也要刮干净,不然腥味重……”

裴云平沉默的开始干活。

他在家也经常帮着芦氏做活,手脚也很利索,开鱼腹,取内脏,刮鱼膜都做的很快。

他永远都是这样,也会帮着芦氏干活,也愿意帮她干活,可是却从不愿意去外面找活赚嚼用。

这会儿女儿不在身边,芦氏忍了会儿终于没忍住。

回头流着泪看向裴云平。

“云平,你是不是把星苓的两样首饰拿去当了?还有星苓的零花钱你也拿走了?”

“芝娘,对不起,我下次不会了。”裴云平呐呐说,“你不给我酒钱,我实在没有法子。”

芦氏小声哭道:“那是少夫人给行苓的首饰,你当了多少钱?”

她打算多存点银钱,把两样首饰给赎回来。

当初少夫人刚嫁进裴家,见过星苓好几次。

见星苓可怜,给了星苓几样首饰。

两件贵重些的,被裴星语给抢走了。

星苓只保下一根金簪子,还有一副金耳钉。

裴云平小声说,“十两银子。”

那两样首饰并不止十两银,首饰或许不重,但工艺值钱。

被裴云平低价当掉了。

芦氏哭道:“你把当票给我,以后我存了钱,给赎回来,你往后莫要去星苓的屋子里拿东西,姑娘大了,她也该有两件像样的首饰,咱当爹当娘的给姑娘买不起首饰,人家大嫂嫁进来心肠好,见不得星苓可怜巴巴,身上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给了几样,还被星语抢了两件去,只余下两件轻巧的,还要被你偷去挡掉,你们父女两到底还有没有心啊。”

裴云平脸色发白。

星苓的首饰被星语抢去两件,他也清楚。

还去大房那边要过,却被柳氏好一顿骂。

连母亲都淡淡说,“她一个庶出女孩,家里愿意养着她都不错,还敢跟正经嫡出姑娘抢东西?”

他看着母亲和一脸得意的柳氏。

他想大吼出来,星苓才不是庶女,星苓才应该是裴的家嫡出女儿。

听见芦氏的指责,裴云平心里憋屈难过。

他不言不语。

芦氏哭道:“实在不成,你把我休了吧,让星苓跟着我,我能养活得起星苓。”

或许离开裴家,她和星苓还能过的更好。

至于肚子里的那个,她也能养得起。

芦氏也觉得,再过两年,等到星苓可以嫁人时,恐怕不会落个好下场。

她必须要为星苓提前做打算。

“芝娘,我错了。”裴云平慌了神,猛地转过身子跪在芦氏面前,紧紧抓住芦氏的手。

“我错了,我再也不去翻星苓的屋子,我好好跟你做糟鱼,多存点银钱,以后给星苓做嫁妆,我一定会把那两样首饰赎回来的。”

芦氏挣脱裴云平的手,冷声问。

“再等两年,如果你母亲和、和夫人想要把星苓嫁给一个品行不端,或者给人做续弦,你打算如何?”

裴云平愣住。

“不会的,不会的,星苓的亲事,我一定会亲自把关,绝不会让她们毁掉星苓。”

芦氏却不相信她。

她一定要多存些银钱。

然后想法子带着女儿离开裴家。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关于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顶级牛马竟然重生到了高三的那个夏天。这一世,他决定,改变就从这里开始!嗯……先泼校花一身咖啡!
东吴父老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关于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李东风从2024年重生到了1976年叶卫东的身上。刚重生就发现了父母和哥哥一起算计他,让他去插队不让他去当兵。这不禁让让他发出了灵魂拷问:爸妈,我是你们亲生的吗?其实,他
燕窝鹰
小妍的穿越之旅
小妍的穿越之旅
关于小妍的穿越之旅:小妍神情黯然地转身离去,与那个曾让她开心的世界,彻底诀别。此刻,她的内心仿佛被无尽的悲伤所吞噬,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她,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悄然降
恋语情缘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主角是反派,非好人,多女主,不喜勿入】现代心理学博士萧君临,穿越进名叫《玄幻:我靠团宠体质成就天帝》的小说里,成为龙台山大师兄,但只是书中配角,注定了为主角陈玄牺牲。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萧君临决定改变
她曾说爱我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