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灾变:只有我有避难所

第一百四十七章 避难所外的突发事件(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百四十七章 避难所外的突发事件

只要能够在危险降临到他们头顶之前,完成合理的避险。

那么,就不需要爆发一些不必要的战斗,更没必要让避难所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矿坑的开发效率比原本想象中的还要快上不少,才不过花费了短短的两天时间,矿坑就已经可以正常的运作了。

林诚在避难所里,看着源源不断的矿产和石头资源送进来,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照这个速度下去,用不了多久,避难所的物资储备速度就会变得非常充盈。

林诚使用这些刚刚获得的精铁,制造了许多激荡电网,因为他需要将激荡电网的覆盖范围再扩大一部分,至少能够覆盖住。应当说的最大外圈。

过不了多少时间,避难所就会开启新一轮的扩展计划到时候依然说外面的房屋数量必然会分多不少。

现在其当电网所覆盖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之后的扩建计划了,所以耗费大量的精铁来建造激荡电网,是必须之事。

而之前的激荡电网必然是要拆掉的,不然避难所外围也会出现分层的情况,不利于对于这些新来的幸存者的管理。

在询问过创造之后,林诚也是松了一口气,拆除的那部分激荡电网并不会报废,经过简单的重建之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一部分激荡电网,无形当中就是节省了许多精铁。

矿场的确是能够给避难所带来源源不断的精铁,可是矿场的可采集物终究是有被采集完的一天。

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控制,迟早会被采集一空,到时候那里就变成了一个废弃的矿场。

也幸好避难所的机器是可以将石头也一并转化为精铁,不然照机械生命体那恐怖的搬运速度,再多的矿物也不够搬运的。

李松对自己的新工作也算得上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什么太大的纰漏。

唯一的一次失误,就是将小块十分不起眼的铁矿石当做石头来处理了。

这可把李松给吓得够呛,生怕林诚一个不高兴,直接把他从避难所里面给丢出去了。

林诚得知此事之后,故意做出生气的表情,但是实际上心里只是无奈的笑了笑。

李松有些小心过头了,那块铁矿石的个头很小,只有成年人拳头那么大。

而且外表看上去跟石头并无异样,如果不是避难所的转换设施发现了,估计林诚也无法分辨出那块铁矿究竟是铁矿还是石头。

他对手底下的幸存者要求很严格,但是却没有严格到一丁点的失误都不能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偶尔出一丢丢的小失误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长时间出错就不行了。

避难所内部,林父林母以及安澜正在温室基地中忙碌。

最近的一段时间里,这三人基本都是在温室基地中度过的,毕竟外面的幸存者暂时还没有权限进入避难所的内部。

所以温室基地的相关事宜,就只能靠林父林母以及安澜三个人来搞定。

别看温室基地的占地面积看上去不大,但是想要将温室基地给打理的工工整整,还真是得花费不少功夫和精力才行。

冻干机的运作不需要人来看着,但是却需要有人手动将成熟的水果放进去。

再加上温室基地中可不止有水果,还有许多蔬菜,只要蔬菜水果在成长就会有概率生虫子。

除虫、收获水果、预留一部分新鲜水果,将大部分的蔬菜和水果放入冻干机中储存。

闷头睡大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反派儿子退婚女帝?我反手让他叫娘!
反派儿子退婚女帝?我反手让他叫娘!
方夜穿越到一本玄幻小说里面,成为了小说前期无脑反派的老爹。无脑反派,顾名思义,三大坑。坑爹妈、坑家族、坑宗门。时值大限将至,坑逼儿子退婚未来女帝。方夜直呼:“吾命休矣!”好在神级道侣投资系统及时到账。
乌鸦
华娱俗人传
华娱俗人传
关于华娱俗人传: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总得来说,就是一个平凡人重生后混迹娱乐圈的故事。节奏偏慢,有原创女主,介意勿点,勿喷。要喷也可以,就别因为这事儿给差评了,毕竟提前说了。
馒头不想断更
削骨还父后,全家族跪求我原谅
削骨还父后,全家族跪求我原谅
上一世,林峰被家族陷害,最后被削去神骨,沦为废人之后,还要被家族杀害。这一世,林峰自断神骨也不成全这些吸血鬼。“林峰,你竟敢自断神骨,这是大逆不道!”“那是我林家的的神骨,你竟然毁坏我我林家至宝!”林
小小冬瓜
死亡后,我靠欺诈师身份赢麻了
死亡后,我靠欺诈师身份赢麻了
本以为学妹一直喜欢自己,直到我被她杀害的那一瞬间,我才明白自己有多愚蠢。死亡后,我意外来到死亡游戏。在这里,谁能赢得游戏,才能活下来,而赢家只有一位。还好我欺诈师身份此刻觉醒,而我也逐渐走向人生巅峰…
佚名
最强废材崛起陆仁云青瑶
最强废材崛起陆仁云青瑶
【无敌热血快节奏】十万年前,人人如龙,任何人都可以修炼,可十万年后,天道制约,想修炼的人要经历各种磨难。只有血脉无敌的人,才能踏上修仙之路。而他,只是一个拥有废柴血脉的躯壳而已,入山门拜师,都是站在最
佚名